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三十年

 

↑点击“不如读诗”,关注本公众号。今天是6月6日,明天就高考了。就聊下“诗歌鉴赏”题吧!“诗歌鉴赏”是高考语...

         ↑
点击“不如读诗”,关注本公众号。
今天是6月6日,明天就高考了。就聊下“诗歌鉴赏”题吧!“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试题的固定内容,其基本特点为题量不大、难度不小、分值挺高、期望值特低,简直成了考生们绕不开、躲不过的“绊脚石”。
其实,“诗歌鉴赏”出现在高考试题中,从新中国成立算起,宽泛来算也不过三十年时间。而且当年的考题现在看起来也不能叫“诗歌鉴赏”题,至多算诗歌题吧,不过究竟是从无到有嘛,“开疆拓土”之功还是要记上的!来看看当年(1986年)的题是个啥子样子的!

排列下边四句诗的顺序,把题前的字母填在方格里。(3分) (A)杨柳青青着地垂 (B)借问行人归不归 (C)杨花漫漫搅天飞 (D)柳条折尽花飞尽 ( )→( )→( )→( )

这是一道排序题,难度很小,现在的诗歌鉴赏题是万万不会这样出的。但作为“开一代先河”之作,还是要说一说的。

这道排序题怎么排?也是要考虑到知识点的。首先考查了“韵脚”。这首诗的韵脚分别是“垂”“归”“飞”“尽”,只有(D)句不押韵,因此确定(D)是第三句。其次要考虑平仄。(D)句的二、四、六字平仄是“平仄平”,与(A)(B)(C)句的相同部分分别比较,(A)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是“仄平仄”,(B)句是“仄平仄”,(C)句是“平仄平”,根据平仄可判定(C)句是第二句。(平仄通常包括:平仄相间、平仄相粘和平仄相对。平仄相间,主要指一句之内,七言第二、四、六个字平仄间隔变化;平仄相粘,是指第二句和第三句第二、四、六个字的平仄上下对应相同;平仄相对,是指一联之内的两句上下第二、四、六个字的平仄上下对应相反。)剩下收尾两句可通过看(A)句和(B)句内容即可判定。(A)句写景当为首句;(D)句抒情,自是末句了。 由此可知,答案即是(A)→(C)→(D)→(B)。说起来简单,思维的过程还是挺复杂的。

不知为何,第二年(1987年)又恢复到原来的状况,把诗歌鉴赏题取消了。好在隔年(1988年)又出现了,而且题型有了变化,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题目略过不表,但请记住选择题这种风靡多年的诗歌鉴赏题型,发端于1988。

又不知为何,第二年(1989年)又恢复到原来的状况,把诗歌鉴赏题取消了。好在隔年(1990年)又出现了,而且一口气出了两道诗歌鉴赏题,第一题有两问,分别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相关文学常识的掌握,要我说,这两问出得相当有水平,那叫一个鲜活,啧啧!第二题与之相比就有些相形见绌了。一口气考查了六首绝句,而且考查的内容仅仅和季节相关而已。只能说考这样的题,我是不明所以的。

更不知为何,第二年(1991年)和第三年(1992年)又恢复到原来的状况,把诗歌鉴赏题取消了。也许新生事物的出现总是有质疑、阻力相伴吧,只有证明了其存在的必要以及其强大的生命力之后,就再也没什么可以阻挡其前进的步伐了。于是隔年(1993年)诗歌鉴赏题又出现了,而且一直持续到2015年,再无间断。如果我说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有诗歌鉴赏题,你会不会说我泄题?
没有间断不代表没有变化。

首先考查的体裁范围更广。诗词曲都涵盖到了,而且1999年全国高考题还出现了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就告诉我们诗歌鉴赏不仅限于古代诗歌,现代诗歌也列入考查范围。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2000年全国高考、2001年春季北京高考、2001年全国高考等连续多次考查了现代诗歌,好在就此打住。现代诗歌形式更自由,内涵更开放,意象指代意更多样,解读也趋向个性化,实在不适合拿来考试,更别说高考了。但还是要表扬命题专家们的慎重,至少到2015年为止,还没考过当代诗歌,幸哉幸哉!

其次考查的知识点更全面。从诗歌中的词语、语言、技巧,到诗歌中的形象、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内涵,还有对作品以及作者的评价。要承认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第三不在贪多求全。基本上是围绕一首诗歌从多角度出题,而不是动不动四五首诗凑到一起“拉大旗,作虎皮”。这样出题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减少考生无谓的阅读时间,还便于“深耕细作”,也能更好考查考生的综合鉴赏能力。也有在以一首诗歌为主要考查主体的基础上,引入一首或两首诗做以比较阅读的,效果好不好很难说,要看具体试题方可判断。当然这种创新意识肯定是值得赞赏的!
到了2002年,一切都变了!请看: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不再选择,不再填空。实打实的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字,完全变成了一道主观题。(以前的题型,尤其是选择题,是不能算作“鉴赏”的,至多是选择哪个选项的“鉴赏”更恰当或更不恰当,根本不需要考试主观独立思考)当然2002年仅仅是试下水,所以,试题有两个特点,一是题量小,只设一道题;二是题目简单,就差直接给分了。可能当年考后反响不错,所以接下来连续两年(2003年、2004年的全国卷)基本沿用了2002年的题量和题型,甚至考查的考点都是重复的,基本上是大体雷同,了无新意。
由2004年始,越来越多的省加入自主命题的大军,当各省不再唯全国卷马首是瞻,诗歌鉴赏的题目也就更加形式多样,有点百花齐放的意思了。题量由一道主观题改为两道主观题,并一直延承下来(也有个别年份个别省份出现选择题及填空题,但未成主流);题目的难度也逐步加强了。可以说诗歌鉴赏题越来越有“鉴赏”的味道了。我个人认为诗歌鉴赏题是走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了。而且诗歌的选材也渐渐体现出了地方特色。考生阅读这样的诗歌定有亲近之感。试看此例:

(2006年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

⑴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⑵ 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这首诗作者是个广东人,当然广东考生未必知道(应该能猜得到),但一看题目就觉得挺温暖的!当然诗不错,题目出得也不错!有兴趣的同志可以尝试解下这两问。

《三国演义》告诉我们: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诗歌鉴赏”走过三十年,合了十几年,分了十几年,2016年又该“合”了。虽说“全国一张卷”只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已,但明天的考题会长成啥个样子,我已不抱什么期望。也许精彩,但绝不会再“纷呈”!


    关注 不如读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