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斗腰|台湾吃什么:R A W

 

全台最难定位餐厅,臭名昭著,没有之一。...





René Redzepi在NOMA获得全球最佳餐厅NO.1的致辞上说过这样一句话:Fuck the bowtie! NOMA的初衷,便是希望人们不用穿着正式服装拘谨地用餐,而是在一个轻松的场所,与他人共度一段好食光。

这几年餐饮界正火热的概念——Bistronomy的真意便是如此,bistro(小酒馆) + gastronomy(美食主义),风貌可以是潇洒的、慵懒的,餐点的精神却是往fine dining上靠拢的。现如今,这阵风已经刮到了台湾。



最早知道台湾的RAW餐厅是在Tumblr上看到他们的获奖室内设计照片,它被选入全球因设计而最值得访问的餐厅之一。后来慢慢了解到才开业一年的RAW,已然成为了台北最夯餐厅,更已拿下亚洲NO.46的成绩(2016亚洲餐厅五十佳)。



江振诚(左)与郝士盟集团的老板(右)
背后的人物是Chef André江振诚,第一位台湾籍米其林主厨,位列全球Chef Top 100之内,他在新加坡的Restaurant André今年拿下了亚洲NO.3的成绩。合作的团队是赫士盟餐饮集团(主要代理美国、日本高级餐厅在台湾及亚洲的运营,上海有他们代理的茹丝葵Ruth's Chris牛排馆),餐厅坐落于赫士盟大楼内,该座楼宇还藏有多家高水准的餐厅,比如日本请来的——龙吟。

RAW旨在利用本土食材,做出台湾味的现代料理,可以说是台湾的NOMA。仅提供套餐式消费,四季更换menu,春季菜单共8道,NT$1,850+10%服务费/人(令人乍舌的性价比!)。面包、酒水单点,更有丰富的cocktail供选择,十分适合朋友浅谈小聚。



menu列出了每道course所用食材的三个主要元素,请横向看。



第一道,概念源于台湾的“清粥小菜”,杯中装的是冰镇米汤,滋味清甜,盘中腌制的大头菜丝及底部三角块的大头菜间,选用了蟹肉泥作为链接,右下角是腐乳酱。关于这道菜的思考是,蟹肉泥破坏了整道菜清爽而直接的风格,何不直接选用腐乳酱作为链接?




第二道,生花菜碎粒覆盖在香煎的干贝上,带来脆与柔的对比,酱汁由日本柚子醋调制,酸中略带一丝甜,夹有些许洋葱丝。吃完有一种“啊……居然可以这样”的奇妙感,非常美妙。



第三道,灵感来自于台湾小吃“牛舌饼”。底部是酥脆的饼干,上覆焦糖化的洋葱、奶油酱汁、软嫩的牛舌及葱花,咸、香、酸、甜,层次丰富。



第四道,暖沙拉,基底选用青蒜油与微酸的酪奶(buttermilk),主要食材是西芹丝加苹果丝以及胭脂虾,虾肉熟度处理得当,左下角有一坨烟熏西芹根泥,味道很特别。搅拌后,青蒜油和酪奶的酱汁却没有达到提升其他食材的效果,包括苹果丝的酸度也没有被突出,略遗憾。



第五道,整套里我最喜欢的一道,共有16种蔬菜,各种颜色组成的这一盘特别美丽,蔬菜有生的、煎炒过的、打泥的,底部是青蒜油和芜菁冷汤(芜菁也就是大头菜),不同于上一道,底酱完全帮助提升了风味。吃完只能感叹,太好吃了!



第六道,借鉴法式Sole Meunière(蝶鱼排)做法,选用蝶鱼裙边,胶质丰富,口感Q润,另配酸豆醋汁、洋葱和宜兰三星葱。整套里最不喜欢这道,三星葱的风味毋庸置疑,但葱这样呈现根本切不断,醋汁带来的作用也相当不明显。





主菜是海陆风味的鸡肉料理,左边是一坨生蚝酱,用以提升鲜味,泡沫是菠菜汁打出来的,最右是培根炒高丽菜垛,高丽菜是台湾人的家常菜,他们的惯常做法就是用培根炒,中间的主角是红藜包裹的煎鸡肉,脆脆的红藜带有咖喱味,与最上层撒了咖喱粉的高丽菜薄片相应和。红藜是现今特别流行的一种高蛋白食材,鸡肉配菠菜似乎天经地义,但菠菜味并没有彰显出来。整体视觉相当漂亮,不过各种食材的堆砌实在无法令人感受到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



这道甜点由台湾客家的擂茶而来,底层是谷物,上覆麻吉味冰激凌和幸运草,撒上日本高野豆腐粉末,最后淋入擂茶。



饭后的mignardise,咖啡味的可丽露le canelé。

RAW在外的名声便是非常非常非常难定位,江振诚说他是故意的,他希望改变常态,让大家了解全球环境下的餐饮生态应当如何运作。毫无疑问,RAW的存在振奋了整个台湾餐饮界,带动了这座岛屿上现代料理的风潮。

江振诚的第一座餐厅开在新加坡,因他认为台湾当时还不具有fine dining的市场和消费习惯。的确,纵然外国人业已多如牛毛的上海,也还未能具备这样的格局。如其所言,他终于在合适的契机于自己的家乡成功打造了一个worldclass的餐厅,无论从整体环境、服务水平、餐点创意任何一点来说,这里都是你来台绝对值得一去的就餐场所。

餐点水平:★★★★

服务细节:★★★★☆

就餐环境:★★★★★


    关注 下龍灣的侯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