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会伤人

 

当我能够慈悲地看待自己所受的伤害,并且慈悲地看待父母在受到伤害后不自觉地将伤害加诸于子女,我感到自己终于可以慢慢放下心中的恨。...





本贴为抑郁症关爱联盟原创贴,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蜗牛”群友继续字恋的供稿与分享。



前段时间,群里的康复者向我推荐了《家庭会伤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机》(作者:[美]约翰.布雷萧)。刚读了开头,就有一种被击中的感觉。回顾自己抑郁前后的经历,家庭的影响始终贯穿其中。大学期间我学过一些精神分析,精神分析的基本观点是,人在成年后遭遇的很多心理困境,根源在童年期受到的创伤。而童年期的创伤,无庸置疑,与不和谐的家庭是分不开的。



创伤之一:饱受压抑的真实我

《家庭会伤人》一书中有这样一段:

“家庭治疗师萨提尔女士说我们具有五种天赋的自由:

1.有自由去听和观看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而非只听和看过去、未来或者是所谓的“应该”的事物。

2.有自由思考自己所想的,而不是别人规定他(她)所想的。

3.有自由去感觉自己真正的感受,而不是别人规定的感觉。

4.有自由去渴望以及选择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应该的。

5.有自由去幻想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而非永远扮演完全而僵化的角色。”

只有当人完全自由时,才有精力去解决问题、满足需要,而不需要耗费精力瞻前顾后,从而限制自我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在自由表达被限制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有严重的情绪问题。

而我呢,恰恰如此。我一直都做着一个“应该”、“被期待”的自己,“想要”、“想做”都是被压抑的。

我家原本是在农村。为了让我有一个相对好的读书环境,举家来到城市流浪。一家人住在租的房子里。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工作十分辛苦。母亲总对我说:“父母为了供你上学,付出太多。你要好好读书,念完大学找份好工作,赚钱供你妹妹上大学。”

这些话深深烙在我心里,我总觉得自己欠了父母很多很多。父母已经为我付出如此之多,如果还向父母索要什么,就太不像话了,不是吗?因此,从小到大,我一直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并且习惯于压抑自己的想法、需要。我活着,就是为了“还债”——偿还家庭对我的付出。

直到离开家去外地上大学,才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这种束缚。然而,随之而来的,一方面是压力陡增——学业的压力、未来就业生存的压力、回报家庭的压力等等;另一方面,被压抑良久的自我意识忽然间得到释放,令我陷入前所未有的茫然。



大三那年,这些问题集中爆发,我无助到了极点。

失踪这件事,令我和父母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当时学校甚至报警立案了。与此同时,我暴饮暴食非常严重。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判断我可能是抑郁症,建议我去精神科看病。

抗拒、拖延了一段时间,我绝望地去看了医生。其后开始服药。效果很明显,我又正常了。由于对抑郁症缺乏认识,刚刚好转我就擅自停了药。结果很快复发。重新吃药、好转、停药、复发、吃药……这样循环了几次。直到现在,终于接受了药物,通过治疗已能正常生活和工作。

现在来回顾这段经历,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因为长期感到自己对父母有“亏欠”,拼命压抑真实的自己,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个“假我”——努力上进、有追求、有想法、有抱负的我,一个志存高远的好青年。甚至一度,自己都被这个假象欺骗了。而事实上,我的内心始终有一个阴暗龌龊、不为人知的角落。跟别人比起来,我刻苦努力,却敏感多疑、恐惧自卑。

上大学后,因为脱离了家庭,自我意识与“假我”有了一些对抗,我仍然习惯努力学习、给自己施压,却通过失踪、暴饮暴食展现出自己堕落的一面。



创伤之二:扭曲的母女关系

我与妈妈的关系,是创伤的一个重要部分。

童年期,我无意中得知妈妈隐秘的婚外情。背负着这个秘密,我整个童年都不得不在背叛父亲的纠结,与害怕失去妈妈的恐惧中度过。

抑郁症发作那段时间,我与妈妈的关系异常紧张。我歇斯底里地恨她,恨她对我的童年造成的阴影,还恨她没有教会我独立。从前,我对妈妈惟命是从,从来不敢挑战她的权威。每天只想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换取她的欣慰。但那一刻,那个强烈地恨着她的我跳出来,疯狂地发泄内心的怨恨。甚至想到去死,让她自责一辈子。

扭曲的母女关系对我影响深远。陆陆续续,我谈了几次恋爱,可是相处的男友,最终都没办法走进我的内心,只得以分手告终。很多人看来,婚外情只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可在我这里,它已经成了一个灵魂的缺口,吸走我的能量。



回避、忘记并非解决之道

接下来,我想做一点探讨,既然创伤已经形成,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很多人说,那些不好的回忆,忘记就好了。我想,这是十分可笑的。正是因为想要忘记、回避,我们总是拼命对自己说:“我不去理会、“我要忘记”。可创伤仍然在,回避、忘记都只不过是将与创伤有关的感觉感受压抑住而已。在这一过程中,不知不觉形成了许多个假我。

而被压抑的感觉感受一旦试图反抗,就会形成很多强迫性沉溺行为:成瘾,毒瘾、酒瘾、贪食、性瘾……

还有一些人会说,过去的事都过去了,要宽恕。

我想,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回避。如果连事情究竟是怎样都没能弄清楚,如何宽恕?受到伤害的我,又凭什么去宽恕施予伤害的人?难道我嘴上说“我原谅所有的伤害”,就真的原谅了?欺骗自己生活很美好,比告诉自己真相,更加残忍。

不!回避、忘记并非解决之道。接纳慈悲,才是唯一的出路。



抚平创伤需要接纳+慈悲

个人界限是接纳的前提,如果没有和家庭形成分明的界限,就不可能去接纳。你会裹挟在家庭的病症中,无法自拔。

个人界限在很小的时候是没有的。母亲不开心我也不开心,母亲开心我也开心,我的一切都被母亲主宰。直到长大后,慢慢意识到自己与母亲是两个不同的个体,这时候,界限才算形成。

可是我直到成年也没有形成应有的界限,依然跟着母亲的情绪走。这让我本能的抗拒她。如此我根本无法接纳她。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清哪些是母亲的感受,哪些是自己的感受。建立应有的界限。

接纳的另一个必要要素是勇气。要拿出勇气接纳自己的过去,不管过去多么的丑陋、不堪,都是一段自己的经历。就像我,疯狂过、伤害过家人、想过自杀……那一段经历不必刻意地抹去、回避。如果我不能正视这些,那么,被压抑的这些将在今后的生活里不断消耗我的能量,让我始终以“假我”示人——完全积极、正面的自己。我会被谎言拖垮,真实的自我及自尊也始终无法真正建立。



接纳意味着承认,承认这个家庭病症的受害者——自己,真的受到过伤害,无需自责,更无需愧疚。

此外,父母既是下一代伤害的制造者,同样也是上一代伤害的受害者。从这个角度看,父母也有值得同情的地方。

我试着对自己说:“嘿!我知道你受到了很多的不公与伤害;我知道长久以来你活得太辛苦;我知道你的内心,依然住着一个孩童,徘徊在荒凉的废墟中。

“要知道,这不是你的错!你不需要自责、不需要羞愧。现在,我已经长成一个大人了,让我来抱抱你,我会给你尽可能多的安慰。别怕,无论何时,有我在!”

当我能够慈悲地看待自己所受的伤害,并且慈悲地看待父母在受到伤害后不自觉地将伤害加诸于子女,我感到自己终于可以慢慢放下心中的恨。

但,接纳并不意味着认同。这一点要特别分开。认同父母给予自己伤害,会让你觉得,“我活该受到伤害”。这会加深你对自己的不认可,你可能会加倍的羞愧。

曾经,我一度试着认同、原谅妈妈。但是毫无作用,我跌进了更加自责和愧疚的深渊,也加深了对她的恨意。

虽然现在,我还没能完全的接纳与放下,但是我已经在这条自我救赎的道路上。或许有一天,我会突然意识到我可以接纳自己了,不再逼自己、不再对抗自己的过去。这个时候,我就接纳了整个世界,找到了完整的自我。爱,油然而生。

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就像我会痛哭很多次。但是我知道,只能在梳理过去的过程中消化和重新建立起新的自我,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疗愈。

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永恒的念想,家是一生的依靠,家是力量的源泉……家,是我们毕生追逐的信念。但是,家,同样也可能给我们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亲爱的朋友,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时,请别忘了,你所感受到的最彻骨的痛,其实是上天送给你的一份包装得异常难看却弥足珍贵的厚礼——自我重生的契机。



公益咨询
抑郁症关爱联盟公益咨询开始啦!

⊙ 在线咨询:QQ、微信、邮件等形式均可。可咨询抑郁症的相关疑问及治疗方法、心理困惑等。抑郁症关爱联盟将为您尽心解答。

〔参与方式〕

想要咨询的朋友,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抑郁症关爱联盟公益咨询群。群内提供每人每天一次免费提问答疑机会。



〔咨询费用〕

此为公益性咨询,仅象征性收取服务费,暂定10元/30分钟。邮件10元/3次。

.
温馨提示⊙  如有感受、心得,或是治疗的好方法等,想要和大家分享,欢迎发送至食尚小米个人微信号:mina18605252484,可分享至公众平台。

⊙  欢迎加入微信群,可添加食尚小米微信号mina18605252484、玉纸兰鹤微信号xiaopangliubojia,申请加入。

⊙  欢迎原创投稿,可发送至邮箱272958218@qq.com。


    关注 抑郁症关爱联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