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梁 sir一起看电影:《傲慢与偏见》 活动回顾

 

面对世俗的滔滔风尘,我们有没有我们自己的傲慢?有没有我们自己的偏见?...









梁永安,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面对世俗的滔滔风尘,

我们有没有我们自己的傲慢?

有没有我们自己的偏见?

请把它培养出来,

这样你才能遇到你应该爱的人。

【活动回顾】
2018年4月20日晚,特邀嘉宾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梁永安教授在志达书店和文学爱好者们共品《傲慢与偏见》。对于女性和人性的命题,梁老师总是能发出引人深思的观点。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回顾4月20日,重新去剖析达西与伊丽莎白的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不仅是英国文苑的奇葩,也是世界文库的珍品,被英国著名小说家和戏剧家毛姆列为世界十大小说经典名著之一,在世界文学史上乃至文化进程里,都是特别重要的一个作品。

这部作品中描写的乡村庄园生活的种种细节对我们更好地理解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的乡村生活与社会氛围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这部作品活生生地向我们现代人展示了18世纪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乡村生活和人们生活交往的形态。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活生生的看到那些舞会、音乐和马车行走,对于每个人物更是活生生的展示在眼前。

在那个以男性为主导的宏观价值体系里面,女性的存在以及女性的价值就被掩盖了,而这部作品从女性的角度在非常具体的微小的空间里挣扎,来追寻女性的价值。作品本对自由的渴望,对心灵的精神的渴望,还有强烈的一种新的萌芽的探索。
简奥斯丁
相关作品
  • 《理智与情感》1811
  • 《傲慢与偏见》1813
  • 《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
  • 《爱玛》1815
  • 《诺桑觉寺》1818
  • 《劝导》1818


简·奥斯丁的成长吸收了家庭里很多的人文养分,父亲在该地担任了四十多年的教区长,他是个学问渊博的牧师,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因此,奥斯丁虽然没有进过正规学校,但是由于家庭的优良条件和读书环境,她能看到世界的物理性、时代性、以及很多细节。面对世界她能首先体会到很真实的感觉,在第一个层面,她所触摸到的这个世界是可观测,可测量,可判断的。

简·奥斯丁的家庭的社会脉络是很开阔的。正如我们每个人处在不同的价值体系,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这个世界有两种对立的合理性,我们有不同的价值纬度。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形成的价值纬度,表明世界不只是存在绝对的二元对立,还有强大的价值置换问题。多元化的世界,一定的历史阶段下形成的价值纬度更自由更丰富,跟这个时代更有互动性。

每一个人,如果能把《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读好,明了作品牵涉的作家传记的背景,了解作家当时怎么生活的,才可以一步一步地去拓展作家背后与那个时代连贯的东西,才能体会到作品里强烈的历史内涵。
傲慢与偏见
我也说不准究竟是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 看见了你什么样的风姿, 听到了你什么样的谈吐,便是使得我开始爱上了你。那是在好久以前的事。 等我发觉我自己开始爱上你的时候,我已是走了一半路了。

——达西


 傲慢是对庸俗环境的隔离
 偏见是对自我尊严的死守
 傲慢是对感情的精神过滤
 偏见是对真挚的深切召唤


——“傲慢与偏见”的相反相成



达西的傲慢与科斯林的傲慢:

贵族社会有个特点就是它是有规则的,它必须保持标准和恒定性。所以当达西到了这么一个小镇,人生地不熟的时候,他要维护住自己的原有格局的话,他只有采用这种傲慢的方式使各种有利益要求的人无法靠近,也就是说达西的傲慢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结果。

而科里斯的傲慢是另外一种傲慢,是性别之间的傲慢。在那个制造安排的体系里,男性取得很大的优势,所以他面对女性的时候,实际上他内心里面是没有爱情的。他始终是爱自己的,始终的向心力都指向自己,爱情对他来说只是一种标准和程序,所以他不能理解爱情的美妙。

在工业革命的任何一个背景下,达西的内心深处他有一种新的对人的期待。这个期待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他非常期待看到一个跟别人不一样的人,那个人内心有自己的自由。他希望得到一种有力度的感情,这种感情,不是说是两个人一拍即合,也不是因为各种条件顺应就走到一起。对当时的达西来说,他看到乡村庄园里伊丽莎白母亲的粗鄙,所以他一定要设置一个非常清晰的界限,和外界的环境保持距离。

伊丽莎白的偏见

傲慢是切断复杂的除草机
偏见是打开未知的金钥匙




  • 伊丽莎白出身于书香之家,自己是喜欢阅读,而且内心很丰富,所以这样就建立起这一个人的一个基本的一个判断坐标。我们说判断一个人的时候,他爱什么人是个很好的判断,就是她自己对于这种生活的选择,是站在自己一无所有的背景之下,然后用偏见的方式来保持自己的尊严。
  • 在当时,整个社会处在一种扭曲的眼光里。爱情要克服这些东西,要打破这个东西,要走到一起是特别不易,也是特别重要的,同时这也是傲慢与偏见里他一定要表达出来的东西。



  • 《傲慢与偏见》这个原型套用到不同的社会里面,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现不同的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在这么复杂的环境里边有时候又是必须的,是她的一种坚守,是他一种跟那些杂物和庸俗隔开的一种,傲慢和偏见都是这样的一个方式。而且偏见也是争取自由和维护自身的独立性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手段。在这种对应性之下,她写出了一个复杂性,傲慢,有那么多邪恶的傲慢,乌糟糟的傲慢,但是达西的傲慢是那么美好。世界那么多偏见,但是伊丽莎白的偏见又极有她内心的含量,在我们今天来看,特别值得体会自己的生存状态。我们身上有了傲慢与偏见,你才能遇到你应该爱的人。
《傲慢与偏见》——全球化小说

伊丽莎白成长为一个独立而不势力的女性,你觉得是否和她原生家庭中父亲的开明教育是离不开的,否则我很难理解她那么年轻,那种高贵的品质从何而来?

是的,她的父亲确实是有奥斯汀自己父亲的影子在里面,因为她的父亲在牛津学习过,而且还做了一段时间的研究员,我们用好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的话,则既能含括原始,也能追溯大自然,也能理解历史的变化和整个社会,当所有东西并在一起的时候,就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知道一个人在现实的生活中摆脱太过狭小的目的,摆脱在爱情关系里面特别容易陷入其中的外部条件的堆砌,那个可能会变成一个负担。小说里面伊丽莎白的独立性当然和她的父亲有很大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时代社会中,两个不同阶层的人会有非常大的不同,底层的人有阶级感,他会看到不平等,独立的意识会特别强,但是上层的往下看的时候会看到合理性与分工,从“偏见”这个角度来看,要摆脱上层的那种阶级的内心深处的对立感你,要看到人类生活中感情的真挚与单纯,爱情的可能不仅出现在同一层,也有可能出现在不同的层次。达西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学会拒绝,所以“傲慢”就显得格外重要,给人的外观上就是伊丽莎白所看到的那样,这就又增加了一种不可能,所以从达西的角度看,在社会生活中他往下要破除这种合理性,破除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分工的合理性。所以这个部分他有很长的心路要走,所以这个小说写出来两方面的竖线,同时也写出了那个时代出现的两种内心感受,但是我觉得简·奥斯汀写的时候还是有些受限,小说的后三分之一还是用误会来推动,这个误会一旦解除,小说就变得有些勉强。
如何打破傲慢与偏见
  • 面对世俗的滔滔风尘,我们有没有我们自己的傲慢?
  • 有没有我们自己的偏见?把他培养出来。
  • 因为有这个傲慢偏见,你才能遇到你应该爱的人。
  • 但人生里面打破傲慢与偏见的方式是很多,你比如说电影《印度支那》就是在生命的生死关头,一下就会看到一个人,去除他的种族身份国籍身份,促成生命的忘我,两人互相之间能够达成,消融这个世界上的傲慢与偏见。
就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太急功近利了,我们把爱情强化到了一个非常非常极致的状态,追求这个情感里的爆炸性。在这个过程,所构成的那种爱情关系和生命关系,是快节奏的。但是在《傲慢与偏见》里,它不是这样的,那些温柔的细节、人和人之间非常自然的一种一点点的靠近、人在各种风俗习俗里边的一点点的转变......我们现在的爱情,没有细节,我们缺乏这种一点一滴的东西,感情里充斥的都是硬邦邦东西,所以我们今天要从《傲慢与偏见》里去仔细地体会它的价值。
相关阅读
  • 福克纳小说《纪念艾米丽的最后一朵玫瑰》
  • 辛格小说《市场街的斯宾诺莎》
  • 芥川龙之介小说《橘子》
  • 毛姆小说《面纱》
  • 麦卡勒斯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
— END —
长按添加“志达书店-活动”小助手
获取更多活动资讯


    关注 悦悦图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