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权力大不大、有没有钱不重要

 

-----昂翁加称仁波切  藏传佛教中特别强调对上师要像佛一样的看...







-----昂翁加称仁波切

藏传佛教中特别强调对上师要像佛一样的看待,因为只有将上师如佛一样的看待,才能得到佛一样的加持;如果对上师如凡夫一样的看待,只能得到凡夫的加持,是不会成就的。

在藏传佛教里有一个公案,一位名萨迦班智达的高僧大德,他是萨迦派的祖师,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上师,他的成就非常非常高。在他幼年的时候,他的叔叔就是他的启蒙老师,是他的叔叔带他成长的。从字母的学习到佛法方面的仪轨等等,都是他的叔叔教的,他的叔叔就是他的上师。

在他20多岁的时候,他叔叔告诉他,你的修行一定要有成就,在这一生中都要弘法利生。

他的叔叔开始指点他去拜见成就非常高的高僧,希望他到那里求法、接法;后期,萨迦班智达去了很多地方,拜见了很多高僧,他一共拜了三十多位上师,得到了很多大法,也得到了殊胜的无上密法。回来后,他就到静处开始闭关修行。

但是,闭关很长时间,却没有什么奇迹出现,也没有什么成就,甚至做梦都梦不到佛菩萨,这是怎么回事呢?他出关后就去问他的叔叔:“我得到的法非常多,我也听你的话拜见了许多位上师,但是修法却还是没有成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的叔叔告诉他:“你将拜见的那些上师都同佛菩萨一样观想,这非常好!但是,你没有把我当佛一样的恭敬,甚至落下了我,把我当凡夫的叔叔。”这么一说,萨迦班智达得到启发,突然明白了,他知错即改,回去后继续修行。这次,他视叔叔同其他上师一样为佛,最后得到了相当高的成就。

密法的修行就是这样,叔叔一样看待,得到的是叔叔的加持;佛一样看待,得到的是佛的加持;没有将叔叔当成佛一样的看待,就得不到佛的加持。不仅自己的上师,包括传戒师、灌顶的上师、传法的上师、皈依的上师等等,一个都不能落。

这位上师成就高,那位上师成就不高,都是自己内心有区别;其实,人的思想当中在本性上都是一样的,要每一位上师都是一样子观想。

我为什么讲要把上师当佛一样的看待?不论藏传佛教也好,汉传、南传也好,都非常强调上师的重要性。

《上师五十颂》里面讲的也非常清楚,要按照这个标准去做会更好。但现在是末法时期,一方面大家对上师没有那么长的观察时间,难度要大,而完全按照那样的上师标准 ,现在已经很少了。因为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的众生,福报非常大,在那个时代出生的众生,只要拜见释迦牟尼佛为上师,当下就得以解脱、就有证悟空性的;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众生没有那么大福报,这个时代,只能是上师代表诸佛菩萨;那这位上师有没有名气,权力大不大?或者是有钱没钱等等,从学佛的角度来讲,这些跟解脱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名气大不大,有没有钱都是无所谓的事,权力大不大也不需要。那这位上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标准?第一,也就是最底线,就是他得有慈悲心,要有无缘慈悲大海观世音般无私奉献的心、平等心才行。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这两种都要有,那世俗菩提心是什么?刚刚讲的对众生有爱心、有慈悲心、大悲心;第二,他要有修行证量,能将我们送到解脱道,带动我们脱离轮回苦海,在解脱路上能够开导我们、引导我们。如果是这样的上师,那就要一心一意去依止,跟随他、恭敬他;无论是在思想上、行为上,都要一心一意地跟随这位上师。

要从身语意方面去恭敬上师。

从身恭敬上,包括上师的法器、上师的袈裟、上师的日常起居用的东西,都要恭恭敬敬地对待;就是对上师的影子都不能踩,这是对上师的身恭敬;在语恭敬上要一心一意地听上师的话,不听上师的话就是扰乱上师的心,这个罪业比较严重;上师喜欢做什么?他的愿力是什么?他这一生当中要做许多弘法利生的事,那你要跟随他、扶助他、护持他,这样才是和上师相应。上师说要好好学习佛法,你就一定要好好地学习佛法;上师说今天你去负责弘法利生这方面的事,那你就在这方面多做些,要一心一意去做,这样上师非常欢喜,那非常好;上师高兴、诸佛菩萨就高兴。




    关注 萨迦道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