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幼师如何与倔强的孩子顺利沟通

 

在幼儿园中有不少个性倔强的孩子,这些独生子女们家里有人爱着、护着、宠着,凡事千依百顺,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



在幼儿园中有不少个性倔强的孩子,这些独生子女们家里有人爱着、护着、宠着,凡事千依百顺,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我要怎样就怎样”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特点。

所谓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动作上的现象。这种自我中心不仅表现在儿童的言语中、表示中、逻辑中,更重要的在儿童的外部行为中。那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怎样选择恰当的激励方式引导幼儿去正确对待自己的行为呢?让我们从一个真实案例说起吧!

月月是班上最大的一个孩子,她的妈妈是幼儿园的一位老师,很多老师都经常爱逗她、跟她开玩笑,因此她非常熟悉幼儿园的老师。

一天下午,老师计划带班上的孩子到楼下操场上语言课,首先老师让孩子们去玩洗手间,然后到门口排队。月月听完后马上去洗手间,并很快的跑到老师的面前(他们都想站在第一个,因为这样可以离老师最近,拉着老师),不过当时也有好几个小朋友动作很快,跟月月一起跑到老师的面前,于是就挤了起来,一个男同学把月月挤到一边,当她要挤回去时老师就跟她说:“随便站哪儿都一样嘛,不一定要站第一个。”说完老师便带着孩子们下楼了,不过没走多远,老师就看见月月还在原地,根本没走,还一脸的不高兴,于是老师就叫她,让她到老师这儿来(想给她说说为什么不让她挤),但是她理也不理老师,怎么叫都不过来,老师没办法就只好带着孩子们走了,让保育老师和她一起下来。

上课时,老师看到她坐在最外边的位置,并一直把嘴嘟着。但由于没有时间来跟她理论,老师想等上完课再跟她聊聊。上完课后,老师让孩子们在操场上自由活动,趁这时,老师就走过去跟她聊天,问:“月月,你怎么啦?为什么不开心啊?”她不说话。老师又问:“是不是刚刚小朋友排队的时候把你挤着了?”她点了点头。老师说:“小朋友在一起排队难免会挤,而且排队不一定就要排第一个啊,都往前挤,那又怎么能把队排好呢?”老师刚一说完,她却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而且无论老师再说什么她也不听了。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得带孩子们上楼了,老师叫她赶快过来和老师一起上去,她却不理老师,这时老师也有点生气了,老师觉得这个孩子脾气太倔了,今天不能再将就她了,于是老师带着其他的孩子上楼了,看到老师上楼没有理她,她就哭得更大声了,整个幼儿园都能听到她的声音,老师想她可能是用最大的力气来哭的吧。不过就算这样老师也没有理她,最后是保育老师把她硬拉上楼的。

可是即便上了楼,她还是不肯停,还越哭越大声。这时园长闻声也赶来了,为了不影响班上的活动开展,园长把她叫了出去,老师也给园长说了情况,园长就跟她聊了起来。好几分钟以后,她才肯停止哭泣。老师们一起给她讲了很多道理,最后还是请那位挤了她的小朋友给她说了声对不起,她这才算真正高兴起来。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月月为什么会这样的“小气”,这么的倔强呢?老师觉得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于是在下午放学的时候,老师跟她妈妈作了很长时间的交流,并一起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首先,她的脾气属于很倔的那种,她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如果你想要改变她的想法,如果不把她的思想打通,她是绝对不会屈服的。而且她的这种遇到事情就爱大哭的情况,幼儿园里的老师几乎都知道。她以前就经常在幼儿园里大哭。

其次,月月的妈妈是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因此她很熟悉幼儿园里的老师,大家平时也喜欢逗逗她,跟她开玩笑,她感受到的都是老师们对她的爱跟喜欢,她觉得老师不可能会批评她的。可是那天,老师说话的口气像是在批评她一样,所以她就感觉老师好像都不爱我了,讨厌我了,她接受不了不被爱和喜欢的感觉。所以面对老师一些稍带批评语气的话语,她会有更敏感的反应,于是她变得很难过。

最后,她是个情感比较细腻和敏感的孩子,她需要老师的关注和爱护。那天老师在说了她以后,老师就带孩子下去了,没有更多地去跟她交流。也许就在那时,她觉得自己忽然在老师心中没了地位,老师不再关注老师了,她会产生一种失落感。会有被老师忽视、抛弃的感觉,所以她用越来越大的哭声,提醒老师注意她,关注她。

经过这件事以后,老师一直反复的问自己,如果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该怎样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对待和处理呢?因此老师开始留意孩子的行为,针对几个性格比较倔强的孩子,老师对他们的父母也进行了询问,了解他们在家里的表现,经过对班上孩子的观察和对类似事件的处理,老师总结出来了以下几个方法:1、转移注意力法

当感觉到孩子开始浮躁不安时,可用他有兴趣的事或物品吸引他,来转移他即将爆发的情绪。譬如:“让他去看自己喜欢的图书!”或“老师喜欢的乖娃娃是谁谁谁”等,让他知道老师是爱他的,是关注着他的。

2、适当使用隔离法  孩子变得不可理喻时,可以把他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告诉他:“如果你觉得不生气了,再过来和大家一起玩。”但必须注意隔离处的安全性,不能是会让孩子感到恐惧的地方。

3、故事激励法

通过讲故事有助于促进幼儿改善他们的行为。为了帮助幼儿形成一种新的行为习惯,有时不能只给予表扬和鼓励,还要捕捉幼儿的爱好与兴趣。故事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一种阅读形式,但这里的讲故事不只是把故事的情节告诉孩子,而是步步引导,让孩子知道其中蕴含的道理。例如:现在老师比较爱在班上讲那个由于小青蛙任性而走丢的故事,通过故事情节一步步的引导孩子,让他们了解任性是一种不适当的情绪。

4、避免情绪失控法

当孩子出现倔强、反抗的行为时,应避免使用权威的口语或方式来教训孩子,更不要让自己跟随孩子的生气情绪,要冷静下来并试着和他讲道理,教他学会尊重别人,并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5、面对面沟通法

老师有时不免会主观认为,孩子应该听话、顺从,而不应该反抗。其实,不妨把专利、命令的语言沟通形式改为双向的沟通,让孩子有表达意见的机会,并试着去了解孩子倔强的原因,有时你还会发现孩子不一定是错误的,反而是自己误解了孩子。

6、恩威并用法

有时不妨运用处罚的方式,例如取消幼儿出去玩耍的机会等,但必须要让孩子明白处罚的原因。但处罚过后,也别忘了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让他知道处罚归处罚,老师还是爱他的。

总之,改变孩子的倔强就像大禹治水一样,只能疏导而不能堵截。因势利导既能巧妙地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主动放弃自己不正确的主张,又能培养孩子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在老师以后的工作中老师会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个性倔强的幼儿。要有一双慧眼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引导、表扬,而对存在的问题则应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去应对,并相信他们会改正的,帮助他们一起克服,以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


    关注 园立方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