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有鱼则渔

 

水因有鱼而有了灵魂,也因有鱼而有了捕鱼、养鱼的渔业,有了吃鱼的生活,有了赏鱼、泳鱼、画鱼、唱鱼的文化...



水因有鱼而有了灵魂,也因有鱼而有了捕鱼、养鱼的渔业,有了吃鱼的生活,有了赏鱼、泳鱼、画鱼、唱鱼的文化。

由鱼而渔,是因为鱼能吃、好吃。鱼的美味,一旦经文人骚客的渲染,就更加身价百倍,当然也就杀机无限。比如鲥鱼,因其肉嫩鲜美为一般鱼类所不及,被现代诗人谢墉比作鱼中西施:“网得西施国色真,诗云南国有佳人。朝潮拍岸鳞浮玉,夜月寒光尾棹银。”鲥鱼因诗而扬名,又因诗而致灾。渔民为发财而滥捕,以致鲥鱼如今千金难觅。

渔民捕鱼,最常用的工具是网。《淮南子。说林训》中就有“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结网”的记载,以后又演变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一富含哲理成语,人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教人以捕鱼的方法,并引申为某生的方式。还有“竭泽而渔,不如放水养鱼”之类的教诲,但不管如何有哲理,有辩证,都是以吃鱼为目的的。随着人们的贪欲的膨胀,捕鱼的方式也大改变了,或用电触鱼,或用药毒鱼,或用炸弹炸鱼,手段越来越疯狂、凶残。尤其是近代工业的污染,造成了水中无鱼,渔业也就大为衰落。鱼少了,就“科学”养鱼,喂激素,投化肥,那鱼的个儿飞长,但味道就变了。如今,水非彼水,鱼非彼鱼。若是苏东坡之类的喜欢吃鱼泳鱼的诗人复生,恐怕罢宴绝诗了!

人因贪吃捕鱼,鱼也因贪吃而上钩。垂钓,是人类捕鱼与消遣兼备的一种方式。姜太公用无钩之钓,钓到一个宰相,而常人却以香饵和利钩,使无数鱼儿致命。但这怪不得别人,只能怨它们自己贪一口之食。晚唐诗人李群玉的《放鱼》云;“早晚觅龙去,江湖莫漫游。须知香饵下,触口是利钩”。是对鱼儿的警告,也是对世人的警告。

人们爱用水与鱼的关系来形容民与官 的关系,民如水,官如鱼,鱼儿离不开谁,官儿离不开民。其实,“水”里有“鱼”,官儿才舍不得离开的,不是说“官取之于民”吗!具体到每个民,也要深思一下。你要有“鱼”(才或财)人家就要千方百计地“渔”,或网或钓,蒸炸煎炒,把你当美味给吃了。如果你贪图香饵,那更是自投人腹。

庄子认为鱼是快乐自由的。很想象鱼一样逍遥,楚王请他去做个尹令的高官,他断然拒绝,说做官不如作条水中的乌龟快乐。其实,鱼儿何曾自由?它们随时有杀身之祸。

假如水中无鱼,或鱼不可食,世上就没有渔。


    关注 张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