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慕士塔格峰的神秘面纱

 

从攀登难度、攀登历史、山难记录等方面了解这座7000级山峰...

慕士塔格峰
它是探险家斯文·赫定冲击三次未能登顶的遗憾;

它也是全球7000米级以上最“容易”攀登的山峰;

它的名字很像橱窗中摆放的午后甜品 ——

慕士塔格,海拔7546米的 “冰山之父”。
冰山之父
走进

 慕士塔格 
慕士塔格峰(Muztag Ata),也称慕峰,地处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东帕米尔高原东南部,位于新疆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交界处。

这座全球第43高的雪峰,登顶路线(除东山脊路线外)不需太多技巧,接近性好,且山顶浑圆,终年积雪(平均厚度达100-200米),故深受山友与滑雪爱好者的青睐。
慕峰被中外登山界认为是世界上最容易的7000米级别山峰。但容易,只是相对其他高海拔山峰而言,实际上任何一座山峰都不可小视。

慕峰的攀登难度主要体现在:

 高反:慕峰的攀登线路较长,且全线在高海拔地区行军,大本营都在海拔4300米左右。因此,极容易发生高反,并引起相关的病症,对体能要求较高。

 冰裂缝:慕峰较为恐怖的冰裂缝,基本集中在C1-C2路段。

■  疾风:C2至顶峰的路段,即使在夏日也很容易遇上高空的劲风,最大风力9-11级,通常风力在7级左右,气温则可能达到-30°。

从现有攀登记录看来,绝大部分山友选择每年6月底至7月25日之间尝试登顶。
攀登

 历史 


1894年5月,经过长途跋涉抵达喀什的斯文·赫定尝试登顶慕峰,但囿于当时的装备、经验等因素,前后三次皆以失败告终。不过,在此后的111年间,共开辟了四条登顶路线。

首登

直到1956年,中苏联合登山队登顶慕峰,完成首登。该路线从西面攀登,即如今的传统路线,也是最多山友选择的路线。该路线山势平缓,鲜有技术路段。
红色线路为首登(经典路线),蓝色路线为 Kalaxong 山脊路线,即新经典路线。图片来源:centralasia-travel.com

Kalaxong 山脊路线(Kalaxong ridge routes)

1959年,中国登山家依旧从西面,开发了一条名叫登顶的线路,叫 Kalaxong 山脊路线(因需要从慕峰南面 Kalaxong 峰经过得名)。该路线较传统路线长,但相对简单,冰裂缝也少,但迄今很少有人经由此路线登顶。

东山脊路线(East Ridge)

2000年7月,由 Dan Mazur 率领的登山队开辟。该路线的发现比较偶然,当时一行人经由传统路线登顶慕峰,在顶峰观察东山脊发现存在攀登可能后,再下到山脚开始沿东山脊攀登。慕峰东面山势险要,有些地方坡度达到80°,需要进行技术攀登,前后共设置了6个营地,耗费了接近25天。
丹·马祖尔(Dan Mazur)一行人从传统路线登顶后观察到的东山脊路线俯瞰图。图片来源:mountainzone.com  摄影:Walter Keller

Kalaxong 南山脊路线(Kalaxong South ridge route)

2005年7月,俄罗斯登山家V. Shamalo 和A.Gorbatenkov 先经由慕峰南面的Kalaxong峰(海拔7277米,中文名字不详)南山脊登顶后,再冲顶慕峰,完成攀登。
图中红色线路为南山脊新路线,绿色为传统路线。

图片来源:everestnews.com
山难

 记录 
慕士塔格峰虽然没有艰险的地形,但冰裂缝也不容小觑。此外,攀登海拔高,对个人的体能要求很高,大部分山难也与心脏、体能衰竭有关。

以下为部分山难罗列:

■  2007年7月12日,一支由四名队员组成的韩国自助式登山队,在海拔6200米处向6900米营地攀登时,突遇恶劣天气被困。最终,救援人员花了30小时将3人救至大本营,但队长失踪。7月18日,队长崔江勇的遗体在海拔7400米处被发现,尚未确认他是否登顶。(信息来源:新华网、江门日报)

■  2007年7月13日,英籍登山者 Johnathan Matthew Peacook 在登峰途中突发心脏病,被送回大本营路上不治身亡。(信息来源:新华网)

■  2008年7月18日,北京女山友娄颖在成功登顶后,于当日晚上7点左右下撤至大本营后休息。次日早上11点半左右,队友叫唤其撤离无应答,拉开帐篷发现已失去知觉,后送至塔县医院抢救无效,遇难原因为高反引起的急性心脏病突发。(信息来源:法制晚报)

■  2011年7月28日下午5点左右,中科院博士科考员林树标在完成了科考工作后,下撤至海拔5800米至5900米区域时失踪。救援队搜救未果,但判断90%可能是坠入了冰裂缝。(信息来源:douban.com)

■ 2011年7月30日,两位来自伊朗的山友(夫妇)也因体力透支,长眠慕峰。(信息来源:8264.com)

■  2015年7月14日,国内山友张云在登顶下撤时在6400米处坠入冰裂缝遇难。(信息来源:5zls.org)

本文内容来源/ 雪线之上

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图片查看
|  应对高山反应的不二法则  |
|  一生中最遥远的探险旅行 |
长按图片,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更多攀登资讯


    关注 巅峰探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