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之大明王朝(一):政治舞台四大角色

 

皇帝、权臣、太监、言官,明代政治大戏都在这四个角色间上演。...



明代历史向来是史学研究的热点,因其在很多方面都是中国的典型王朝。自从《明朝那些事儿》火了以后,明史逐渐走出历史专业,走向了普罗大众。最近重读了几本书,除了《明朝那些事儿》,还有《万历十五年》,以及《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再加上《哲学的故事》中解析柏拉图理想国的一章,算是做了一次关于明史的主题阅读,有些心得,分享如下。

顺便说一句,这几本书的组合比较推荐:

《明朝那些事儿》是打个底儿,写法通俗,可读性强,读下来即能通篇了解明朝将近三百年间发生的林林总总;

《万历十五年》主要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万历一朝,名字看似微观视角,实际是大历史写法,所述事件横跨了正德至万历末年,涵盖有明一代最为典型的几个皇帝、权臣及政治事件;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在更广阔的时间范围内详细剖析了中国各朝各代的政治特点,使我们能够得以了解历史发展到明朝时,中国所面临的历史大背景如何,也可以对比前朝后代总览整个政治制度的走向,有助于我们对明代对于后世的影响做出相对宏观的判断;

柏拉图的理想国可以辅助我们对“理想的君王是如何炼成的”有更深一步的认知。

由于这段历史的复杂性,很难在一篇几千字的文章里面面俱到地分析。从今天起会写几个连载,从几个不同角度试着拆解一些现象与本质。

今天先介绍明朝政治舞台上的几大角色。

角色一:皇帝。

明朝是高度的中央集权,汉唐宋三朝虽说也是皇帝统治天下,但论专治和独裁,是到明清两代才开始的。草创皇帝朱元璋在经历了宰相胡惟庸造反之后,可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下令撤销宰相一职,并令子孙后代永不设立。所以钱穆先生说,“中国传统政治到明代有一大改变,即是宰相之废止。”

为什么宰相很重要呢?因为在前朝,皇权、相权是有清晰划分的。秦汉中国实现大一统之后,皇家是封建时代沿袭下来的贵族中最大的一家,因此皇帝代表国家,是一国元首,但实权是属于政府,而宰相则是政府的代表,所以实际统治权是掌握在相权手里。但愈往后推进,由于种种的实际因素,宰相的权力不断受到皇家制约和挤压。比如宰相的任命受到当时条件所限不可能有民选,大多时候还是要靠皇帝任命,再比如有的皇帝能力比较突出,像汉武帝雄才大略就自己揽权,之后的唐宋两代相权在制度上受到分解,相权的低落反面即是君权的提升,如此,政府的实际统治权也就逐渐向皇权靠拢。到明朝,宰相的废除使皇权达到巅峰。

但偏偏很讽刺,因为明代中后期,皇帝虽然在名义上仍是一国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但实际已沦为文官集团进行内部斗争的一个主要制衡因素。即使精明如嘉靖,也未能避免成为严嵩和徐阶两人互掐的工具,他们由于完全洞悉皇帝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所想,每每发难,都充分利用皇帝最忌讳最不愿被人揭橥的软肋;及至后来的万历朝,皇帝对臣子的这种居心已经了然于胸,所以他既不抗争,也不发怒,仅以“无所作为”以示他内心最深切的不满和痛苦。
角色二:权臣。

主要以内阁首辅为代表。由于没有了宰相,皇帝各事要亲力亲为,要知道中国地大物博,从中央到地方皇帝一人根本忙不过来,据记载朱元璋时期曾在八天内收到各地呈上来的几千本奏折,于是朱元璋先生设置了内阁这样一个行政部门。在朱元璋和朱棣的年代,内阁的职责定位仅仅是皇帝的秘书及顾问,没有实权,官阶仅五品而已,内阁学士负责按照皇帝的意思起草文书,称为“票拟”,再由皇帝朱批。但是到了后世,朱家子孙没有了这两位的精力与能力,内阁的职责逐渐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权臣皆由此而出。

纵观明朝,政治舞台上从来不缺少权臣,早期有三杨,正德以后更是热闹的不得了,杨廷和、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前赴后继,可谓“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几乎没有断片的时候。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有着明代文人典型的出身套路:从乡试、会试到殿试,一路考霸上位,进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有的同时担任小皇帝或者太子的讲官,因此翰林院被公认为内阁的摇篮。当权首辅往往在自己权势如日中天时就选好备份,拉入内阁做个小弟,待前辈在与皇帝、宦官、言官惨烈的斗争中下台以后,后来者即居上,成为下一代权力的中心。这里面,既不乏刚直不阿的如夏言,也有奸佞之徒如严嵩,还有一手遮天甚至盖过皇帝的如张居正,也有隐忍多年左右逢源的如徐阶、申时行,这一位置的斗争之激烈、辐射之广泛、影响之甚远,在中国历代绝无仅有。
角色三:宦官。

话说朱元璋确实很有前瞻性,他预料到宰相容易出事,于是把宰相废了,他估计太监容易专权,于是下令内臣用不得干政,结果这两种角色(或其替代品)恰恰成了明史的一大特色。说到底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高估了子孙后代,他自己处在创业阶段,一天工作20小时,一周7天不歇气儿,但是子孙们生下来都是养尊处优,哪能干这么多活。

由于皇帝和内阁不常见面,于是太监就利用这个空子,成为皇帝与内阁之间的信息枢纽。后来的皇帝越来越懒,连朱批都懒得亲自批,就交给太监批,如此,“批红”的实权,就落到了太监手里。

这里要先做一个澄清,明朝的掌权太监(司礼太监),不同于一般人,绝非目不识丁,他们在十岁之前就被送入宫内特设的宦官学校,老师都是翰林院的翰林,可以说,他们所受的教育与一般文官并无不同。

魏忠贤的确是一个完全的例外,但他得势,已经是明末天启年间,这时候,各种人事和制度已然脱轨,凸显出一个朝代覆灭的征兆。
角色四:言官。

骂人专业户,以都察院御史、六科给事中为代表。官阶虽小,只有七品,但却是连皇帝和内阁大臣都敬而远之的一拨人。他们骂完了皇帝骂首辅,骂完了首辅骂将军,骂完了将军两阵对骂,根本停不下来。这个角色与之前三个有所不同,它非某一个人,而是群体力量,背后,则是整个文官集团。

纵观整个明代的政治斗争,几乎无一例外以言官奏本为开端。一般套路如下:攻击者常常从一些小事开始,诸如一句经书的解释,一种谐音的讽刺,一张不署名传单的内容,一个考题的不当等等,有时也可以在奏章上提出一个冤案,参劾一个不知名小官的家庭琐事,而这个小官经过七拐八拐的联系最终必然指向他们真正的目标,这些联系包括但不限于同乡、同届、师生、姻亲、考官等等。第一个攻击者往往只起到点火的作用,很快被目标平息,但是接下来的攻击就会接二连三此起彼伏,到最后,不管是首辅还是皇帝,已经无人能掌控局面。

试问如此芝麻小官,何来无所畏惧的胆量?其凭借者安在?万历皇帝自认为深受其害。言官雒于仁在一篇奏折中指责他沉迷酒色财气,荒废国政,用辞毫不留情,皇帝火冒三丈欲重处雒于仁,却被首辅申时行拦下。他总结道,这些所谓的诤谏者并非出于对他尽忠的目的,乃是依仗自己在道德上的权威性,“讪君卖直”,即沽名钓誉,他们把正直当做商品,甚至不惜用诽谤人君的方式作为本钱,招摇贩卖他所谓正直的声望。如果皇帝免他们的官,反而是正中下怀,皇帝自己却少不了被戴上昏君的帽子。
明代政治大戏,主要由这几个角色出演。以往及以后朝代中活跃的外戚、摄政王之流,在明代历史上几乎不曾见。

没有外戚专政,主要得益于明朝皇帝娶妻的原则,不同于前朝皇帝一般喜欢在得势的朝臣当中选择亲家,明代的后宫后妃基本都出身于平民,被皇帝娶进门以后她们的家人也没什么机会鸡犬升天,反而是皇家重点的防范对象,说到底这些都是老朱朱元璋定下的规矩,他老人家就怕权力外泄,特别作了规定就为防着这一手。

而藩王权力的历史最低化,则缘起于造反派朱棣同志。他造了他侄子的反,当然怕后人效仿,造他或他子孙的反,所以规定藩王必须离京城和边疆都远远的,没有圣旨不可擅自进京,否则就是有造反谋逆之心。至于兵权,那就更不可能。以至于后来的宁王造反时,竟纠结了一帮乌合之众,分分钟就被王守仁给灭掉了。
这就是大明王朝政治舞台几股主要的力量,他们互相依存寄生,同时也彼此制衡利用,在长达近三百年的历史中,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精彩绝伦的政治斗争大戏。

下几篇文章会陆续讲到明史上的几个奇葩皇帝、几大现象、几大斗争主题、几个牛人等等。


    关注 readandrun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