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书目

 

今天记录并推荐几本我和孩子在准备和申请美国大学过程中看的相关的书。...



前两日碰到一位同事,说他买了我之前在文章中介绍的儿子推荐的一本美国大学申请范文,这才想起来好像还差了一本。于是,咨询了儿子,将我觉得可能增进大家对美国大学了解或者申请考试有用的几本书在这里列一下。两种工具书一共五本是儿子推荐的,我推荐后面的三本有关美国大学教育的书。

先列工具书:

一。单词书

隐约听说新的SAT对单词要求没有以前高了,所以不知道下面的三本是否还有用。



第一个就是巴朗词汇表,啥也不用说了,背就是了。



这一本是孩子姑姑从美国给他寄过来的。儿子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觉得其中词汇考中的概率很高。其实,他姑姑在初三时还给过他另一本带插图的单词书,据说特别有意思,非常好,不过找不到了。



这盒卡片孩子说在单词背得差不多后用于复习巩固特别有用。

二。申请文书参考书

这类书我估计我家买了不下五本,好像还有中英文对照的,不知道是给谁看的:)我一本都没系统看过,但随手翻过,不过没有整体印象。儿子应该基本都翻过,他推荐下面两本。



这一本就是我之前推荐过的,应该在亚马逊中国有卖。反正我同事说已经买到了。



这一本如果我没记错,应该是儿子去年在美国夏校时通过美国亚马逊买的,不知道中国是否有。

参考书

下面三本/套才是我重点推荐的,因为这三本/套我自己读过。从某种角度,我觉得家长更应该看看这几本书,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美国的高等教育。



第一套是吴军的《大学之路》。吴军通过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亲身探访,带领大家认识英美多所知名大学,让我们这些没有机会到美国实地考察的家长对英美的大学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除此之外,这套书更好的地方还在于:1.比较详实地阐述了两种现代大学的模式:着重于通识教育的纽曼模式和着重于技能训练的洪堡模式;2.对比自己在中国顶尖大学清华大学和美国一流学校霍普金斯大学的学习经历,以过来人的角度讨论了两种教育体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非常有说服力;3.提出了美国高等教育在不同阶段的选校原则,比如:本科应重视学校的综合排名;研究生应重视学校的专业排名;博士应重视教授本身的能力和影响力。通过这些内容,家长和孩子们可以对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到美国学什么“有一个深入的思考和认识。说实话,真的想通了这个问题,上什么学校反而容易选择了。



这本书很厚,说实话,对升学的直接意义并不大。如果不是对西方教育体系或者HYP百年选生标准有兴趣,可能看不下去。我是趁着儿子去新加坡考试之际,一鼓作气看完的。但看完后,也许可以回答出国留学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要去美国读大学”。下面是当时的读书笔记:

《The Chosen》,一部理性、专业、严谨的著作。通过介绍美国big 3(HYP)百年入学标准的变迁,让人们对美国私立大学的办学目的和选择标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通过大学招生的变化也从另一个角度间接映射了美国百年历史的变迁。
全书围绕在大学从特权阶层世袭转向新兴上升阶层的过程中,如何定义平等(机会平等还是条件平等,种族平等还是阶级平等)、才能(纯粹的学术考量还是主观的个性品质),如何平衡学校的学术要求与运营需要,如何担负国家与社会稳定进步职责,讲述了美国顶级私立大学这一百年招生的风风雨雨:20年代开始兴起的排犹热潮,50年代对学术知识的崇尚,60年代的种族问题,70年代的男女平等,以及之后的反向歧视、亚裔抗争、市场和排名竞争。写的波澜壮阔,看的心惊肉跳。真的很难相信,仅仅只是一百年前,这几所顶尖学校的学生们基本都是来自私立学校的WASP,以运动、美食和俱乐部为大学目的;七十年前,即使经历了二战,美国的精英知识分子面对犹太人依然毫无顾忌地表达他们的歧视;妇女能够不受名额限制进入到这三所顶尖的大学,是在我出生之后;而亚裔,作为平权时就不被认可为少数民族,始终承受着比其他种族更高的要求。
其中,关于“贤能”的定义贯穿了这一百年的种种事件,是学校办学宗旨的体现,是维持学校运营的天平,更是私立学校选择它们所需人选的工具。为实现培养国家各个领域领导者的大学目标,仅有学术能力自然是不够的,个性品质往往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但由此就说美国的大学更重视人性的培养,显然也是过于天真,因为选拔中的主观因素更多地是为了学校的私利,其目的远远没有表面说的那么高尚,而是充满了权术和肮脏。
但是,就如同美国社会本身一样,大学的种种政策与倾向从来都不是唯一的,永远都有不同的声音提出疑问。不同观点的争执帮助美国大学在泥泞中平衡,跟随社会的发展,一步步朝着更为开放、更为平等的方向前行。更令人感动的是,在关键的历史时刻,这三所顶尖大学中,都是既得利益出身的管理者,为了更崇高的目标,凭借自己的远见卓识和人格魅力,与时具进地实施改革。也许,比起这三所学校招生时模糊不清的个性品质,这些卓越的领导者他们本身的行为,更能解释何为优秀的品格。
特别建议家里有孩子准备去留学的家长看看这书。看了这本书,大概能了解美国大学对于学生学术外的要求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要求:对于男生而言,“绅士”二字也许是最简单最直接的表达。同时,也多少能明白,为什么亚裔女孩子招生入学相对于亚裔男生要容易一些。同时,看了这本书,也许也能对孩子在美国学校会遇到的问题多少有了一些了解。比如,种族融合的问题,看来,真的不完全是我们孩子的问题。此外,我喜欢这本书的另一个理由是,和我正在看的关于美国教育的另一本书《Excellent Sheep》相比,这本书基本是陈述事实,没有作者太多的主观看法,因而更令人信服。




第三本就是我上面说的《Excellent Sheep》。也许是英文看得慢吧(其实作者的文字都还是挺浅显好懂的),是这三本里我最后看完的一本书。不过,对于书的看法,也从第二部分开始有了很大的改观。如果大家有印象,在我写的《我看高中国际班》的系列中,不止一次地引用了这本书中的内容。

本书的作者是耶鲁的前教授,在这本书里,阐述了他对于大学教育的目标、意义、以及现存问题的看法,非常的感性。儿子申请大学时,我也特别请他看了这本书。照儿子的说法,这不是能帮助申请的书,而是讲述大学情怀的书。不过,我却觉得,美国大学中有一批讲究情怀的学校(特别是文理学院)。如果家长或学生准备去这样的大学或学院学习,不妨先看一下,这是否是你想要的大学教育。这书其实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看,一起讨论其中的观点,我个人感觉这种讨论也许对于孩子对于大学的期待和选择都会有所帮助。


    关注 梦想中的那片蓝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