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夜晚,让我们来谈谈美

 

本来只是想喝一杯。...



“跟大家说一件悲痛的事,学习圈因为利用率太低,不让借教室了。所以,今晚我们去哪里好?”

“喝一杯啊。”

“好啊”

然后,我们穿过军都服务楼,穿过宪法大道,穿过政法北门,穿过高山和田野,穿过桥梁和隧道。来到松园的咖啡馆门口,无奈地发现,它关门了。关门了。。门了。。。了。。。。

随意找了家披萨店,点了三盘九寸披萨,人手一杯饮料,玩了六局谁是卧底。等一下,我们不是来讨论“美”的吗?···

以下内容,根据陈琼婷今晚讲述整理成稿。

  • 一门新的独立学科
“美学”这个词由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 (Alexan- derGottliebBaumgarten)在1735年发表的博士论文 《对诗的哲学沉思》 一书中造出,指出事物可分为 “可理解的” 和“可感知的”,前者是本体论研究的对象,后者是“美学”所研究的对象。

1750年以这个词为书名,发表了他的巨著《美学》第1卷。在这本书中,美学的定义从诗的艺术扩大到关于“诸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官能的逻辑、美好地思考的艺术、理性类比的艺术”。

从此,美学被视为一门独立学科,鲍姆加登也因此成为“美学之父”

  • 美学与“美学”
比厄斯利认为,美学是从人类开始对美和艺术进行反思之时,而不是从人具有审美和艺术的感受和创造能力之时开始的。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之前,希腊人开始有了关于“模仿”和关于诗的寓言化理解的思考,特别是在毕达哥拉斯身上体现出来的关于音乐与数及其与世界秩序间关系的思考,影响了柏拉图美学的诞生。

我们可以理解为,当人们开始试图对美和艺术进行反思时,“美学思想”便已然在人群中蔓延开来,古希腊的雕塑、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埃及的金字塔都充满着美学思想。直到1735年鲍姆加登提出了“美学”的概念,这一学科才被作为系统的、理论的体系所认识

  • 莱布尼兹-沃尔夫美学
“美学”起源的标志,首先是感性独立性。鲍姆加登作为莱布尼兹—沃尔夫学派的信徒,他给美所下的定义,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一定义应该回到他们自身的理论语境当中去考察。莱布尼兹所提出的两个对德国理性主义美学产生深远影响的概念,第一个是“审美与艺术是清楚而不明晰的知识”。他在《关于知识、真理和观念的默想录》中指出:“如果我们能认识一件事物,我对它就有清楚的知识;但是清楚的知识又分含混的(感性的)和明晰的(理性的)两种。第二个是“完善”。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万千平行世界中最好的一个,不仅世界是完善的,每一物自有其自身的完善。与此同时,沃尔夫提出,完善可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形式上的,它体现在对象的多样性和谐统一之上;另一个方面是实质性的,比如钟会报时,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认为的功能性。

所谓审美,就是对这样完善的对象的感知。因此,美是客观理性的。

  • 克罗齐说鲍姆加登
“把莱布尼兹的那个程度和量的区分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区分,用把那个完善(perfectio)归于感性认识的办法,使得一些混乱的东西变成了不再是否定而是肯定的东西;他用这种方式粉碎了莱布尼兹单子的一致性(不可分割性)并给连续性法则撕开了一个裂口,从而建立起美学来。

  • 鲍姆加登之后有了门德尔松
摩西·门德尔松提出“完善地再现”与“再现完善”之间的区分,并提出四种“完善”说:第一种是对象的完善,对这种完善的感知就是美,这是莱布尼兹—沃尔夫的观点;第二种是 “感性认识的完善”,即获得对于对象的经验时人的感知能力的完善,这是鲍姆加登的观点; 第三种是我们的精神状况影响我们的身体时所产生的身体状况的完善;第四种是工艺的完善。

  • 还有就是夏尔·巴图
“美学”起源的另一个重要的标志,是“美的艺术”(beaux-arts)概念的出现和现代艺术体系的诞生。1746年,夏尔·巴图神父出版了一部名为《归结为单一原理的美的艺术》一书。该书提出了两个思想:第一,将音乐、诗、绘画、雕塑和舞蹈这五种艺术说成是“美的艺术”, 以此与工艺区分开来。这是此后一切艺术体系的雏形。第二,将一切艺术都归结为一个“单一原理”, 即对“美的自然”的模仿。

与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不同,巴图试图建立一个一元的艺术原理,从而在肯定的意义上认定 “模仿”是一切艺术的共同本性。由于所有的艺术都是“模仿”,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与日常生活世界不同的另一个世界。然而批评巴图的人,一般说来并不是责备他使用 “模仿” 这个词 , 而是指出他没有关注不同门类艺术在模仿时的不同特点。

事实上,巴图的想法旨在为艺术寻找单一原理,为各种艺术门类寻找共同特点。至于答案,哲学本来就没什么答案。

  • 现代美学的奠基者夏夫茨伯里
夏夫茨伯里被誉为第一位将自己关注的对象指向审美和艺术问题的重要哲学家。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提出“审美无利害”。在以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被显得不合时宜,却构成了康德美学的基础。另外他反对性恶论,认为人性善的基础在于,人可以具有“社会的感受,或者与人类共享伙伴关系的感觉”。他认为,这种社会的感受也可以是自然的。

夏夫茨伯里提出一种“内在的眼睛”或“道德感官”的理论,认为人们能够通过这种感官形成对对象的直接而非功利的把握。对于他来说,一种来源于人的非自我中心主义的自然冲动,可以使人们通过“道德感官”来感受善恶美丑。比厄斯利曾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夏夫茨伯里关于审美无利害的观点:一是提到,“原初的满足只可能来自对外在事物中的真理、比例、秩序和对称的爱“,二是提到自然地对海洋美的观照与海军元帅征服大海的念头毫无关系。

  • 康德的美学
休谟的“趣味说”,德国传统的“完善说”,法国对艺术概念的思考,为康德美学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康德从趣味判断出发,论述了审美判断的无利害性、普遍有效性,研究了共通感的基础,分析了两种崇高,然后又涉及想象、天才、自然与艺术,等等一系列18世纪美学建构过程中所碰到的重要问题,将一切都纳入到一个体系之中。不仅如此,他还将人的心理中的知、意、情与哲学上的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的三分并相对应的思想确立下来,使美学成为哲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康德对美学的最大的贡献,还是在于他关于“知解力” 与“想象力”这两种官能的“自由的游戏”的论述。这种“知解力”与“想象力”所形成的整一,一般是在对于对象的感知中获得的,从而依赖于对象而存在。所有的认识,都离不开认识什么的问题。在认识论的范围里讨论美学,关于对象存在的意识,似乎是不可缺少的。当我们说美的时候,总是说,什么东西。某一物在它的类之中,为什么是美的?显然,它是这一类中最优秀的,是完善的。这是我们前面所说过的德国理性主义者的思路。这种思路,用康德的话说,是一种“客观内在的合目的性”。

我们认为,康德美学不仅依赖认识对象,更在于认识活动本身。知性与完善的结合,当外在对象合乎内在的心灵形式,美就构成了。

  • 席勒
席勒将美从人的认识转向了人的行动。除行事冲动,感性冲动外,他设想出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来协调前两种冲动。用他的话说,,“应在形式冲动与感性冲动之间有一个集合体,这就是游戏冲动,因为只有实在与形式的统一,偶然与必然的统一,受动与自由的统一,才会使人性的概念完满实现 。”

  • 审美场
用一个西方现代的术语,可以说,这一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人)和客体(人)的审 美转换,是一种“审美场”(aesthetic field)的建立。“场”(field)是一个虚体概念,一个场既有它的中心也有它的边界,但这“场”中心的是虚体的“极”(pole),它既不可见,又影响着场内之物;场的边界也是虚体的“域”(field),它虽然有界,但不是一条固定的实体围线,而是由功能的强弱以及功能之力与场内物之力和场外物之力的相互作用而有进有退不断变化的虚线。客体进入审美场即成为审美对象,一旦这一对象被理解为是美的,并从此丰富了主体的审美概念,就会产生审美定式,并发展成为审美的客观化和审美符号。

参考文献

高建平.美学的起源.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0期.美学研究

张法.美的解构与建构.晋阳学刊:2011年第6期.哲学研究

关键词

诗歌

时尚尖端的人

杨幂

宋仲基

纪录片

月亮

大脸的男朋友(雾)

三把刀和三张床

结语

从人类开始对美和艺术产生反思时,美学思想就在人群中蔓延。各个美学流派自成体系,试图以自身的视角对美产生独到的理解和阐释。我们谈的美,是在成为美学这一哲学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后,普遍的规范的美,希望在纷繁复杂中找寻到那一点点可被归纳总结的放之皆准的原理。

当然,这并不妨碍每个人对美有其主观的判断和想法。要我说,这样一个清风朗月的春日夜晚,偕上三五好友小酌一杯谈谈美,本身就是一件很美的事啊。


    关注 法大哲学2014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