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印象】“把儿煤”忆旧

 

作者:王十梅李逢春来盛富  自清代康熙年间,我省大通的良教、元树等地就出现了小型手工采煤...



作者:王十梅 李逢春 来盛富



自清代康熙年间,我省大通的良教、元树等地就出现了小型手工采煤矿场,之后老西宁人便改变了昔日用柴草生火取暖的历史,逐渐使用煤炭,将其作为日常生活的燃料。由此老西宁城就成为了煤矿矿主推销煤炭的市场,供需双方所产生的市场效应也给产煤区的农民带来了从事副业的机遇。许多人利用农闲时间,驾马车(俗称大车),往返于西宁城与大通煤矿之间,做起了贩运煤炭的生意。



过去从桥头镇赶着马车走到西宁城仅单程就需要两天的时间,中途必须得住一宿,因此北川大路沿途陆续出现了车马店。“卖煤娃”们如果早晨出发得早,一口气可以从桥头赶到二十里铺或石头磊村的车马店歇脚;如果出车晚了,那就只好在后子河、孙家寨歇脚了,这样第二天就得赶长路了。当年的“卖煤娃”是最能吃苦的,许多人为了减少开支降低成本,除冬天之外,在贩煤途中从来不住车马店,他们走到天黑,便在马路旁或河滩地停车卸下马背上的车辕,在大车两个轮子之间的地面上铺块毛毡,裹了羊皮袄休息,第二天接着赶路。





到了西宁城里,“卖煤娃”们牵着马车走街串巷,并不停地吆喝着:“煤渣——把儿煤!煤渣——把儿煤”。马车上装载着三类煤,即煤渣、把耳煤和煤末。大通煤又促使老西宁的居民们陆续用上了风箱泥炉灶,这种炉灶的炉膛小,火力集中而且省煤,炉膛底部有一通风口与风箱连接。做饭时烧火者右手推拉风箱,左手用小铁铲不断往炉膛里添煤渣,风箱里的风穿过炉梯缝隙将火焰直接吹到锅底上,几分钟时间锅就烧热了,主人家无论炒菜还是煮面,速度快了时间省了。于是煤渣的生意一路看好,一年四季畅销。


把耳煤和煤末的生意旺季在冬天。所谓“把儿煤”,就是人的手能一把攥住的小块煤疙瘩,跟人的耳朵大小差不多。冬季到来时,每家都备有少量“把耳煤”,在炒菜做饭和蒸馒头时,往炉膛里添上几块“煤疙瘩”,顿时火焰升高,火力增强,可谓“好钢用在了刀刃上”。过去人们使用火盆取暖,白天在火盆里立一单耳砂罐,并紧贴砂罐立三块煤砖,煤砖中间夹几块把耳煤,盆火很快就着旺了,砂罐里面的茶水滚起来了,屋子里也暖和了。煤末是老西宁人专门用来烧火炕的,每到冬天,家里的主人便卷起炕上的毡褥,揭开炕板,移出一部分炕灰,在剩余的炕灰里刨个坑将煤末倒进炕灰坑中,然后将事先燃着的“把儿煤”放在煤末上面,再刨些炕灰将煤末盖住,搭好炕板铺上毡褥,让炕里的煤在缺氧状态下缓慢燃烧。这样用煤末煨一次炕,就可以享受半个月的热炕。





随着进出西宁城的马车日渐增多,小西门外莫家路、大西门外纸坊街和小南门外增开了许多车马店及铁匠铺。住店的多了,店家生意兴隆。驾车的骡马经常在马路上行走,马掌的磨损率高了,于是不断有车夫牵着马到铁匠铺前钉换新马掌;居民烧煤离不开专用工具,因而前来购买小铁铲、火夹子、火筷子的市民更是络绎不绝。这让铁匠铺的炉火越烧越旺,生意红红火火。

随着与煤炭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工匠、小贩日渐增多,城里城外的街面上又出现了不少经济实惠的面食饭馆,譬如至今享誉西宁的北川后子河炒面片、羊杂碎铺就是由当年的马车夫们“吃”出来的。

老东关推荐



精彩文章回顾HIGHLIGHTS



1、手擀面条 母亲的爱

2、『热(日哎)冬果 冬日里温暖的记忆』

3、浪河滩系列之 瓦窑沟老同学群群科揪面片
老东关在这里等着你的加入


    关注 老东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