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出土“元辛卯年间水泉禅寺铜鼎”鉴赏

 

2016年4月,泾川县博物馆从该县城关镇水泉寺村征集得来一批新出土元代铜器,包括铜鼎(香炉)1件,铜锅1件,...



2016年4月,泾川县博物馆从该县城关镇水泉寺村征集得来一批新出土元代铜器,包括铜鼎(香炉)1件,铜锅1件,铜盆2件。其中,保存较为完整的铜鼎引起了学术界专家学者及社会的一致瞩目。

该件铜鼎通高(含断耳)61cm,内口径35.5cm,盘口状外沿口径49cm,圆底、三足。出土时,一耳断折,一耳残缺。鼎身颈部通圈饰以云雷纹及回纹,腹部为八卦纹,分别以花瓣纹圈饰出“☰”、“☱”、“☲”、“☳”、“☴”、“☵”、“☶”、“☷”八卦纹样,相邻两卦之间以三角形勾连云纹相隔。鼎腹下部刻一周莲瓣纹,以托上部八卦纹饰。三兽足均为实足,外撇。腹地范线呈“△”形,综合整个器形可知,此鼎分别采用了模制、分铸及焊接工艺而制成。除过鼎耳断折、缺失外,器形浑厚,纹饰丰富。考虑到其在禅寺的用途,鼎身的八卦纹显得最为特别。八卦纹历来为我国道家传统符号,这里出现在一座佛教禅寺的法堂用品上,意义尤为突出。有元一代,道教和佛教的地位相对较高,儒教式微。但总体还是继承了宋代“三教并隆”的国策,反映在民间地方寺院中,就表现为一院之中供奉多种信仰主神的现象。儒释道三教相融并存的现象,在此件铜鼎纹饰中得以直观体现。



经初步清理后,在盘口内沿表面处发现一圈阳刻铭文:

大元国陕西泾州在城水泉禅寺主持僧行高合院等铸到铜香炉一鼎于法堂内永远焚献供养岁次辛卯年七月 日院主僧祖灯谨题大鉴甘泉王善惠

从其内容推知,该鼎当铸造于元代辛卯年,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距今726年,为当时的水泉禅寺主持及一干僧侣信众为该寺法堂所铸。此段铭文为僧人祖灯所题,由甘泉匠人王善惠铸造。

泾川水泉禅寺,原址位于泾川县城泾水北岸水泉寺村。据《陇右金石录》所录《敕赐华严海印水泉寺记并序》(元)等碑文所记,早在唐代,泾川就已存有水泉寺。《古今图书集成》载,景德元年宋真宗敕建水泉院,又名解脱禅院。明弘治十年的《敕赐华严海印水泉禅寺记》碑中,皇室宗亲更是以诗的形式对泾川水泉禅寺的环境做了咏赞。由此可见,泾川水泉禅寺曾受到宋、元、明三代皇室的重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泾川水泉禅寺当时的鼎盛局面及在当地的重要宗教地位。

而这批元辛卯年间水泉禅寺铜器的出土,则是又一次实物佐证了元代泾川水泉禅寺的存在及发展状况。如此大口径的铜鼎及铜食器,说明了当时的水泉禅寺不仅财力充裕、规模宏大,其常住僧侣及信众更是众多。

格物致知,以物证史。此批元代水泉禅寺铜器的出土,尤其是这件“元辛卯年间水泉禅寺铜鼎”的发现,再次反映了元代独特的铜器铸造工艺和当时的宗教发展状况。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此件铜鼎铭文的记载,使得我们可以对元代泾川水泉禅寺做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从而尝试探清泾川地区佛教发展脉络及佛教寺院布局。


    关注 平凉文物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