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艺术毕业季产学对接研讨会”——持续报道之六

 

2016北京艺术毕业季研讨会于6月17日正式召开。以产学对接为核心主题,就各大院校艺术毕业生就业、择业、创业...





2016北京艺术毕业季研讨会于6月17日正式召开。以产学对接为核心主题,就各大院校艺术毕业生就业、择业、创业为中心与北京20所高校代表以及各大文化产业园区,企业以及风险投资领域的代表,进行了深入的意见互换与讨论。

本期艺典典为您呈现最后
一部分嘉宾发表的观点与看法


嘉宾观点





北京电影学院学生会处长——王煜华议题   学生应该更早的和市场连接适应社会

首先我先来讲一下,北京电影学院学生创业的现状,我认为学生应该尽早的和市场连接,适应社会。

第一,作为我们校方来讲,学生处所做的工作特别多,而在学生处之下的就业指导中心,在近年都加了一个名词,变成创业就业指导中心,甚至直接成为创业指导中心。

首先在我们学院所做的就是进行一些活动计划扶持,例如青年导演扶持计划,创意短片的扶持基金等等。

第二就是各种各样的创业大赛,我想在这方面是可以和企业对接的地方。比如我们已经连续两年的中创杯创业大赛,我们希望在以后能有更多的支持,能够跟企业有更多的合作。

第三就是孵化器,其实现在电影的衍生品和艺术设计的市场有很多接近的地方。而在大学中大部分是校园文化的文化衍生品比较多,大学社团中有许多社团进行电影的衍生品制作,而且做得非常不错。因此在这方面,我想还有很大的发展。

因此我觉得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还是相当不错的。对我们学校来讲,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出来之后到了剧组就是创业,对于一个片子来讲就是创业,这几年,我们也做了一个课题市级课题,叫艺术生的创业典型案例,我们也出了书叫《花开荆棘》里面收集了26个成功案例。这是一个持续的课题,一直在做。今年的课题是国家级课题,叫艺术生创业的指导课程建设。

下面我来说一下我们学生在做什么,第一,上剧组。叫做独立摄影师,独立录音师等。还有一出来就是创业的身份。这几年我们学生创业的方方面面,比如说有专门做动画片的,专门做游戏的还有专门做电影后期的,做电影后期的成功率非常高的。

我们需要这样的人,整个市场需要这样年轻较为廉价的劳动力和年轻人的智慧。还有做航拍和水下摄影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特色。所有创业学生最终的愿望就是:我要做电影。

最后,对于大学生创业的需求是什么?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和产业对接的,包括资金的。我们创业需求第一就是场地需求,对于有些学生来说这是一笔很大的开支。第二个需求就是资金需求,但是资金需求对我们学生来讲还是比较困难的。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家居产品系 系主任——高扬 议题   不能光是仰望星空,设计需要脚踏实地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够参与这样一个跨界的交流。我们这个专业,很多产品是从西方拿过来的,当时是因为没有西方的技术的,没有西方的软件硬件的条件。

我们有可能不是纯技术性思考,我们需要有人文关怀。说的不好听的一点就是美院有可能做的就是仰望星空的事儿,而脚踏实地肯定就是有培养这方面的院校去做。不管怎么样,我们在这个理想之上,但是设计并不是空谈的,我们要把设计落地。

所以北京大多数企业或者品牌企业我们都有了解,我们要了解到底需要什么,或者了解在培养中到底缺什么?就这样的做了几年之后,慢慢被人们认可。我们只做我们教育本体的工作。我觉得教育主要是用人,我们能把我们的人递交给社会就够了。

大家都想快速的对接和呈现出结果来,但是对于设计一个产品来讲,一定是需要周期需要时间的,需要孵化需要成长的,一定是需要这个过程。

传统制造业或者传统设计行业,对于基金来讲或者投资来讲一般好像离得比较远。目前在北京有很多的工厂外迁,这对我们的发展来说就是很困难的,只是谈金融货币的投入,那我们用的东西哪里来?我想从企业及基金或者行业资本这边,我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来和我们学院对接和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陈畏议题   对于传统艺术方面进行产学对接需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感谢能参与此次研讨会,我听了刚才各位老师和专家的发言有一些感想,通过这些对我们议题中艺术产业以及产学对接这方面有一些感想。

我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例,有很多不同的特点,一个是注重传统艺术教育方面,另一个是师范类院校自身的特色,这两个因素决定着我们更加关注,除了新兴的专业和实用化的专业之外,传统类艺术教育培育出的学生能不能做到与产业的对接,有没有资本对接的可能性。

我们的传统教育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绘画,另一个是美术教育,其中从最有特色的美术教育来讲,实际上来看从就业分配方面的形式相对比较乐观。一直到目前为止,毕业生的分配,尤其是北京籍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就业,所以并没有特别多的创业的需求,当然不排除部分同学拥有创业的需求,而这种创业形式也是一种比较低质量化的,比如考前辅导班,网店等等。

这种创业我个人觉得不太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能不能有更高质量的更成熟化的,能够对学生的发展更有推动力的创业形式,这方面可能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和考虑的事情。

在推动这方面工作上,光靠学校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因为传统教育里面的很多因素是一种限制,在面对改革,转型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上都需要时间以及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只能是一些参与性的培养。

所以如果有一个比较好的平台,能让传统教育下的毕业生在这个平台上能够独立的走上发展的道路,我认为这不仅是我们学校要做的,也是资本方需要考虑的,能给我们帮助的地方。所以也应该考虑一下除设计类之外的其他传统专业在毕业之后所面临的产学对接问题。



尚8创意产业园区 创意总监——朱毅

议题   在产学对接中企业与学校需要在观念上进行哪些改进及企业能够提供哪些资源

我觉得我们现在关注的点是对接,而在这次研讨会中我也看到学校的参与方显得比企业方更加积极。因此在这种对接上依旧存在着问题,企业关注的是接触性的对接,在接触之后才会决定是否有意向去做。

同时在谈论方面,更应该明确院校和企业能够提供的内容以及需求内容,然后再进行对接。

而对于产学对接这一过程,我认为企业应该走进去,而学校应该走出来。比如毕业展览,在学校展出后是否可以集体到校外展出,进行商业展览。

而在学生方面,毕业生所缺少的是市场行为和商业行为,因为我也是研究生毕业出身,因此感受的更多,也受到过很多的挫折。所以学生对于这种设计管理缺乏概念,不知道如何去进行一些商业性的行为。而企业需要的是标准化和定制化,需要了解各方的需求。

我作为尚8创意产业园区的创意总监,我们园区入驻有1千家企业和16个园区。而这一千家企业中大公司占30%,影视公司占30%,广告公司占30%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需求,就是资源,他们只有传统的方式缺乏新兴的资源。同时在一些创新需求上是跟不上的,我认为这是一个人才和投资的不足。在投资上,企业有意愿去投资,比如纯艺术类和设计师的。因此在这其中有很多待开发的资源。

而在场地资源上,我们也可以进行创业的孵化,除了学生的创业以外还可以有老师的,例如工作室的驻点等等。而这些是学校不能提供的,因此不仅是学生要走出来,老师们也需要走出来,起到牵头的作用,从而影响学生。

我们尚8产业园也在法律方面以及手续办理方面为学生和老师提供服务和帮助,来帮助毕业生们解决这些问题。让他们能做到真正的创业与创新。因此企业也在进行变化来建立机制,拓宽渠道进行产学对接。

推荐阅读

研讨会:

第一期    2016北京艺术毕业季研讨会 | 理念的融合与碰撞

第二期“2016北京艺术毕业季产学对接研讨会”——持续报道之一

第三期“2016北京艺术毕业季产学对接研讨会”——持续报道之二

第四期“2016北京艺术毕业季产学对接研讨会”——持续报道之三

第五期“2016北京艺术毕业季产学对接研讨会”——持续报道之四

第六期“2016北京艺术毕业季产学对接研讨会”——持续报道之五

独家采访:

中央美术学院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服装学院 |  北京电影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 首都师范大学 | 中国传媒大学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泰尔弗商务分院 |  北京城市学院  | 中国人民大学

热点推荐:

毕业季=分手季? |  毕业旅行  | 《欢乐颂》  |  关于毕设,我崩溃了!  |   北京毕业展 |  文明看展  |  毕业照


    关注 艺典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