孩子的人生留给孩子自己去体验

 

孩子的人生留给孩子自己去体验洋洋妈妈最近很苦恼,因为洋洋洗澡的时候总是哭闹反抗,很多时候甚至都不愿意进澡盆。...



孩子的人生留给孩子自己去体验

洋洋妈妈最近很苦恼,因为洋洋洗澡的时候总是哭闹反抗,很多时候甚至都不愿意进澡盆。刚开始洋洋妈妈还没太当一回事,可是三四个月过去了,洋洋还是不愿进澡盆,洋洋妈妈咨询了各方人士,有的说,孩子可能怕水,这是孩子一个阶段的特点,妈妈要给孩子安全感,让孩子发现,洗澡并没有什么危险。

也有的说,可能是水温不合适,可是每次给洋洋洗澡的保姆和老人都说不烫,自己也试了多次,确实不烫呀;也有的说,孩子可能怕滑倒,放上防滑垫就好了,洋洋妈妈二话没说,去市场买了防滑垫;还有的说,多放些玩具,让孩子感觉洗澡好玩就行了,问题是,洋洋澡盆里的玩具还少吗?

1

为了弄清原委,洋洋妈妈决定自己亲自帮助孩子洗澡,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不出所料,洋洋一听说洗澡,就激烈反抗,对妈妈也毫不买账。

好不容易进了卫生间,洋洋一副如临大敌的表情,一边喊烫,一边往后缩。

“烫”这个词是洋洋几天前刚学会的,之前虽然他知道什么是烫,但他没办法表达出来。

洋洋妈妈试了一下水温,并不烫,但还是跟孩子说:“你可以玩水,自己决定是不是进澡盆。”

洋洋用脚撩了一下水,嘻嘻地笑,却不进去。洋洋妈妈放他下地站着,用手把水浇到他身上。洋洋居然扶着妈妈的手,试图站进盆里去,前两次都是一只脚进去又出来了。第三次的时候,两只脚进去了,扶着妈妈的手又出来,嘴里说,烫。

第五次的时候,他才终于站进盆里去,也并没有立刻坐下,而是站着用手使劲搓肚子和大腿,就像是要适应热水浇在身上的感觉。

最后才自己慢慢地坐下洗,这次洗澡,他心情始终很好,还和墙上自己的影子打招呼。

那一天,洋洋妈妈明白了,洋洋这半年来之所以不愿意洗澡,仅仅是因为水太烫了!孩子的皮肤娇嫩,对温度比成年人更为敏感,他不是不敢洗澡,而是不敢一下子就接受那么烫的水!

之前,一岁多的他用自己仅有的词汇拼命地喊:“烫!烫!烫!”而大人们却丝毫不顾他的感受,一边把他往澡盆里塞,一边用更大的声音告诉他:“不烫!不烫!我试过了!”

小孩实在没办法,哭闹、挣扎、大喊,可是他力气太小,哪里挣得开这些大人的控制呢?难怪每次洋洋洗澡就像上刑场一样,洋洋妈妈那一刻潸然泪下,自责不已,她的孩子受了半年多刑,抑或更久,在他还没有学会反抗的时候就已经天天被热水烫了,而自己居然一直不知道,还帮着姥姥和保姆训斥孩子,想着各种方式把孩子往热水里推!

作为大人,你确实感觉水并不烫,但那只是你的感觉,不是孩子的感觉!你感觉不烫,不代表孩子就感觉不烫,每个人对热的敏感度不一样,你通过什么就证明你的感觉是对的,而孩子的感觉就不对呢?是你自己在洗澡吗?身为一个孩子,连感觉世界的能力都被剥夺了,连确认自己感觉的能力都没有,他能不深深惊恐、绝望吗?

2

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否认孩子感觉的事儿还少吗?

孩子说热,要脱衣服,大人告诉他还没出汗,不热,衣服不能脱;孩子说困了,大人说你刚睡完觉,困什么困,赶紧该干嘛干嘛去;孩子说吃饱了,大人说你才吃这么一点,肯定没饱,接着吃;孩子说菜太咸,大人说不咸,我都尝过了;孩子说累了,大人说,你干什么了,就累,我天天累死累活都没说累;孩子说这个工作我不喜欢,大人说,你喜欢的,我辛辛苦苦为你安排的工作你凭什么不喜欢。

这些还都是针对大一点的孩子,虽然被大人否认,但至少他还能说出来,还有多少小小孩,他除了哭闹,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感受,身为大人,有几个人真正把孩子当作一个人来看待,真真正正地去聆听,去理解他们的感觉?

而最可怕的是,我们还以为自己是对的,我们是孩子的上帝,我们说的就是真理,我们说不烫,那一定是不烫的,却忘了这个烫不烫针对的是我们自己的身体,而不是孩子的身体。

那天,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饭,刚端上来的虾看起来很烫,豆豆毫不眨眼地拿起一个虾开始吃,朋友大喊:“烫,小心!”

豆豆说:“不烫!”

朋友看着我,希望我制止豆豆,我只是笑笑:“没事,豆豆有自己的感觉,他会自己判断的。”

豆豆尽顾着吃虾,米饭却没动,爸爸忍不住说了:“豆豆,吃点饭吧。”

豆豆一本正经地说:“米饭烫着呢,我一会儿再吃。”

我们都忍不住笑了,因为米饭端上来很久了,应该是不烫的,豆豆这样说,就是因为喜欢吃虾、不喜欢吃米饭而已。

朋友笑着说:“豆豆你太狡猾了,米饭明明不烫,你说烫;虾明明很烫,你说不烫。”

豆豆调皮地说:“我的感觉和你的不一样,我的感觉很重要!”

是的,虽然他只是一个孩子,他也有自己的感觉,烫或不烫,热或不热,都是他自己的身体体验,我们没办法也不应该替孩子去感受。虽然有时候在我们看来,他们的感觉很荒谬,明明自己感觉这么烫,他怎么会没有感觉呢?可是,你自己有没有过这种经历,遇到爱吃的东西,就算烫也觉得还可以忍受,忍不住饕餮一番,而遇到不爱吃的东西就总是难以下咽,不是觉得烫了,就是觉得咸了。

3

有一个好朋友,从来不能吃甜食,一吃就感觉到恶心。我们都特别好奇她怎么会这样,她自己也说不清,还以为是天生的。

后来有一次,我俩一起探讨《中毒的父母》这本书,忽然之间,她就泣不成声,回想起自己到底为什么厌恶甜食了。

原来,她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那里的人款待客人喜欢用糖水。

有一天姥姥来了,妈妈给姥姥泡了一杯糖水,姥姥喜欢她,也给她喝了一点,她很喜欢糖水的味道,喝了还要喝,把姥姥杯子里的水喝光了还想喝。那时,她还小,并不懂得为什么姥姥能喝,而她却不能喝,也不懂得家境艰难,确实是没有条件让她想喝多少糖水就能喝多少。

她又哭又闹,就是想喝糖水。妈妈无奈,就用一个超级大的杯子装了一杯井水,说这就是糖水,你喝吧。

她喝了一口感觉不对,哭着吐出来,说:“这不是糖水,不甜。”

妈妈假装尝了一口,说:“你瞎说,这么甜,还不是糖水?”

爸爸也假装尝了一口,说:“这就是糖水,你喝吧。”

爷爷、奶奶、姥姥、哥哥每一个人都假装喝完告诉她:“这就是糖水,你喝吧。”

她愤怒到了极点,喝一口,就告诉他们一遍:“这不甜,不是糖水!”

可是不管她重复多少遍,总是得到大家异口同声的答复:“这就是糖水!”

她又哭又闹,那时已经不是为了喝糖水,而只是为了让家里人承认,这真的不是糖水!

很自然,那一次她挨打了,当爸爸的巴掌从空中落下来的时候,她感觉到无比绝望。被打完后,她一个人默默地把那一大杯子所谓的糖水喝完,可能水太多了,也可能是她太伤心了,最后她吐得一塌糊涂。自此以后,她再也不能吃任何甜的东西,一吃就吐。

那天,她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一直在哭。

4

孩子刚出生时就是一个感觉体,他从嘴巴开始逐步唤醒他身上的每一种感觉,每一个器官。感觉是儿童物质身体发展的基础,也是儿童探索世界的基础,作为两种最重要的幼儿教育理念:蒙氏教育注重训练孩子的感觉,尊重孩子感觉发展的“敏感期”;华德福教育则注重保护孩子的感觉,认为孩子是通过十二种感觉来认知世界、感知自我的存在的,否认孩子的感觉,也就无异于否认孩子的存在。

例如,学龄前的孩子是通过触感来认识大自然和这个世界的,碰到他们熟悉的或者是喜欢的东西,他们就会抓住不放,对不熟悉的一些东西,他们也可能很感兴趣,那么一定是这些东西带给他们很好的感觉,而不是因为他知道这些东西有什么用或者很好吃。

同时,触摸是孩子体验界限的一种方式,他们通过触摸体验哪里是自己,哪里是外界,哪里又是边界。可以说,触摸是让孩子区别周围的环境、认识自己的一种方式。

很多父母不经意地忽视了孩子这些微妙的需求,用“不许动”来打发孩子的好奇心,甚至可能用更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的这种天性,这些都是迅速扼杀孩子自我的方式。

很多人说,哪有这么矫情了,我们的父母不都是这样对待我们的吗?的确,当我们的父母习惯用这样的方式对待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会不自觉地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我们的孩子,就像是高速公路上的连环撞车,身不由己,一辆接着一辆往下撞。

但是,我们试着回忆一下,当初我们听到父母总是否认我们感觉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会感觉到很挫败、很愤怒,甚至感觉到父母不接纳自己;抑或感觉自己很不重要,所以自己的感觉也不重要。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从自己开始,打破这个遗传链条,勇于承认自己不是万能的,勇于告诉孩子:“我的感觉是什么,当然最主要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感觉,你的感觉更重要。”

这句话传达的一个信息就是:尊重。尊重孩子的感觉就是尊重孩子身体的界限,尊重孩子自己的体验,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不过,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不容易,尤其是当孩子的感觉与我们的需要发生冲突的时候,尊重就更难了。

比如我有一个同学,她也是在养育和心灵成长方面很有研究的一个妈妈。有一次她女儿跟她说:“我讨厌姥姥,她太啰唆了,真烦!”

这时她学过的理论告诉她,应该和孩子共情,理解孩子的感受,可是孩子说的是自己的母亲啊,她热血冲上头,想都没想就大吼:“你怎么这样说自己的姥姥?她啰唆不是为了你好?她会对外人啰唆吗?”

孩子委屈地冲进自己的房间摔上了门,拒绝和妈妈就这个问题再沟通。这个妈妈说的当然是实情,姥姥要不是为了孩子好,也不会整天叨叨孩子,但是在孩子信任地向她倾诉自己烦恼的时刻,她的话却直接否认了孩子的感受,相当于告诉孩子:“我不想和你就这个问题谈下去,因为你这样想是不对的,你的感觉是错误的。”

孩子收到了这个信息,因此她所做的就是直接对妈妈关闭了心门,当然,她对姥姥的看法并不会因为和妈妈吵了一架就有所改变。

事实上,如果当时妈妈足够冷静的话,可以直接回应孩子:“姥姥总是唠叨你,这让你很烦。”或者仅仅是“哦”一声,这两种回应都会让孩子打开心扉和母亲进行沟通,告诉母亲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抱怨姥姥,等孩子倾诉完以后,妈妈真有什么大道理也就能顺理成章地说出来了,而不是第一句话就否认孩子,失去沟通的时机。

如何做到不评价、不判断,把孩子的人生留给孩子自己去体验,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父母者所深思的。


    关注 教育漫话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