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直播——假装是社工倡导

 

“这个是社工吗?”或许答案并不重要。...



前言

做小型的抑郁症主题的沙龙

被我当做田野的一部分

这个文章主要说的不是直播

直播只是个引子

引出是一个阶段性的体会

最近十分忙,除了跑田野之外,还得对付秋招。

在北京706青年空间做了活动以后,收到同道读书会的邀请,

因为觉得60s的语音对讲者和听者都是折磨,

所以干脆利用一下时下流行的直播。

昨儿捣鼓了一天之后,今天做了人生第一次直播。

电脑端直播+微信群互动的形式。

调试设备调试得抓狂,不过总算顺利完工了。

实际过程反而觉得很平常,就是对着电脑说话。

论好处的话是天涯海角的人们随时可以空降,

可以提前多次录播保证效果,

论坏处的话是没有办法观察观众的反映,

从观众那里获得的信息更少,

同时存在暴露个人信息的风险,

从本心来说觉得能够面对面说话是最好,

但是不得已非要网络上做活动的话,

直播算是比较方便的,

因为可以随时拿起一本书比划,

态度上应该也让参与者感觉诚恳一些。

为了自己的田野需要,

为了收到更多的砖头,

也的确有做一点小倡导的私心,

现在已经在课堂、隔壁系的开题、线下青年空间和网络,

去表达了几次,

叫沙龙、工作坊、还是读书会,都无所谓。

其实就是,

讲和聊。

目前的感受就是,

越到后面几次,主动说的话越少。

先问问来的人是为什么来,

他们有什么需求,

比我自己嘚啵嘚好像更好。

因为他们想听的才是我可以和他们对话的,

如果我说的是一些比如过于限于本专业的东西,

或者是自己觉得重要的东西,

那么别人可能连信息接收这一步都不一定对的上。

看起来是单向的分享,但其实不是讲课,是互动。

毕竟我的目的还是要听他们的声音,

所以这样的方法就比较有必要。

如果我的目的是某个权利运动啊,

或者是专业教育,

那又是其他方法了。







↑部分问题

能够在这样的对话中感受他们关心什么,

在意什么,反而是更加重要的信息。

比如很多次能够感觉到,

有的人是来求助的,ta会把你当专家;

有的人是来显摆的,ta再怎么引经据典也只是表达 ta自己;

有的人是来求认可的,ta早就想好了就等你也同意。

这些如果是作为严格意义上的问题讨论,

其实效率都不能说高。

但是作为田野的话,

或者作为一次交流的话,

也很有意思。

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的交流活动都是这样的。

作为活动的发起人,

我时常有在做小组的感觉。

线下活动的时候,

有人要充老大,

有人自己说悄悄话,

有人情绪失控,

对付各种各样的情况,

和流畅地进行整个活动,

需要的恰好是那些团体工作课上面学的东西。



再回到这些活动的初衷和目的。

最开始是不愿意走出去的,

除了“不够格”的顾虑,

还感觉很多东西交流了可能要生气的,

也有可能要哭鼻子的。

但是实际去做了就还好,

差不到哪里去。

而且可以说,

如果想做好这个田野,

不得不去找这样的事儿做。

如果说之前一对一的互动,

是走到人家心门口拜访的话。

这样的团体活动,

则能够看到更多人们社会性的东西。

当然了,最主要的,

能够作为资源转介者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东西,

书,公众号,认识的人……

也是不错的。

能够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

用人都能听懂的话给出他们其他可能性,

也算是一种“改变”?

带着一个强烈的导向性去做活动,

比如“要相信医生” ,

或者“医生是没用的”,

再比如“千万要看到文化的作用”,

这些,没意思。

带着所谓的责任感去做活动,

比如把活动做成了互助团体,

做成了病友会,

对于一个未受到足够训练的社工学生来说,

也不妥。

带着用自己专业开悟别人的心态,

比如塞人家一堆社工的概念,

或者描绘实际上没有现实性的专业愿景,

就更过分了。

人家就是来听听。

人家就算真的是服务对象,

也不需要拿一个MSW证书的。

所以感觉这样的事情,

虽然是我讲得多,

但实际上还是把“我”给放下来了。

尽管不是如个案工作一样做空镜子,

但也是说带有镜子功能的一个相对比较温柔的东西。

不过发憷的时候是有的,

每次活动完都能发现自己的一些bug。

不是坏事啦。

任性写了这么多,很多背景都懒得交代了。

去吃饭了,( ^_^ )/~~拜拜

文末送一只任达华2333


    关注 社工学生小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