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产业地产大公司(一)

 

产业地产内部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最近的感受,产业地产开发商越来越多,屈指算来,竟有几十家,这与几年前的清冷,与几年前园区运营商谈“地产”变色的情况大有不同,而且,行业内部格局也在发生微妙变化。潘潘昨天在媒体见面会上说,世界变化太快了。没错,我们都得跟得上变化,对企业来说,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位,体察危与机,十分必要。于是,招君决定给自己挖坑,做一次产业地产大公司盘点。

出身不同、标准不同、模式不同,要比论比论,最直接的,是按地域。

京津冀分舵包括:华夏幸福、联东集团、北科建、启迪控股、清控科创、宏泰发展、隆基泰和、总部基地、电子城、坤鼎集团、北京经开、电子城、尚8文化、宝蓝等;江浙沪分舵包括:张江高科、上海临港、市北高新、漕河泾、外高桥、浦东金桥、易商、浙大网新、中新集团、恒生科技园、德必集团等;珠三角分舵包括:招商蛇口、天安数码城、华南城、新基地、平安不动产等;中部分舵包括:光谷联合、东湖高新、湖北高投、卓尔发展等;西南分舵包括:盈田置业、协信地产等;东北分舵包括:亿达中国、五矿产业园等。

实际上,上述地产开发商大多早已不再满足于本埠发展,开启了多地多点的园区布局。另外,近些年,传统住宅房企也频频进军产业地产,成为一支值得关注的新生势力,它们包括:绿地、万科、富力、碧桂园、世茂、招商、绿城、首创、远洋、中粮等;这些跨界企业做产业地产的诚意和实力都还有待观察(如有遗漏,欢迎回复,我来补充)。

招商蛇口:贵族血统,豪华顶配。招商蛇口的起点无可比拟:蛇口工业区成立于1979年,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经济开发区;去年底,蛇口工业区吸并招商地产实现整体上市——总资产2109亿元,拥有土储近2500万平方米。合并后的首份年报也非常靓丽:总收入,492亿元;ROE,27.96%;毛利率,37.67%;手握400亿现金,平均融资成本4.93%;产业园区开发运营营收64.64亿元。

按照新定位,招商蛇口要做中国领先的城市及园区综合开发和运营服务商,计划到2017年园区业务收入占到25%,还要研发轻资产模型,将品牌、管理输出到各地。可以说,招商蛇口所拥资源无可比拟,潜力非同一般,但释放尚需时日。

华夏幸福:一路狂奔。去年营收383亿元,净利润48亿元,一骑绝尘,秒杀同行,是白手起家、特能赚钱、特具“明星力”的产业地产“民间”企业。华夏幸福以“产业新城”为模式,和地方政府(多为县级政府)签订区域开发合同,从地产开发、土地整理及基建、招商引资、规划设计中获取收益,从2002年的固安县产业新城算起,到2016年已在近30个地区布局产业新城。因为扩张迅猛(按照华夏幸福总裁孟惊的说法,未来3年华夏幸福要在全球范围布局100座产业新城),华夏幸福招兵买马动作凶悍,在圈内圈外挖了不少人,据说开出的薪水也非常慷慨。另外,华夏幸福还是唯一一家有足球队的产业地产企业,其掌门人王文学更凭35亿美元身家入选2016福布斯全球富豪榜;A股个人财富榜第七位(据第一财经4月15日数据)。

联东集团:我就做,我不说话。行业老大哥,业内口碑还不错,属于踏实在做产业园区的企业,比较少玩儿概念,但看起来就有点儿“土“。集团是1991年成立,产业园区是主要板块之一,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济南、青岛、无锡、南京、合肥、郑州、广州等20多个城市布局50多个园区,主要产品包括厂房、研发办公楼和定制物业。联东也有个“百园情结”:打造超百座园区,建设物业超4000万平米,持有物业1000万平米,服务企业3万家。但去年有消息传出联东有意放缓项目的扩张速度。至于联东一年进账到底有多少,本人也拿不到准确数字(如果你知道,欢迎交流)。另外,联东号称产业地产界的黄埔军校,输出了不少行业人才。

张江高科:园区里做投资最好的,投资里最会做园区的,号称科技投行。国企,坐拥张江高科技园区,占据上海科创中心、自贸区等多重红利,是园区界高富帅,颇有代表性。张江高科属于“深耕”型选手,立足上海张江园区,近两年在科技投资和产业服务上,寻求增长点和爆发点。张江每年会入股一些企业,长期股权投资额达32.60亿元。按照管理层的构想,张江高科未来在产业投资上的收益会高过地产。去年,公司进账24亿元,净利润4.8亿元。作为比较活跃的国企型园区,张江高科继续保持活力、变现红利,拭目以待。

光谷联合:武汉产业地产双雄之一,市场化园区运营商。以主题产业园开发运营为特色,兼做住宅,首发项目是2005年启动的武汉光谷软件园,经9年时间,于2014年在港上市,去年营收19亿元,算中等偏下体量的产业地产开发商。除了在武汉的光谷软件园、光谷金融港、创意天地、研创中心项目,还在青岛、沈阳、合肥、鄂州、黄石、黄冈等6个城市有项目。去年年底,通过资本运作,央企中电集团入主,取代黄立平,成为光谷联合新东家,有分析认为,借此,中电体系内的园区资产,未来大概率会整合进入光谷联合。光谷联合在黄立平的操盘下,是否会在下一步有突破性发展,值得期待。

东湖高新:武汉产业地产双雄之一,国家级园区操盘手。93年成立,代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承担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首个15平方公里的土地储备、招商引资、物业管理。值得一提是,不同于很多国企,东湖高新并未局限于一园,而采取“广区域”的布局战术,经23年发展,园区业务业务已拓展到武汉、长沙、襄阳、鄂州、合肥、杭州及福建平潭等多个区域,主题型园区12个,并在平潭项目中,采用了“规划+招商+服务”的轻资产方式,2015年,科技园区板块实现营收8.64亿元。实际上,武汉产业地产双子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黄立平曾在1998年-2004年间担任东湖高新董事长兼CEO,光谷联合的下属核心团队也主要来自于东湖高新。

北科建集团:头戴“中关村”桂冠的科技地产商。99年设立,北科建初期是为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而设立的平台公司。其开发过的项目包括中关村核心商务区、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等,主要承担园区土地一级开发、招商和物业管理的任务,在开发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后,2008年,北科建开始市场化转型,寻求新的出路。2009年以后,北科建集团全国扩张的动作频频:以中关村为背书,北科建将其业务模式梳理为“以科技地产为龙头,商住地产战略协同”,在嘉兴、无锡、青岛、长春等地推出“科技新城”项目,进行异地扩张。北科建在2009年曾筹备IPO但因故搁浅,去年有消息显示,北科建有意通过项目收并购再启上市进程。

电子城:另一家也与“中关村”关系紧密的公司是电子城(600658),电子城号称“中关村科技园区唯一一家从事科技产业地产开发运营的上市公司”,其立足中关村电子城科技园区,开发了包括电子城•国际电子总部、电子城•IT 产业园、电子城•创新产业园、电子城•科技研发中心、电子城•科技大厦等多个主题园,近两年,电子城步伐迈开,管理层频频在公开场合楼面,也开始在天津、山西等地输出园区项目(为此,去年11月,定增募资24.1亿元)。不过,不同于北科建,电子城的外地扩张项目,并未使用 “中关村”品牌,而是以“电子城”为品牌。去年,电子城营收17.4亿元,保持其平稳上升的态势。

其实,中关村科技园声明赫赫,却没有一家与之体量匹配的强公司,个中原因,值得深思。

今天就到这里,至于为什么首期是这8家公司,你猜>-<


    关注 招商与选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