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合作—— 张君秋谈俞振飞(内附《春秋配》视频)

 

===================================张君秋、俞振飞、李多芬、阎世喜《春秋配...



===================================
张君秋、俞振飞、李多芬、阎世喜《春秋配》
===================================

最后的合作
张君秋谈俞振飞
安志强


俞振飞先生因病住院, 这是两年多前的事情了, 戏剧界广为人知。然而, 当7 月17日俞老去世的消息传到北京时, 却仍然使人感到突然, 尽管俞老已经是年过九旬的老人了。这种突然的感受, 恐怕是同惋惜、怅惘、失落之情相互生发出来的, 因为, 在戏剧界, 象俞振飞这样才学满腹、技艺精湛的艺术大师毕竟不多了。

张君秋先生正是怀着这种复杂的心绪对俞先生的往昔进行深切怀念的。



“我最初认识俞先生大约在十六、七岁,那时我还没有满师, 有人打算让我同俞先生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 只是因为我感到自己各方面都不成熟, 还需要学, 就没能成。但自此以后, 我们陆续有合作。特别是48年到香港, 我们有3 年多的时间合作。譬如《玉堂春》的戏曲艺术片, 就是同俞先生合作演出的。我们在香港经常演出的剧目有《刘兰芝》、《玉堂春》、《得意缘》”……我们还演过一出反串的合作戏——《法门寺》, 马连良先生演刘瑾,俞先生演宋巧娇, 我演的是赵廉。

“同俞先生合作, 我也很有收益。特别是昆曲方面, 过去向郑传鉴老先生学过一些昆曲, 同俞先生合作就有了更多的实践, 俞先生也给了我不少的帮助。”“粉碎‘四人帮’之后, 您第一次去上海, 同俞先生合作演出昆曲的〔吹腔〕剧目《奇双会》, 这大概就是您最后同俞先生的一次合作吧? ”“ 哦! 那是在1981年吧? 那次是应俞先生的邀请, 参加戏剧界祝贺俞先生舞台生活60年演出活动…… 不过, 严格地说, 这还不是最后一次合作。”说到这里, 张先生取出了一盒录像带, 为我播放起来。荧屏上显现出一幕热情洋溢的镜头: 两位银发老人, 一位是88岁的俞老, 一位是正值古稀之年的张先生, 两人身着西装, 神采飞扬,站在舞台节目主持人的身边, 面对舞台下的观众点头致意。

左起:俞振飞  马连良  张君秋
张先生告诉我, 这是1990年,张先生应邀去上海参加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一次庆祝活动。在一次演出中, 由于剧场内观众的盛情要求, 张先生同俞先生临时即兴为大家便装表演了《奇双会·写状》片断。“我们两个加起来是158岁啦! ” 张先生望着荧屏上的镜头, 颇有感慨地对我说。我已经被两位老先生出神入化的表演吸引住了, 当两位老人向观众致意之后, 立即入戏表演。二位艺术大师的行腔、念白, 句句满宫满调, 身段、表演, 处处潇洒飘逸。随着他们的表演,你会很自然地被他们带入到少年夫妻娇嗔怨爱的喜剧氛围中去, 而忘记了这是158岁的高龄老人在合作。

短短的十几分钟的表演, 然而却是一组珍贵的戏曲资料影视镜头。张先生说, 这是美国的一位华人朋友送给他的。大陆上没有看到过, 却意外地在异国他乡得到。在俞老去世后的日子里, 这个资料就越显珍贵了。

如果说到正式的合作演出, 那就是前面说过的1981年的《奇双会》合作演出了。张先生特别提到他去上海之前的准备工作。赴沪前, 俞先生特意致函张先生, 关注张先生把自己的服装带到土海去。因为多年没有演出, 身体都有了变化。怕是到上海没有合适的服装为张先生穿戴。俞老想得很周到、细致, 他还提出要张先生带对帔到上海来。也就是说, 既考虑到张先生的服装合体, 又考虑到舞台上的整齐和谐, 俞先生要用张先生带来的服装合作演出。演了一出《奇双会》, 俞先生主动提出要同张先生合作一台京戏《春秋配》。俞先生知道, 《春秋配》经过张先生在剧本、服装、头饰及表演等方面做过一番改动整理, 已经十分完美, 成为张派艺术的代表剧目了。因此, 俞先生又主动提出, 要完全按照张先生的表演路子来演。“那年, 俞先生79岁, 我61岁。当时有人为我们计算过年龄, 说我们两人加在一起是140 岁!”张先生特别强调了一下俞先生的年岁,“俞先生已经是79岁了。可他真是照我的演出本, 一句一句地背台词, 一点也没含糊。”

那次演出, 我没能躬逢其盛。但张先生在上海同俞先生演出的实况录音我是听过的。在我为张先生的《春秋配》记录演出唱腔、剧本时, 我是参照这次实况录音做记录的。记得俞先生扮演的李春发下场时有月句诗, 过去的演出本都是“官中”词儿, 张先生的演出本则结合人物的特定情感改写为: “盈盈弱质玉无瑕, 凄凉好似雨中花; 今日空洒同情泪, 爱莫能助且回家。”既符合剧情, 又能表达人物心境。而俞先生正是照这个新改的词念白的。

张君秋先生谈到1981 年同俞先生合作的情景, 引发了我对俞老这位京昆艺术大师的由衷景仰。俞老关照张先生带合身的戏装、俞先生主动按张先生的演出本背台词, 这两件事, 不应该仅仅把它看成是俞老的高尚戏德的具体实例。戏德这个词的含义, 是同艺术修养紧密相连的。两位都是大师级的艺术家, 在考虑合作的时候, 任何谦恭的允诺都不是一种礼仪性的表现, 而是出于艺术总体的考虑。他们都有一个高标准的要求, 为了达到艺术上的精益求精的目的, 对演出的内容, 乃至细微的服装头饰都自然而然地达成一种艺术土的默契, 不是谁迁就谁, 也不是谁服从谁, 而是都服从整体的艺术要求, 因此任何艺术上的改动变化, 都不是客气谦让的俗套。



以上是俞老去世后第三天,7月19 日晚在张君秋先生家中访谈的回忆记录。因为考虑到张先生年过七旬, 且心脏不适, 不便多谈。但谈话结束, 已经近1点了。临告别前, 张先生告诉我, 他很注意身体的保护、调养。现在自感身体状态不错。“那天去医院, 大夫要我模拟骑自行车测试。说你要能骑10 分钟, 就说明状态良好。您猜怎么样? 我真骑了10分钟! ”

——————————————————————————————————

欢迎订阅:“风云岁月教主的小屋”微信公众号,添加关注,天天有惊喜哦~



方法一:点击上方蓝色字“风云岁月教主的小屋”关注

方法二:搜索公众号“风云岁月教主的小屋”关注

方法三:长按上面的二维码添加关注

欢迎加教主个人微信hongfei0007交流,欢迎您提好的想法、创意和稿件


    关注 风云岁月教主的小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