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人生何必一直在赶路

 

前方限速,请慢行!...





你有没有问过自己,有多久没有静静地等过红绿灯了?

高跟鞋、皮鞋摩擦着沥青路、水泥路、地板,从家到公司,要经过多少个红绿灯。在路上,我们一直是披星戴月、风尘仆仆的,连等个红绿灯都毫无耐心,恨不得手中有个遥控器,能按下静止键,将眼前川流不息的车龙定格,好以侧身而过,争一分夺一秒地疲于奔命。

是的,你说快节奏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可是你为何一边疾走一边向往着慢生活呢?



你的生活“超速”了吗




你去过北上广深,也去过香港,见识到人群匆匆的脚步,步伐大,走路快,身临其境,有没有一瞬间被生活节奏之快吓倒?



有一个朋友曾给我说过这样的经历:

跟团去香港游玩时,面对这个拼命与时间赛跑的都市,很多初来乍到的游客尤为不解,这么快的脚步为了干嘛?导游笑笑回答,这样就可以节约时间,速度快,一个行程就可以节约好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游客略有所思地提问,节约的这几分钟,又能做什么呢?导游一时语塞,发觉自己竟未曾细想这个问题,节约的时间好像也没好好利用,确实好像也做不了什么……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曾几何时,这些字眼已经被意识深刻印记,牢牢挥之不去。

快节奏的时代,个个都在追求快,觉得更充实,走路步伐加快,进餐时间加快,读书翻页加快,进修复习加快,恋爱浪漫加快,结婚闪婚也不断出现,内心憧憬成功的耐性也不断加快,恨不得一步登天,见证辉煌。

但这种种的快动作,是否全部都有效果,真正对自己有益?

一系列的速成班应运而生,原来几个月的课程,不断浓缩,变成一个月甚至十几天的精华课程,没想到人人更加趋之若鹜。集中培训,跳跃性强,报名提升的学员更多,而在这过程中,实际上有多少人跟不上进度,跟不上思维,知识储备不足,很多东西没有基础,根本就吸收不了。

快节奏,让我们原来的模样越来越模糊。我们还有空仔细看看自己,看看身边的人与事吗?快真的有用吗?真的适合自己吗?



当然快有快的好处,慢也有慢的优点。

停一停,慢生活。

好好欣赏沿路的风景,会发现很多细微世界里的精彩,一些从前未曾关注过的美好风光。

起床时先伸个懒腰,情绪状态是否会调整得更好?

进餐时慢慢咀嚼回味,是否能更用心体会食物的美好?

沟通时循序渐进,不再快言快语,是否更显真诚,更加打动人心,更加清楚明了?

恋爱时慢慢了解彼此,是否婚后生活一定程度上更有保障,生活质量会更高?

偶尔学会偷懒,让思绪放空,心态精神体力重新充电,回到满格状态。



慢生活,是会增值的投资




你说,生活要像滔滔江水一样,勇往直前。但是,小溪潺潺般闲适漫流,何尝不是生活的另一面。

你说,“慢”是浪费,但是恬然匍匐于时代荒芜的人,总是比快步游走的人更能欣赏生活中细碎的美好。

你说,“慢”是拖延时间,但是慢行者的乌龟,还有一个名字叫“长寿者”,它用“慢”赢得了更多时间。

80高龄的金庸先生就相信乐观豁达养天年。他指出,人要有张有弛,有快有慢。不着急,做什么都要徐徐缓缓,对健康很有好处。

“慢”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能力――慢慢运动、慢慢吃、慢慢读、慢慢思考……所有这些“慢生活”与个人资产的多少并没有太大关系,只需要有平静与从容的心态。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让很多人认识了于丹,她讲孔子,她讲庄子,她喜欢周杰伦的歌,她倡导“慢活”。于丹认为,慢生活是一种哲学。一个人外在可以用紧张的节奏去工作,内在可以用从容的节奏去生活,内在和外在的节奏是可以保持平衡的。

当你还在困惑“慢生活”究竟怎么活,也许于丹的“慢活”能给你一点儿参考:

月初制定一个计划,这样可以除去不必要的应酬和消费项目,争取到郊外走一走,常和老朋友、老同学联系,偶尔聚一次。 每周挤出两天休息,将工作和生活划分开,周末两天全部用来休息、看书、和家人相处,哪怕是发呆都行。 


每天午睡三十分钟,即使睡不着,也要闭目养神。



下班不做四件事情,即不应酬、不工作、不上网、不看电视。
 

停一停,再出发!

到底生活应该是快节奏还是慢生活?

你选哪个?

人生百态谈笑风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或悲、或喜、有笑、有泪......你是知足常乐,还是永不满足?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也许我们有事也可以“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不必追赶,去听听树与花的歌唱。


    关注 魏雪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