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友

 

节能环保见光死...



啥叫——

笔友



前些天遇到一件开心事,在美术馆获悉了一位八年前笔友(注:本文写于十年前,如此算下来是18年前的事了)下落。这个笔友当时远在天边,没想到最终却能身处同城。但是,八年来从未相见的朋友,现在仍然没有见着面,尽管有那么一刻,他在五楼我在三楼,相隔仅二十米之遥。

现在古狗或百度等发达的搜索技术,已经能让许多人找到旧同学旧朋友旧情人,但现实仍是对想象最残忍的谋杀。每次同学会上见到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中年肚腩和鱼尾纹时,都会很后悔。更不用说像笔友或网友一类“熟悉的陌生人”,见光死的悲剧听得太多了,网络和信纸背后,谁能知道是否藏着一条青蛙或恐龙。

是谁首先想出笔友或网友这玩意儿的?一定是个高明的心理学家。所有不能更进一步发展为亲密关系的友情,都应该根基于信息不全,知道得越少越安全。大多数不肯和父母说的话,却可以告诉远在天边的人,这天然的安全性和隐蔽性,正是笔友、网友们大量滋生的温床。

人们爱幻想,是因为现实生活的沉闷与无趣。环顾左右,十步之内必有闷蛋。通路的革命解放了灵魂,借助信封和网络,友情既可直达内心深处,又可对面不相识,没有副作用,非常环保。而且这种友情种类繁多,品种齐全,选择余地大。重要的是,它们无法伸手来干涉具体的生活,我们只管予取予就可以了。虽然有时人们不满足于垂帘问情,想进一步发展为亲密关系,但总的来说鞭长莫及,这最终造就了缺憾美。

正因为人心思远,所以没有翅膀、腿不够长的人类,却能飞得最高、跑得最远。这应该归功于无远弗届永不停歇的幻想。害怕孤独的人们,就像是荒原中的野狼,呼啸着奔向自己的同类。灵魂的交流超越了困囿一方的肉体,在信纸和比特里,以最经济的方式达到四海一家的伟大境界。

十多年或更远的过去,是没有网友这个说法的。笔友是铁幕交友的主要形式。十多年前,我独自来到一个陌生的小城,没有一个认识的朋友,于是,我通过杂志交了无数笔友。工厂传达室的信报箱是我每天报到的地方,每月要写四五十封信。那会真是文思泉涌,激情四溢。十几年过去了,大部分笔友失去了联系,一部分变成网友,少部分成了同事,某部分进入过生活。感谢上帝,不管他(她)真实的面貌是否青蛙与恐龙,在我心里,他们永远都是美丽的天使。(原刊于《新世纪周刊》)
觉得感人的话请帮忙扩散下谢谢
老馋师 | 胡干爹
户户都是美少妇
村村都有干女儿


    关注 老馋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