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女子:与70余年前的“遗骸”对话

 

(记者 吕琳)辽源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平台J(精华)+D(顶尖)+W(完美)+F(服务)=吉D微风关注“吉D微风...





瘦削的身躯趴在泥土中,面前是支离破碎的尸骨,转过身来,露出阳光而自信的面庞。这种反差,令人咂舌。



传统观念里,女子工作起来什么样?穿着光鲜亮丽的套装?踩着优雅的高跟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刘宏颖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不同的职业风采。

1976年出生的刘宏颖,吉大考古专业毕业后,考入辽源矿工墓陈列馆,从事矿工骨骼防腐、鉴定与保护工作。



说起位于辽源市西安区安家街安仁路的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矿工墓,要追溯到70多年前。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将侵略的魔爪伸进东北这块肥沃的土地,西安县(辽源市旧称)煤炭储藏丰富,自然是日军鲸吞蚕食煤炭资源的重点地区,他们骗招、绑架数以万计的矿工开采煤炭,矿工们受尽折磨,死伤无数。日军就地在煤矿附近设了“炼人炉”,并辟出一块地方用作扔弃和埋葬死难矿工尸体。如今,这里成为辽源矿工墓陈列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刘宏颖大部分时间,就是与70余年前的遗骸“对话”


“尸骨要保存长久,需进行防腐处理,首先用酒精清洗除尘,然后往骨腔打药使之石化加固,最后自然风干”。整个过程说起来简单轻松,听的人绝对感受不到操作的辛苦。“每一块骨骼都要擦拭,小的只有几厘米,药液必须在高温下喷洒,丙酮和三聚树脂会使眼角溃烂…”。在处理过程中,一具具尸骨仿佛在无言诉说着苦难遭遇,每思及此,刘宏颖都觉得肩上责任重大。

目前,矿工陈列馆现存矿工遗骨207具,馆藏出土劳工文物230件。



陈列馆工作人员少,刘宏颖不仅是文物管理员还要兼任讲解员。“不是简单讲日军奴役矿工情况,而是把尸骨上捆着的铁丝,头骨上插着的铁钉,每处伤痕都指给游客看,讲给他们听。”刘宏颖希望每个来过的人能受到震撼,牢记这段屈辱的历史。



风吹日晒,远离繁华,刘宏颖近乎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热爱!

(记者 吕琳)
  推荐阅读
辽源一女子花100元钱买走一副鞋垫 为啥?

辽源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平台

J(精华)+D(顶尖)+W(完美)+F(服务)

=吉D微风
关注“吉D微风”,快览辽源资讯,品读“吉D微风”,感知家乡变化;有事您说话,爆料有钱拿;爱家乡,看“微风”,生活才会更轻松!
24小时新闻热线:18844779390
爆料微信:981417770
线索一经采用,奖励20至300元新闻线索费



    关注 吉D微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