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云龙瞎折腾 | 赵小刚在路上系列:骑行采访手记(15)

 

上期回顾

扫描二维码即可



杨木川的土城子,一九七零年在我十岁的时候,跟当了“五七战士”的父母下放在这里,之后近五年的时间,我在土城子小学和玄羊砬子中学读书,我对这里的山山水水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从来都把这里当做我的故乡。

这次,我又把土城子作我在宽甸骑行采访的最后一站,也是有心为之——回家了,可以懒,而且怎么懒都行,睁眼酒肉香,躺下热炕头,我要好好歇一歇。

昨天,我从毛甸子骑到杨木川,眼见已到傍晚,先住下。挨着镇政府院门口有一家旅店,楼下卖日杂,楼上住人。本来打算住一晚上的,因为采访的事多住了一晚。白天抽着空,就在镇子里转,甚至跟街角卖猪肉的村民唠了半天。

去土城子这天,天气非常好,我的心情就跟这天气一样。记得三十年前,我家在土城子时的一个邻居,是个下放户,有一天,他在丹东的两个朋友骑着自行车跑来看他,在当年,这是个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那时我就在想,会不会有一天,我也骑着自行车,要么从丹东骑到土城子,要么从土城子骑到丹东。今天,依我已经骑行并将要骑行的路途来看,当年的想法算个什么事儿啊。



对杨木川的土城子太熟,熟到从一组到九组,谁家我都可以进去好吃好喝。也难怪,从一九七四年的夏天搬回城里,近三十年间,每一年我都回去三四趟,甚至连续十个春节都在那过的。这次,除了骑一辆自行车,跟之前的回来没什么两样。只是,这次是工作,是一次采访,我要采的那个人,叫于云龙。

在土城子,于云龙算是个名人。他出名出在十年前,被当作全村全镇的产业项目开发带头人,报纸还登过他。如今,于云龙出名还出在他的开发上——十年来,他一无所获,“开发”一个赔一个,原本想靠项目发家致富,到头来落了一屁股饥荒。



于云龙今年五十岁,上过初中,当过兵,属于那种有头脑、敢干事的人。九十年代初,于云龙就已经不满足在好好的地里光种苞米,他要在山上、水上、自家的地里“全面开花”,何况,镇里头也想要立个典型,还给了热血沸腾的于云龙贷款支持。

说干就干,于云龙先养鸡,可鸡崽儿的翅膀还没长全乎呢,一个个就瘟死了;再养鸭,两百只鸭雏不到二十天又“瘟”了个精光;养种兔,卖不出去,大都成了他的下酒菜;于云龙又扣大棚,四年中,大棚里种什么瞎什么;他还在自家的院子里挖大坑,圈养林蛙,还是没成。

历数于云龙的创业史,就是一个瞎折腾。有人说于云龙输在技术上。的确,于云龙干的养殖和种植,无一例外都套用的传统做法,没什么技术含量;有人说他输在规模上。所谓产业,打眼看就是一种规模。于云龙小打小闹,不成气候,一个人瞎忙活,即使他干成了,商品量在哪?市场在哪?还有人说他输在观念上。有村民讲,还没怎么地呢,于云龙做的那些事儿都鬼鬼祟祟的,谁问他也不讲,生怕别人学了去,“有时候半夜三更还在大棚里鼓捣,就跟特务似的!”



在于云龙家里坐了半天,快中午,于云龙才进屋。他家今年在地里栽了六亩的大叶桑,想放点家蚕,于云龙上午在地里忙活这事儿。能行么?对我的疑问,于云龙回答得不如以前有底气,他说,行不行总得试试啊,要不干什么呢?

挨着于家的东房山头,就是他的大棚。我进去看了看,不过是用木头杆子搭起的一个不足百平米的架子,再蒙块塑料薄膜。经过一个秋冬,薄膜已经千疮百孔,大棚里枯枝败叶,没有一点生机。吃饭的时候,于云龙说起了他的不甘心,他说他找到了让大棚里长的的东西跟别人不一样的法宝——河泥!我要种纯天然有机蔬菜,他说。

于云龙说的河泥来自蒲石河。蒲石河是宽甸的一条大河,流经这里。好多年前附近建了个发电用的水坝,蒲石河水流放缓,岸边积下了厚厚的淤泥。于云龙说,这些泥那个黑啊,还臭烘烘的,这不就是现成的肥料吗?“等过了今年的雨季”,于云龙说出了他的计划:“我要把大棚地里的土挖地三尺全部换上河泥,到时候你就来吃用河泥栽出来的洋柿子吧!”

从玄羊砬子过到土城子,要经过一道小岭一道河,岭倒是好走,河需要摆渡。这样,我便不能留宿在土城子,趁有人划船,早点回去。这条河就是蒲石河。船到河心,向上游看,左岸山势很陡,郁郁的满是树;右边水岸处就是庄稼地,能看见往地里送粪的牛车和打茬子的农民。我在想,或许这个秋天,这里就会有于云龙挑担子的身影,虽然又是一场折腾,但是很无奈,很悲怆。

 

二零零二年四月十八日于玄羊砬子



赵小刚

生于1960年,辽宁丹东人,大叔级写字爱好者。拥有一颗全丹东最脆弱的玻璃心。他坚信,柔软是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
往期回顾
(后台回复关键词查看更多)
✎赵小刚✎孙青瑜✎苗苗✎莫青虹✎李燕子
✎寒凝✎老李飞刀✎颖果✎小西哥✎雪茜
✎悦享诗会✎原创投稿✎悦享电台✎会员
投稿请加微信:948413876


    关注 悦享读友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