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育弱在哪里——思维方式的胜利(上)

 

我很早就想谈谈中美教育PK了,但一直没下笔。不是没的可写,而是我们输的太惨。终究还是写下了这篇,因为只有面对...




我很早就想谈谈中美教育PK了,但一直没下笔。

不是没的可写,而是我们输的太惨。

终究还是写下了这篇,因为只有面对事实,才能做出改变。

作为一个中国的学生,我曾问过自己,问过父母,问过老师,问过同学:中国的基础教育被誉为世界上最严格也最好的基础教育,可我们学了这么多东西,其中一半以上我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是为了什么?




我给出的回答是:学习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换言之,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里,我们一直在锻炼两样东西,即学习能力和坚持学习的意志。

据不完全统计,科学类学科的内容每两年更新50%,也就是说,当一个学生大学毕业后,他在大一所学的内容已经完全过时了。假如一个人在00年bp机产业处于最顶峰的时候选择学习bp机修理专业,等他04年毕业,传呼机都几乎完全退出市场了。

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紧跟时代,才能活得精彩。
学校的教育总是比时代慢上一两拍,但它却锻炼了你学习的能力。

中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没错,但毫不夸张地说,和美国相比,我们应试教育的过程,是一场血与火的试炼。每一个通过甚至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无疑都拥有着极强的学习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他们都是中国式的精英。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教育的方式,似乎没什么不妥。
以中式思维去看中国教育,自然看不出来什么问题。
我们需要换一种角度 ,从教育的成果来审视教育的过程。


经过16年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的教育,我们所得到的这些高级人才,大部分具有以下特质:

较强或很强的学习能力:能相对迅速地掌握一门新技能;较强或很强的意志:对重复枯燥的工作有很强的忍耐力;投机心理:希望从社会受益却从不思考作出回报;较少或几乎没有创造力;以及持续地抱怨但从不思考如何改变现状;

于是我们得到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和一群永远不满意的网民

所以,中国的教育好像又有什么不妥。
事实上,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这一切都要归咎于思维方式的失败。
在深入展开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美国的教育。

中国的主流媒体不知出于何种目的,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宣传美国的基础教育有多轻松。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美高,我看到有人一天打7个小时的Xbox,也看到有人几乎学完了微积分。因此,对于那些自制力不够的学生来说,美国教育的确可以很轻松,当然他们也要为这样的轻松付出代价。

说到根上,美国教育只比中国教育多出来了三个字:选择权

但这背后,是思维方式,经济情况和人口结构的不同所带来的巨大差距。
图片均来自网络
----------开学的分割线----------
 在美国浪了一假期后,终于不可避免地开学了
以后保持每周一到两更吧,内容不固定


    关注 yanzcc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