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不能沦为“瞎猜”!

 

猜想是探究性学习方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猜想决定了​探究的方向。...





*如何关注我们?

*搜微信号"WarmPhysics"或公众号"最温暖的物理"

*“最温暖的物理” ——有人说:“物理是最冷冰冰的学科”;有人说:“物理是一门最难学的学科”;有人说:“物理是一门最难教的学科”……静心思考,换个角度,物理其实也有温度,让它温暖我们前行的路吧!

-------------✄-----------
新课标界定探究性学习由六个要素构成,即: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制定计划、使用工具和搜集证据、数据处理和解释问题、表达与交流;其中的猜想是探究性学习方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猜想决定了探究的方向。

由于条件和知识所限,学生的猜想可能是形式上的或与所提问题无关的,猜想的有效性较低,如何提高猜想的有效性呢?
猜想必须是学生自己主动思维的猜想,而不是某种形式上的猜想。对于“猜想”这一环节,从理论上说应该放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大胆去猜想,而且只要是学生能够想到的,都应该让学生去尝试探究,学生也一定会在探究过程中有所收获。但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实验器材等的限制,课堂上不可能放手让学生去“胡思乱想”,学生的“胡思乱想”式的猜想有的不能用实验来证明;有的不能得到最终结论,这些猜想会降低猜想的效度。
合理引导


(1)点拨引导


由于新教材的实施,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进入初二开始学习物理前,学生已经有了科学探究的学习经历,对猜想已不再陌生,此时当我们的课堂教学放开后,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针对教师的问题,学生提出的猜想可能有很多“奇思妙想”,其中会有很多不合理的猜想,当学生的猜想与所提问题无关时,教师应适时、适度地进行点拨,从而保证下一步的探究活动有效有序地进行。【案例】初中“动能”(教学片断)

探究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环节:

教师演示了“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推动木块做功”,引入动能的概念。

师:“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生1:物体的体积、物体在斜面上的高度、物体的质量

生2:物体的速度、被推动的小木块的质量

生3:物体被推动的距离、斜面的长度

生4:斜面的粗糙程度、物体的重力

师:体积、重力、质量等都可归纳到物体的质量,有关运动相关的物理量是运动的速度大小。

引导学生根据动能的定义选择关键词“物体、运动”,然后分析有关物体的物理量:体积、重力、质量等都可归纳到物体的质量,有关运动相关的物理量是运动的速度大小,这样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就可以排除其它无效的猜想。【案例】初中“欧姆定律”

探究导体中的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环节:

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然后引导学生从“电压是推动电荷移动形成电流的作用”的知识来进行猜想,学生就很容易猜想到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大小有关。
(2)知识迁移引导

很多学生在进行猜想时,对所探究的问题缺少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支持,在猜想时只能凭空想象,所以也就很难提出合理有效的猜想,此时教师可以调动与这一问题相关的知识相类似的知识或经验,使学生对所探究问题的认知达到一定程度,就能借助于认知或分析作依据提出合理的猜想。

【案例】初中“内能”

内能概念时,由于内能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相关的认知也比较少,没有实际体验,所以在讲授时,可以迁移到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知识,学生对动能和重力势能有了感性的认知,再去猜想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也就有了事实材料,容易猜出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请长按二维码,一键加关注,希望有您同行。


    关注 最温暖的物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