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永字八法”:写好一字通万字

 

学好“永”字,一通万通,其中究竟有什么秘诀?...



初学书法者,如何练习能一通万通?唯有“永字八法”!

何为“永字八法” ?即“永”字所包含的八种基本笔法。历代书法家认为,“永”为众字之纲领,包含汉字书写的基本法则。

唐张怀瓘《玉堂禁经》称:“八法起于隶字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王以下,传授所用八体该(注:包容)于万字”,“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

 
虽源流传说各异,但普遍认为最终仅书圣王羲之的“永字八法”流传后世。元李溥光《雪庵八法·八法解》:“……惟羲之‘永’字八法,共《三昧歌》,流传在世。”
传说王羲之曾十五年勤练“永”字”。宋周越《法书苑》:“王逸少工书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势,能通一切”。
 
清戈汉溪《八法通解》中说:“凡学必有要,若网在纲,有条不紊。‘永’字者,众字之纲领也,识乎此则千万字是矣。”
 
可见,精熟“永”字八法,对于书法筑基大有裨益。
 
中正君幼时也曾勤练“永”字,今试为初学者解析如下——

第一笔:
 


八法中称之为“侧”,取倾斜之势,书写时毛笔笔锋主要呈侧行(斜向行笔)态势,写完笔画亦基本为侧向,如巨石侧立般雄踞,又如“高峰坠石”(卫夫人语)般险劲。
 
写法:
 
起笔时朝左上逆锋入纸,再向右下方行笔,渐行渐按笔,由轻到重,按笔时笔尖朝左上,注意弧度,力略偏笔锋右侧,至右下终点时略驻,稍提笔(笔不离纸),将笔锋圆转,转而向左上起笔处行笔收笔,渐行渐收,尽量形成背圆腹平之形态。背圆腹平则墨、精形美,自然饱满有力。注意:“点”贵在凝练稳重,书写速度须慢,随字不同而相应调整粗细、角度和弧度。

古代书家观点:
 


晋卫夫人:“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晋王羲之:“每作一点,如危峰之坠石。”

唐太宗《笔法诀》:“为点必收,贵紧而重。”

南宋姜夔《续书谱》:“点者,字之眉目,全藉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

第二笔:
 


八法中称之为“勒”,取上斜之势,如骑士紧勒马缰,力量松紧有度,内向直贯,又如千里阵云,缓缓推移,跌宕舒展。

写法:
 
起笔时向左平向逆锋轻落笔,提笔(不离纸)向右下按笔,缓慢圆转转锋,中锋(笔尖朝左)向右行笔,向上略斜(约5度角),中段行笔力道略轻,但速度要慢,审慎用力推进,近收尾时略重,提笔先右上略昂,再转向右下圆转按笔,略提笔回锋向左上略快收笔归于横中。即:逆锋落笔,缓去急回,逆入平出,有往必收。
古代书家观点:
 


晋卫夫人:“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晋王羲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

唐太宗《笔法诀》中说:“为画如勒,贵涩而迟”。

南宋姜夔《续书谱》:“横者,字之体骨,欲自坚正匀静,有起有止,所贵者长短合宜,结束坚实。”

第三笔:竖
 


八法中称之为“努”,取内直外曲之势,“努”古通作“弩”,含有蓄势用力之意,形如弓弩直立,曲中见直,万岁古藤,含蓄势而强劲之力。出锋为悬针竖,藏锋为垂露竖。

写法:
 
逆锋向左上轻起笔,转锋右上右下行较重按笔,调为中锋(笔尖朝上)向下行笔,中间行笔用力略轻,亦保持涩意,笔速较慢,笔画略细,行笔邻近收尾处笔锋略向左下,再向右下,提笔(不离纸)圆转向右上回收至竖画中(垂露竖)。即:不宜过直,曲中见直,有劲健之势。
古代书家观点:
 


晋卫夫人:“如万岁枯藤。”

晋王羲之:“每作一竖,常隐锋而为之。”

唐太宗《笔法诀》中说:“为竖必努,贵战而雄……努不宜直,直则失力”。

南宋姜夔《续书谱》:“‘悬针’者,笔欲极正,自上而下,端若引绳。若垂而复缩,谓之‘垂露’。”

第四笔:钩
 


八法中称之为“趯”,(读音为tì),含跳跃之意,如人在跳跃(出钩)之前,先蹲蓄势,再一跃而起,出钩前亦蹲锋转笔,再顺势快速向左上出锋,干脆利落。

 写法:
 
竖钩前部分写法同垂露竖,行至近末时,略向左下圆转顿按(笔尖朝右上),提笔(不离纸)转锋跪笔(有人称为绞锋环扭,无论如何,出锋前笔尖均朝右下)朝左上快速出锋,锋不可过长,保持力道渐收于尖端。即:垂直劲挺,呈秀健沉雄之势。
古代书家观点:
 


晋卫夫人:“如劲弩筋节。”

晋王羲之:“每作一钩,曲折如钢钩。”

唐太宗《笔法诀》:“趯须存其笔锋,得势而出。”

南宋姜夔《续书谱》:“‘趯’者,字之步履,欲其沉着,……随衂而峻发。”

第五笔:挑
 


八法中称之为“策”,本意为马鞭,取引申义,取右上斜仰势,如以鞭策马,势略上仰,与右边的“啄”(短撇)交错呼应,起笔用力,斜行收锋,渐行渐收。

写法:
 
起笔类似横画,逆锋向左上轻落笔,提笔(不离纸)转锋向下圆转顿笔,略转锋向右上中锋(笔尖朝左下)行笔,斜行(约30度角),先慢后快,力收笔端。速度比横画快,像右尖横,行笔速度上慢于钩(趯)。
古代书家观点:
 


唐太宗《笔法诀》:“策者,仰策仰收。”

柳宗元《八法诵》:“策,仰收而暗揭”。

唐李阳冰《翰林禁经》:“策须斫笔背发而仰收,则背斫仰策也,两头高,中以笔心举之。”

南宋姜夔《续书谱》:“‘挑’者,字之步履,欲其沉着,……或轻出而稍斜。”



                          第六笔:撇八法中谓之“掠”,取峻快而斜出之势,如飞燕掠檐而下,又如篦之掠长发,状如犀角象牙。“左出而锋轻”。行笔渐渐加速,出锋轻捷爽利,但必须力送末端。



                                   写法:起笔与点法相同,朝左上逆锋入纸,再向右下方行笔,渐行渐按笔,慢速,由轻到重,笔尖朝左上,力略偏笔锋右侧,至右下终点时略驻,稍提笔转而向左上行笔,稍驻,转笔按笔朝左下顺势微曲而出,注意力道均匀,渐行渐收,出锋之时应峻快。

                         古代书家观点:晋卫夫人:“如陆断犀象。”

汉蔡邕:“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

唐太宗《笔法诀》:“为撇必掠,贵险而劲,掠须笔锋左出而利”。

南宋姜夔《续书谱》:“‘撇’者,字之手足,伸缩异度,变化多端,要如鱼翼鸟翅,有翩翩自得之状。”



                      第七笔:短撇八法中称之为“啄”,如鸟之啄食,形容行笔短而快速,笔锋峻利。落笔左下斜出,轻捷锐利。



                                  写法:朝左上逆锋入纸,再转锋向右下方行笔,至右下终点时略驻,转锋向左下行笔,注意侧锋行笔,保持涩意,顺势撇出,出锋之时应峻快,力送笔端。

                      古代书家观点:唐太宗《笔法诀》:“啄须卧笔而疾罨”。

唐柳宗元《八法诵》:“啄怆皇而疾掩,”

唐颜真卿《八法颂》:“啄,腾凌而速进”。

清包世臣:“如鸟之啄物,锐而且速,亦言其画行以渐,而削如鸟啄也”。
                           第八笔:捺八法中称之为“磔”(音zhé)。磔本义为分裂祭神的牲体,取刀劈之意,力量内敛,外形扩张,字体开张舒展,笔势刚劲而有气势。



                                  写法:起笔与横画起笔类似,逆锋左上入纸,提笔圆转至右下行笔,行笔缓慢,渐行渐重,注意一波三折,至折角处均应略调整笔锋走向,形成或圆或方(因字而异)棱角,两折之间为笔画最粗之处,行笔至尾,稍驻后提按并用,边行边调锋,速度慢,保持上边沿顺行,下边沿内收,出锋迅疾,整个笔画饱满奔放。

                       古代书家观点:汉蔡邕《九势》:“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

晋卫夫人:“如崩浪雷奔。”

晋王羲之:“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趋骤,伏如惊蛇之透水,激楚浪以成文,似虬龙之蜿蜒。”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捺为磔者,勒笔右行,铺平笔锋,尽力开散而急发之。”


此外,中正君顺便提醒您: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集序》首字即“永”字,平时精于“永”字,临习此名篇时,才能避免开篇之难。

声明

“中正書道”旨在弘扬“二王”一脉中正平和书风,传播正统书法理念知识,严格甄别、精选书法知识信息,欢迎您长按下方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本号,如您从文章中受益,请点赞鼓励,谢谢!

本号编辑转载文章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本号同意其观点,转载注明出处,为便于阅读理解,适当删节并调整配图,图文版权皆属原作者,如有不当,请联系删除。转发本号原创文章请注明出处(联系邮箱:765854733@qq.com)。


    关注 宜阳新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