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匠——云南大理新华银匠的艰辛与苦楚

 

位于云南省大理市鹤庆县的新华村是小锤敲过千年的村落,几乎每家每户都是一个手工银器作坊...





位于云南省大理市鹤庆县的新华村是小锤敲过千年的村落,几乎每家每户都是一个手工银器作坊。早在唐代南诏国时期,先辈们就开始从事金银铜等手工艺品的加工和制作。他们世代相传,延续至今,并被海内外人称为“鹤川匠人”。独具特色、精美绝伦的银铜器手工艺制品,沿着茶马古道之路深入西藏、甘肃、宁夏,远涉印度、缅甸、尼泊尔、泰国等地。铸就了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和具有历史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名闻遐迩的“新华银器”,成为世界手工艺文化遗产的传承故园,也成为了世界闻名的银都。



早在唐朝南诏时期,新华“小炉匠”就挑着担子走乡串寨,足迹踏遍了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甘肃、青海、西藏等云南周边国家及省内各少数民族地区,为各族同胞加工制做各种饰品及生活器具。

所谓“灾荒三年饿不死手艺人”,正是在这种传统生存观念下,再加上小炉匠们勤劳勇敢的品性,造使新华银器制作工艺得以一代代传承,也造就了如今卓绝的民族手工艺银器品。熔炼了一千多年的手工艺加工文化随着社会的变迁,得到了完整的传承和蓬勃的发展。他们制作的各种手工艺品巧夺天工,精美绝伦,品种丰富,还具有深厚的底蕴文化!并且是集收藏、实用、馈赠、观赏价值于一体的收藏珍品。



新华村的孩子,在12岁到16岁的时候,家里就不许他们在家吃闲饭。于是,他们便挑着担子跟着师傅外出当学徒。担子的一头,是一只箩筐,箩筐里面放着錾子、小锤、风箱和几双备用的草鞋;而担子的另一头,是被子、衣物、饭盒、粮食,再加上身上背着一个包包,包里放着几个烤熟的麦面粑粑,这就是他路上所要吃的干粮!如果走累了,他们就在山间的小溪边生一堆火,然后用饭盒做上一盒没有油盐的白米饭。

一同外出走四方的,还有3个或者5个年纪相仿的伙伴,他们结伴而行。走过了一座又一座的山,当他们来到了一个在夕阳下飘着炊烟的小村庄时,师傅便会在村口放下担子,和伙伴们开始了宣传活动。他们挨家挨户地敲开了这些外乡人的大门,与家里走出的满脸皱纹的老人,或者和刚刚忙完一天洗掉身上泥土的年轻人说:“我们是从鹤庆新华村来的小炉匠,我们可以帮你们修补锅碗瓢盆,我们还会把铜、银子打成你想要的首饰。这几天我们都会在村里,如果有需要,你们可以到村头的那棵大树下来找我们。”而随之而来的是主人家身后的大黄狗不友好地朝着他们狂吠,但他们还需要耐心地说服村里的一家人,给他们一个可以摆下铺盖行李的地方。在接下来几天,劳累后,他和师傅、伙伴就可以挤到一张床上。



来找师傅做活计的人有时多,有时少。在忙的时候,他就跟着师傅,帮村里人修补那些出现破洞的锅、瓢或者盆。在有空的时候,师傅就会拿出一坨核桃大的银子对他们说:“你们把这块银子打成一块银片,要打到处处的厚度都一个样子。然后,在上面画上花纹,用錾子雕出花来。”在一遍完成后,师傅又让他们把银子熔成银水,铸成银条,再重复雕刻、熔化。渐渐地,他们就已经能熟练地把錾子当成画笔,师傅也开始放心地让他帮人做出各式的首饰。



当到了一年的农忙时候,他们和师傅就会回到家乡,一起帮村里务农。但没过多久,他们又得离开家乡,去做银器的活。而此时,已经学有所成的他们,就不再跟着师傅,而是成了一位师傅!他们会带着徒弟走上当年自己走过的路,并将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一代代向下传承。人多地少的生存环境,以及古老的“灾荒3年饿不死手艺人”的信仰,成为了他们坚守这份艰苦职业的最大动力。在这种信仰下,他们越行越远,把脚印烙在了大理、丽江、保山、楚雄、腾冲,甚至是更远的西双版纳、文山、贵州西藏,甘肃,四川或者是缅甸……。就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


    关注 银壶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