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壶审架子,有人看壶晃盖子(秒提紫砂壶鉴赏水平)

 

常看到购壶者抓起一把壶来,先摇口盖紧松,再看嘴滴把在不在一线,而不先观精神紧要处。...



更多壶言壶语,点击上方“乔木茶角”关注

大家平时看壶,一般都只注意有形的地方,而对于壶形留下的空间,通常不太在意,而对于做壶人来说,壶留下空间的部分,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因为 我们正是根据这部分空间的形状来确定壶的曲线、部位布置的。



从前做壶人的泥凳(工作台),都是面窗而置,以便于在做壶时观察壶坯的剪影,看壶留下的空间部分。

老子云:三十辐共一毂(音[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 以为用。 (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 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 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中国人对于虚、无处的理解真是高妙。

为了让大家看得清楚,还是把大亨仿古来举例。在这张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实是"无"的地方的形状,决定了这把壶的造型,这大概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计白当黑"吧。

审美活动是有次序的,先看什么,次看什么,再看什么。常看到购壶者抓起一把壶来,先摇口盖紧松,再看嘴滴把在不在一线,而不先观精神紧要处。要这样挑壶,超市里的金属制品个个比紫砂壶好。



紫砂壶本身的形态与结构,能展现给人们美好的视觉印象。这就需要遵循陶瓷造型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包括变化与和谐、对比与谐调、平衡与对称、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力度与气韵、安定与生动等。



著名紫砂艺人王寅春以擅长设计制作筋囊器为人称道。他的半菊壶,从壶的菊蕾到壶盖再延伸至壶体,顺直挺拔的线条凸起了均匀等称的菊瓣,令人联想起秋日艳阳下怒放的菊花,心旷神怡。其成功的奥秘,就在于作者有意识地在造型的立面或平面上,有规律的横向连续变化,从而产生了韵律美。而清代邵元祥制大壶让人感到不舒服,就是因为其壶嘴太粗,显得臃仲,与壶体的比例关系不相称所致。

我写这篇文章的意思,不是说没必要看口盖松紧、嘴把一线,我想说的是,你每次玩壶只纠结于这些东西,那你永远脱离不了商品壶的层次,永远玩不来好壶,人的眼光看向哪里,层次也就在哪里。
--------------------------------------------------------
乔木求得的几把由文中提及的中国紫砂七老王寅春之孙、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王奋良之得意弟子、国家级工艺美术员作品,预售价980元,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在安全保障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下单完成预购



    关注 乔木茶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