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姜齐之姜  霁月难逢·宣姜

 

春秋女子的爱恨情仇...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自姜太公封国建邦以来,齐国作为诸侯国富甲一方、佣兵数万,因国君姜姓,故又称为姜齐。

而齐国的诸位公主更是在列国中拥有赫赫之名。如《诗经》有言: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齐宣姜,应当是诸姜里最为命途多舛、辛酸凌乱的一位。

1

新台纳媳

齐僖公拥有两个俏丽多姿的女儿,姐姐是为宣姜,妹妹为文姜。恰逢卫国国公卫宣公为储君公子伋操持婚事,伋宽厚忠正、仪表不凡,齐僖公便将年少聘婷的宣姜嫁了过去。

然而,一切都在嫁娶途中陡生异变。

卫宣公此人年老好色,少廉寡耻,公子伋便是他与自己的庶母夷姜所生下的私生子。当他得知宣姜的倾城之姿时,便起了歹心。春秋时期诸侯间的婚姻嫁娶通常都要跋山涉水,卫宣公一来为了表示对齐国这个大国的尊重,二来又可以避开公子伋实施自己的计划,特意在黄河边修筑了一座行宫,命为“新台”,在此等候宣姜。果不其然,待到宣姜抵达新台之际,便是其悲惨命运的开始。

时人讽刺道: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鸿”指蛤蟆,“离”通“罹”,意为使之遭受苦难,“戚施”也意为蛤蟆。大致意思便是渔网用来捕鱼却跳进了一只蛤蟆,少女乞求佳婿却迎来了龌龊之人。

先秦女子本都有自己的名讳,齐国公主姜姓,具体名字史册并未有所记载,而宣姜嫁于卫宣公,故宣姜之“宣”由此得来。

2

由爱生恨
至新台纳媳后,卫宣公便常常行至新台同宣姜寻欢作乐,不久后,宣姜产下两子,名为公子寿公子朔。彼时宣姜不过碧玉年华,所遇所感史书未有记录,但可以想象,本是金玉质却终陷污泥,想必多有委屈愤恨与不甘。

传言某一日宣姜去看望夷姜,终于见到了本该是自己夫君的公子伋,然伋纯孝,纵使宣姜有再多的渴望与期待,终将是南柯一梦空赴黄粱。

或许是由爱生恨?亦或是为了给自己和儿子谋划一个更好的未来?宣姜常与幼子朔在卫宣公面前诽谤污蔑公子伋,卫宣公大怒,狠狠训斥公子伋的母亲夷姜疏于管教,夷姜本在宣姜到来之后便已失宠,如今遭此境遇,便自缢身亡了。然后,卫宣公便谋划了一个计策想除掉自己的世子公子伋。

宣姜与公子朔构急子。公使诸齐,使盗待诸莘,将杀之。——《左传·桓公·桓公十六年》

3

二子乘舟

彼时齐国邀约卫国一同伐纪,卫宣公借此命伋出使齐国商议此事,令其以手中的白旄作为信物,并在其必经之路莘野埋伏伪装成盗贼的刺客。

宣姜的长子寿却是一个仁慈善良的人,他一向与自己的大哥公子伋交好,最后竟得知了此事。寿立马追上了大哥伋,苦苦劝说,而伋只一句“逆父命求生,不可。”,不听劝阻,仍然启程上路。寿无奈而归。

可是事情远不止如此,寿虽不是伋的亲子,却像极了伋。他又一次赶来,声称要为自己的大哥践行,两人在小舟上饮酒作别,途中,寿灌醉了伋,盗其白旄,先行一步到达莘野。刺客见前人手持白旄,便以为是公子伋,立即斩下其头颅,偃旄而归。

伋酒醒,未曾发现寿的身影,便料到了事情的发展,急忙赶路,正巧碰上了归途的刺客,伋见刺客手中匣盛放的便是寿的头颅,痛呼:“天乎冤哉!”,并坦言自己才是真正的公子伋,愿令其取己头颅以赎误杀之罪。刺客斩下伋的头颅,真正复命而归。

公子寿真正宽厚无量,本来公子伋一死,自己是最有可能登上王位的人;公子伋被喻为天下第一剑客,明知死路却一意孤行,是个典型的春秋君子。两者的情谊未免让人唏嘘不已。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国风·邶风·二子乘舟》

4

终局

十九年,卫宣公卒,公子朔即位,是为卫惠公。《左传》记载,卫惠公为了自己的政治需求,同意了齐襄公(宣姜的弟弟)的建议,答应将自己的母亲宣姜嫁给公子伋的同母弟弟公子顽。宣姜再嫁于公子顽后,随即生下了五个孩子。

《列女传》评价宣姜:
“五世不宁,乱由姜起。”

宣姜,本是高贵的齐国公主,却遭遇了被公公强占、错过了本应美满的姻缘、到头来又嫁给本该是自己的小叔子名义上又是自己儿子的顽。乱世中女人的命运犹如草芥,纵使公主也无可奈何,而后世的评价却始终脱不了“淫”之一字,或许到了今天,我们才能以不同的眼光审视这个身不由己的可怜女子。

本文参考资料:

《左传》、《诗经》、《东周列国志》、网上分析


    关注 haidaxuezi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