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陵水】《海上“双女石”》

 

唐朝诗人蔡群在描述“双女石”时有诗云:“万顷遥看双峙联,分形巧似列婵娟。只今相对忘言处,云水苍茫思邈然”。“...





唐朝诗人蔡群在描述“双女石”时有诗云:“万顷遥看双峙联,分形巧似列婵娟。只今相对忘言处,云水苍茫思邈然”。

“双帆石”是由两块又高又大的石头相峙耸立在碧波万顷的南海的东南方海面上,距陆地约30多海里,也有人叫“双女石”,但我们一般都叫“双帆石”,而现在更多的人都叫它为“双女石”或“双仙石”。

关于“双帆石”或“双女石”的传说,民间有好几个版本。最浪漫而又神奇的传说是,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两位美丽窈窕的仙女,因久慕人间拥有不可估量的海水。一天,姐妹俩便瞒着王母娘娘偷偷降凡人间,在今“双帆石”的海区洗澡。当她俩脱光了衣服正在踏波嬉戏时,突见前方飘来一叶扁舟,船上也正好有两位血气方刚的青年渔夫。他们全裸着身子,在这八只眼睛刚一面面相觑时,彼此都发现了对方的秘密,他们赶紧低下头,那两位男人马上用双手遮住自己的羞处。而那两位仙女因为上下身都有不能暴露于他人面前的隐私,只好一只手掩胸部,一只手挡胯部。一仙女略有气愤地责问,“光天化日你们怎么不穿衣服,羞死人。”一男人作答,我兄弟在海上捕鱼,因遇台风坠海被鲨鱼追袭,我俩急中生智赶紧脱掉裤子扔给了鲨鱼,才幸免一死。另一男人反问仙女,大白天,你们也不穿衣服就下海,也不怕别人瞧见?一仙女对答:“我俩降凡人间看到海水如此清澈,怕衣服上的尘埃玷污大海。”

仙女与渔夫彼此都被对方的答话所感动,并且一方是情窦初开的少女,一方又是欲食禁果的青年,烈火干柴,一触就燃,倾刻间彼此便产生了感情。两对原是在海上邂逅的男女这时已成了海誓山盟的恋人,举案齐眉,开始计划起在海上筹建家园生儿育女之事。良久时间,王母娘娘找遍了天庭每一个角落,尚未发现两仙女踪迹,便令巡天公曹下凡人间寻觅,发现两仙女正与两凡人交臂在大海上游弋。尽管巡天公曹好说歹说,两仙女还是不愿上天,执意要与两渔夫结为伉俪,无奈,巡天公曹只好返回禀告王母娘娘,王母娘娘本知两女有犟劲不可挽救,只得忍痛割爱派下雷公与电母决心把掌上明珠炸毁。两仙女也知这场婚配难逃劫难,便赶紧催两渔夫上岸。这时,只听见一阵雷鸣电闪,两仙女便在霹雳一声中化作两墩礁石,为日后两渔夫及众多渔民作航标。“双女石”也因此而得名。

“双女石”既是天上两位向往人间爱情,性格刚毅的仙女,自然也会在她们的化身上表现出来。作为爱情的见证,一像晨曦中报晓的雄鸡,引吭高歌;一似晚霞中戏水的仙鹿,含情脉脉。作为刚毅的象征,一若展翅腾飞的雄鹰,搏击苍穹;一如奋蹄狂奔的野马,气宇轩昂。

“双女石”形成于何时,已无法考证。但作为一座永不消失的航标,它功不可没。据这里的老人说,他们在海上捕鱼,就是靠“双帆石”来辨认渔区的。春季,他们在“双女石”的东边捕鱼,夏季则在西边,秋季和冬季则分别在南边和北边。这是因为潮水是由季节来定向的,什么季节的潮水往什么方向涌动是有规律的。他们是小渔船作业,只能顺潮而作,不能逆水而行。每天早上七、八点左右,捕鱼入仓后,十几个大人便扛着一张数百平方米的渔网在“双女石”上晒干,那时成群结队的海鸥还有其他叫不出名字的海鸟便蜂拥地从周边的海域飞来,在网上啄食收拾不完的小鱼。鸟儿头上、身上、翅膀上、脖子上不同色彩的羽毛搭配得最适合自己穿戴的“时装”。在灿烂的朝阳下,那些绛紫的、火红的、嫩黄的、靛青的、黝黑的,还有棕色的、灰色的、白色的交相辉映,斑斓夺目,使人看了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有时飞来的鸟儿太多,夹在网上的小鱼不能填饱肚子,便吱吱喳喳地在大人们的跟前飞来飞去叫着跳着,似是在向人们乞食。每每遇到这种情况,“网头”(召集人)便转回船仓把一两篓小鱼提上来撒在石上让鸟儿吃,它们吃饱了,三三两两的鸟儿从这个人肩上跳到那个人膀上,跳来跳去,似乎是在感谢人们给它们的一顿饱餐。而这些精灵的小家伙们也把粪便一点一滴地撒在石头上,堆积成了一个个小土包,让渔夫们运回去肥沃庄稼。

乾隆年间,作为陵水八景的“双女拱峙”。曾有十几位诗人(知县)为其作诗。一是卫晞骏诗:“东山有孝女,属水为逆流。亦粤曹孝娥,赴海随瓜浮。双石岂其化,望洋洋欲收”。二是杜毓凤诗:“慨有屿名双女,临流堵大洋。开眸沧海噬,回首白云乡。裸帝悲梧野,依兄亿岭旁。何时来绝鸟,相对两茫茫。”三是王瑄诗:“远山双耸翠眉峰,见说当年事有踪。仙媛抛梭云髻敛,麻姑舒爪玉环松。对如织锦平回字,向若穿针丰绣龙。谩道日边非王垒,文君又与薛涛逢。”四是何璋珩诗:“同居性辟水村多,倡和临流鼓瑟歌。何日相离调庭宅,荆人犹自吊湘娥”。五是翟云魁诗:“淡烟漠漠锁双鬓,疑是仙踪化作山。可惜苍悟当日恨,末随潮水去仍远。”六是蔡群诗:“万顷遥看双峙联,分形巧似列婵娟。汉官邢尹娇联袂,湘浦英皇治并肩。千古应怜心是石,三生莫回嫁何年。只今相对忘言处,云水苍茫思邈然。”

遗憾的是今天却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到“双女石”诵出比先前更为脍灸人口的诗章来。

后台编辑:辰木轩
欢迎投稿!
投稿信箱:lingshuixwzx@126.com



    关注 珍珠海岸美丽陵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