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每一次遇见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

 

每一个遇到的人,每一本读过的书,都映照出自己。...



旧书重读,就像旧友重逢,欢欣雀跃 ,仿佛曾经那个鲜活的自己又活过来了。那种强烈的动机,完全是为了再一次看到过去的自己。.

朴山书院第22篇

配乐为BBC95版《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在彭伯里弹唱的~你可知道~费加罗的婚礼



第一次读《傲慢与偏见》,我十岁。

偶然看了40年代好莱坞版《傲慢与偏见》,幽默紧凑的情节一下子抓住我的心。那个年代的好莱坞制作都是一个套路,删繁就简,用最少的成本展现最多的场景。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颇感新奇。



十八世纪的英国淑女穿着《乱世佳人》中斯嘉丽那样的大蓬蓬裙,恍若一次时空倒错,我却认为非常和谐。电影很短,故事结束了。

我无比期待的去找了这本书来读。一读之下,大失所望,缓慢拖沓的情节,复杂的人物关系,充斥着各种冗长谈话的舞会、宴会,大段不知所云的书信。我把难认的字和所有的书信都跳过去,人物关系也没有搞太清楚,草草收场。


后来这本书却成为我反复看的一本书,和《红楼梦》比肩。在对爱情懵懂和向往的年纪,有空就拿出来翻两页,每一次打开都像是在延展好的丝绸上再多绣两朵花。

1995年BBC版《傲慢与偏见》 詹妮弗·艾莉饰伊丽莎白  科林·费斯饰达西先生
也许是收敛含蓄的英国式爱情,也许是仰慕达西先生的绅士风度,总之我不断的重读这个冗长的故事,不断体会爱情的深沉。真的深情,不在语言中,而在行动里。这是最真切的情感教育。

那一年,非典,学校停课封校。两个月。不上课,也不能出校门,无所事事,班里忽然多出好多对情侣。

我无所事事,开始学弹吉他,每天抱着吉他,守在墙根下等学姐教我指法。百无聊赖中,我又开始读《傲慢与偏见》,故事情节早已烂熟于心,曲折的情节发展我早已熟谙。

我第一次感觉达西先生从未有过的讨厌。他好像只是个摆设,高富帅的人设只是为了让伊丽莎白有个终身可依的人罢了。他为什么爱上伊丽莎白,从一开始就莫名其妙,后来却百折不挠,出现了各种阻碍都不曾放弃,这真是让人匪夷所思。达西先生高贵、英俊、富有,却好像不过是简奥斯丁的幻想而已。

他的内心到底如何,作者没有深入描写。伊丽莎白的心理变化如此细致,却没有写达西先生的内心,这真是小说的一大败笔。

我完全看不到达西先生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看不透,于是放下不再读了。


再一次开始读《傲慢与偏见》,心境和从前大不相同。我从葬礼上回来,感觉自己已经老了,虽然我刚过30岁,但是母亲56岁就离开人世。我和自己拧巴,我开始看佛经。我不能参透生死,也找不到任何能再见到亲人的途径。我想知道人活那么久究竟是为了什么。

一天,在湖边长凳上,我再一次翻开《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鲜活的站在我面前,她嘲讽的语言和眼神,像极了十岁时我读这本书时母亲看我的眼神。那时她说,你还太小,读不了这本书。

但是谁能确定几岁可以读,15岁,20岁,30岁?也许到了那个年龄却不想再去看这么大部头的小说了,譬如现在,让我重新去看这样长度的小说,我再也提不起兴致。

我不再去批判,也不去想谁是谁非,只是静静享受一场一场的舞会、一次一次的相遇、误会、分开、吸引、又误会、又吸引。。。静谧的下午,柔和阳光下,乡间别墅来了一位绅士,带着热烈的情感,却只是礼貌的问候家人,眼神中掩饰不住的爱慕。

我从白天读到日落。

伊丽莎白说,人生在世,要不是让人家开开玩笑,回头又取笑取笑别人,那还有什么意思?

确实。

有位女作家在很多个这样晴朗的日子,写了这个故事。我在读。

这样奇妙的感觉让我在故事里看到更多的自己。
-END-
重读是为了展现,多次阅读展现出一本书各个部分的不同脉络。可叹的是,文章的每一次展现,读者的皱纹就增加几分。每次阅读都带着强烈的个人情感,每一次和主人公的相遇,都预示着下一次见面就在眼前。

——新晴


    关注 朴山书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