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接受现实,心灵的包袱才会变轻

 

有一次到餐厅吃饭,打工的服务生送错了菜。我们要求换菜,这时年轻的男服务生说:“请稍等一下。”回头去问厨房,对...



有一次到餐厅吃饭,打工的服务生送错了菜。我们要求换菜,这时年轻的男服务生说:“请稍等一下。”回头去问厨房,对我们说:“你们点的菜卖光了。”没法子,只好点别的菜。

问他:“大概要等多久?”他又回厨房去问,答复:“大概十五分钟。”同行的朋友焦躁起来,“去把你们店长叫来!”然后,“你们送错了菜,难道连最基本的道歉都没有?没有的东西就不要放在菜单上啊!还要我们再等那么久!”狠狠发了一顿牢骚。

这么说,对朋友有些不好意思。可是,我一点也不会感觉失望或焦躁。

为什么?因为这种情形在国外的餐厅层出不穷,“打工的服务生难免出错。”“每家餐厅都有可能已经卖光某道菜,或者要等很久才出菜。”我原本就不抱任何期待;反倒是如果店长请喝饮料的话,还会感动个老半天呢。

朋友以自己的经验为服务质量的基准,因此期待值很高。

在日本,公交车若迟到五分钟,你就会觉得“好慢”!可是在国外就算迟到十几、二十分钟,你也认为“这很正常”。这是期待值不同的缘故。

不过,其实我以前也曾经有过生气焦躁的经验。在工作上,对属下大发脾气:“怎么连这么一点小事都做不好!”对公司则气恼:“为什么不重视员工?”不好意思的是,就连跟男朋友也常说:“为什么不能为我着想?”不知吵过多少次架。

那是因为有“想要……”的期望,就会产生“为什么不能给我……”的愤怒。可是强行把别人套入自己的价值观框架,稍不如意,立刻勃然大怒,这种做法一点也不成熟。

只要对别人有所期待,你就会陷入“现实”与“期待”的落差,受焦躁不安的情绪所苦;而且不管哪一种情绪,都只会消耗你的能量。价值观的框架就算不是沉重的负担,也是心灵的包袱,使人活得辛苦。

为了自己,更应清楚了解“别人不照你的想法做事,是很正常的”。而且世间就是因为自己和别人各有千秋,才格外有趣。只有单纯的“接受现实”,心灵的包袱才会变轻。

自己的“期待”,要从“现实面”加以考虑,才是真的期待。不要企图改变别人,而是改变自己。

也就是说,对别人不抱任何期待,而是期待自己的心变柔软。


    关注 家庭真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