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诗刊》第436期【佳作品读】曹有云的诗:暮秋絮语(附佘正斌评曹有云的诗)

 

曹有云,男,1972年12月生,在青藏高原从事现代汉语诗歌创作20余年。作品在《诗刊》《十月》《绿风》《星星》等报刊发表,入选多种权威诗歌选本。著有诗集《时间之花》《边缘的琴》等。2009年赴美国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

曹有云的诗:暮秋絮语


【诗人简介】:

曹有云,男,1972年12月生,在青藏高原从事现代汉语诗歌创作20余年。作品在《诗刊》《十月》《绿风》《星星》《扬子江》《诗选刊》《作家》《作品》《天涯》《山东文学》《西部》《延河》《诗潮》《西藏文学》《青海湖》《中西诗歌》《民族文学》《文艺报》《作家文摘》等报刊发表,入选多种权威诗歌选本。著有诗集《时间之花》《边缘的琴》等。2009年赴美国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2015年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土耳其、罗马尼亚,执行文化交流任务。诗集曾入选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丛书”。获得第十届(2008—2011)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诗歌奖、第四届(2013—2014)《芳草》“汉语诗歌双年十佳”、2014《民族文学》年度奖诗歌奖、青海省政府文学艺术奖、首届青海文学奖、首届《青海湖》文学奖,第三、四届青海青年文学奖,首届柴达木文艺创作奖、首届全国•德令哈海子青年诗歌奖、第三届中国•玉树唐蕃古道文学奖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五届高研班学员。参加第六、七次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并作大会交流发言。现任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海西州作家协会主席,大型文学期刊《瀚海潮》副主编。
1


暮秋九月

果实全无

写诗吧,并且哀悼

之后将是更大的空白
2
模仿者

抄袭者

玄乎的呓语者

满脸疲惫

一身忧伤

除了上帝之口

谁为原创
3
自然渐逝于幽暗之夜

汽车强行闯入

山水破碎,原型隐蔽

模仿都已失真


4
我们踏进了同一条河流

梦见了同一片树叶

联想到同一个词语

叙述同一个

没头没尾,没心没肺的现代故事

经验之水业已枯竭
5
亚当和夏娃看见了彼此

看见了世界

无限新奇,无限震憾

也无限罪恶羞愧

这是哲学、诗歌乃至宗教

创生前的强烈反应

而今,世界破碎,人心麻木

我们行色匆匆,冷漠似铁

已经看不见彼此

看不见完整的世界

唯有虚晃的碎片和

泛滥的欲望在四处蔓延

堕落才正真开始
6
看哪,技术在膨胀

在几乎所有的舞台肆意炫耀

(就连发抒心声之诗歌也在聒噪修辞技艺)

而人呢

那个顶天立地,叱咤风云

书写了不朽史诗

庞然大写的人

如今安在


7
泡沫,还是泡沫

潮声喧嚣

昼夜不舍

可我怎么就看不见大海

荷马的大海

尤利西斯的大海

英雄们梦想燃烧,热血沸腾

九死一生的磅礴大海

还有普希金自由激荡的永恒大海
8
英雄远走

只留下传说

传说也不再传说

只留下萧瑟的风

人生易老

人心已老
9
今夕何夕

令我如此感伤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是减损的太快

还是遗忘的太多


10
是世纪病

是时代症候

还是祖传的文化基因链条褶皱深处

无可抹去的黑色斑点

不可逆转的强悍命运
11
与其感伤如此

不如直面冷对

感伤是一种失败的情绪

就是法外逍遥之懦弱躲避

就是自虐又虐人的古老怪癖

与其在夜里哭泣

不如在黎明舞剑
12
看吧,他们从奢华而空荡的大剧院出来

失魂落魄,惶恐而归

必将彻夜不眠,必将万箭穿心

必将空空如也


13
众人观赏幻象之海

并且莫名喝彩

何时才能看见水

看见简洁的元素

发现并且言说简单的真相
14
秋已深

一棵树铅华落尽

客观地立在那里

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悲不喜

真实不虚

是质朴的,可信的
15
可爱者不可信

可信者不可爱

知其可信而不可爱

觉其可爱而不能信

可爱还是可信

美学新装还是真理骨肉

滥情修辞还是如实道说

虚构还是非虚构

艰难之抉择

无尽之烦闷


16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幻境与实在青天污泥

强力而为

只能被撕裂

被侮辱被损害

只能疯狂如斯
17
看哪,他们

群情激昂

两眼猩红

裹挟莫名之躁狂愤怒

纷纷披挂昨夜草创的时尚新装

在市廛街衢奔走吆喝

创新了,又创新了

现代的,后现代的
18
大众欢呼,旌旗招摇

孩子,孩子

你是否还在人群中站立

却已如成人般温柔敦厚

失去了呐喊揭弊的勇气

孩子孩子,你在哪里

世道沧桑而人心不古

我已找不见你单薄明亮的可爱身影


19
美的不一定为真

且多为太虚幻境

真的不一定为美

且多为邪恶丑陋

美即是真,真既是美

是青春诗人的浪漫想象

是懒惰牵强的同义反复

并非事实,也非真理

是需要颠覆的

甚至已被事实与文本双重颠覆
20
诗人哟

天真而感伤的诗人

除了像上帝那样无中生有

用语言说出一个新鲜世界

其它皆非原创

但在这语言与存在双重破碎

诸神消隐,黑暗降临的凄楚黄昏

就连模仿都勉为其难

尚能原创否
21
模仿还是创造

做梦还是劳动

呓语还是道说

泡影时尚还是久长真相

去吧,田间地头沉默寡言的农民兄弟

会告诉你大地一样朴实无华的真理

就像那棵立在秋天边缘

静穆如山的树
2015年10月24日
在“朝圣”的路上
——品读诗人曹有云诗集《边缘的琴》
文/佘正
【作者简介】:

佘正斌,笔名坤明,安徽枞阳人,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先锋诗人网首席评论,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海南乡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海口市作家协会理事,新华社签约摄影师,海南省青年摄影家协会理事。上世纪9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提出并推动新“平民化”诗歌写作,出版诗集《如果爱着》、文学评论集《漫歌且行》、新闻作品集《人生最美是军旅》(合著),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诗文1100多篇(首) ,2015年被《现代青年》杂志评为十佳诗人,数10次获“武警文艺奖”、武警部队“奥运火炬”征文一等奖等。
       走进春天,就走近美丽。春天是写诗,也是读诗的好时节。临窗而依,一边品铭,一边读诗,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尤其读那些过目难忘的诗句,更是让人心怀感动,心旷神怡。我就是在这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日子,如品铭一样慢慢品读完了诗人曹有云兄的诗集《边缘的琴》。

《边缘的琴》收录有云兄从2009至2013年5年间的200余首诗作,有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有出国学习的感怀和所思,有对亲情的挚爱和感伤……无论是长诗,还是短句,都展现了诗人的诗意写作、自然写作、民间写作和灵魂写作的情怀,从中也看出了诗人对诗歌怀有无尚敬畏之情,他一再降低自己的身段,常以“信徒”身份自居,好比一个永远在路上的“朝圣”者。

其实,尽管在“朝圣”的路上,也一再降低身段,但诗人还始终感觉到不够,他一再把诗意的触角植入生活之中,使自己更接近“地气”,内心不断向缪斯女神靠拢,以最虔诚的方式寻找灵魂救赎,仿佛每一次跪拜,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和内心的回归。诗人在诗集的《后记》中谈到“四个边缘”,其中前三个我是认同的,对于第四个所谓“文学身份意义上的边缘”,我认为这是诗人的谦卑,这种精神实在难能可贵,也是一般诗人难以达到的境界。

有云兄是诗界的“他者”,他不入流派,也不追赶潮流,更不作矫情,他默默地在大西北那个偏远的地方耕耘着自己的诗歌田地。他的诗亦如他的人,充满了个性和率真,读后总让人难以忘怀。对诗歌,有云兄不利欲薰心,也没有诗艺的炫耀,他的诗有着鲜明的“他者”个性节奏和特征,情理兼容,诗性与神性并存,率真且不浅簿,简约中流淌着一种生动美。读他的诗是一种美的享受,还在于内心教化,使你感受到一种冰心玉洁,源于千年炼狱。

“神话之水退去/乱石堆满山岗//雄鹰不飞/众神不归/喧闹的苍穹楼空人去//洪水过后/天地荒凉/人类饥饿的头颅/塞满了河岸//看那,黄金堆积成山/人心溃烂如泥/梦幻之鸟难渡万里关山”。“折戟沉沙/英雄无路/追寻之路更复荒芜更复苍白”(节选自曹有云的诗《面朝昆仑》)。

据载中国上古神话曾以昆仑山为中心,神话中最大神府——黄帝之宫就在这里,昆仑山上连着天,下连着地,古人把昆仑山比喻为“天梯”,凡人从昆仑山一直往上爬,就能到达天堂一般的“神界”,因此,昆仑山的所在也就是“天”之所在,天山合一,融为一体。这是先人对昆仑山的一种美好隐喻。

然而今天,面对苍茫昆仑,“神话之水退去”,眼前是“乱石堆满山岗”,“雄鹰不飞/众神不归/喧闹的苍穹楼空人去”,真是满目苍凉,斯世乱相更在皑皑白雪融化之后,“人类饥饿的头颅/塞满了河岸”,“折戟沉沙/英雄无路/追寻之路更复荒芜更复苍白”。在诗人看来,古今鲜明的对比是无法隐去的事实。我以为,这里寄托着诗人对昆仑山美好未来的期待,还隐含着一种诗人隐身在茫茫大西北的“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内心感叹。这是现实之痛,也是诗者内心之痛。正如诗人在诗集的序言中谈到:“每次走进昆仑,走直可可西里,面对一望无际亘古的荒凉,我就会陷入一种无尽的寂寞和孤独。”

“我看见欲望血口驱逐资本巨流潮涌东西/可见之手愚钝呆滞市场指针浮沉动荡诡秘莫测//我看见人心沮丧躁狂忧郁疲倦冷漠鼠目寸光/名利泡影淘尽道德磐石灿烂星空黯然空荡”。“人心荒芜如此/诗歌之木何以滋生”。“高厦林立,刺破苍穹/形而上学的塔楼在烟雾中顷刻崩塌/大江东去,群芳落尽/世纪之船已然驶向夕阳之海”。(节选自曹有云的诗《世纪之船》)

《世纪之船》是一首针砭时弊的诗。有人说诗人不是救世主,但我要讲诗人必须要有自己的声音。诗歌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针砭时弊,发挥有效监督作用,才能传递正能量,用先进思想引领社会,诗歌的生命力才越发旺盛。《世纪之船》揭示当下诗歌界的一些丑恶现象,彰显诗人对这些现象深恶痛绝之。该诗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思想性,可谓入木三分。“大江东去,群芳落尽”,诗人感叹,长此以往,世纪之船就已然“驶向夕阳之海”。“夕阳”之后寓示莫大的“黑暗”,“夕阳之海”隐喻“群芳落尽”后的没落。忠言逆耳,警示了人们。

“短缺的粮食/苍白的水和昂贵的盐/把我饥饿的胃囊日夜喂养//母亲之心,四季劳碌/年关,为我四处找寻一截/吉祥而光荣有布匹//龙年之秋,漫长陡峭的午后/大喇叭撕碎茸毛密布的耳朵/哀乐淹没羔羊般奔跳的心脏/无处躲藏”。(节选自曹有云的诗《时代之子》)

诗人只有用诗意的触角探向自己所熟悉的世界,才能使内心与世界达成某种平衡。我以为,这种诗意的行为越深入,其诗作就越深刻,就越有思想高度。有云兄的诗集《边缘的琴》中的不少诗作都以其所熟悉的物什作为书写对象。诗人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通过对熟悉的物什重新审视和再认识来获取新的思想认知。这一过程是深刻的、内敛的,也是充满灵动性和敬畏感的。

在《时代之子》一诗中,诗人通对自己不平凡的成长过程的书写,突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母亲之心,四季劳碌/年关,为我四处找寻一截/吉祥而光荣有布匹”。“阳光探照贫穷的课堂/惊恐嬉笑顽劣的雏鸟/坚硬的教课书响箭齐发/刺穿幻想之翼/童年坠毁”。特殊的现实生活环境决定了那个时代的童年是多灾多难的。诗人以内敛和节制的语言给我们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不管斯世如何,毕竟诗人通过努力走出了一个真实的“自我”。

总之,读有云兄的诗是件愉快的事。他的诗多遵循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建筑美学的内在要求,并深入到事物的核心本质,注重用情感打动人,能动地抽取生活中的情感养分,以精准、简练、神性的语句呈现稍瞬即逝的经验体验和人生感悟。同时,诗人还善于运用现代诗歌艺术的一些表现手法,把简洁的生活诗意化,把简单的动作神性化。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对现代诗歌艺术的把握能力,所以,我们有理由期待诗人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诗歌作品。
海  诗  刊


“海 诗刊”题词为著名军旅作家、“笔外意象”创始人、海南省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梅国云。本刊栏目:名家新(诗)作、佳作欣赏(品读)、实力诗人、今日诗坛、新锐诗人、新诗百家、青春诗会、诗人新作、现代诗经、海外诗坛、来稿选登诗歌联展、诗歌地理、散文诗苑、地方诗群、军旅诗坛等(所有来稿文责自负,附200字个人简介、联系方式、真实姓名、生活照片,稿件以Word文档发送,否则不予受理。)本刊合作媒体:《现代青 年》《海口日报》《椰城》《洋浦湾》《龙沐湾》等(开设专栏、推荐诗作、开展诗歌活动)本刊每年从推出的作品中编选《中国现代诗歌年鉴》,每月开展“每月诗星”、每年开展“中国微信诗歌十佳诗人”评选活动。《海诗刊》微信号:hsk201508。主页:http://www.dmhn.net

团队编成

本刊顾问:李少君、远岸、徐可、祁人、张清华、周庆荣、谷禾、雷平阳、胡弦、路也、刘川、蔡旭、羊中兴、马良、李孟伦、蒋浩、丹菲、语伞

编委会主任:雁西

编委会成员:王辉俊、冯椿、许仙、许燕影、李音、冷阳、苗红军、陈波来、坤明、符力、郑纪鹏、雁西、韩芍夷、彭桐(按姓氏笔画排名)

特邀编委:曾晓华、林声蛟、王小丁、李其文

执行主编:坤    明

值班编委:乐    冰

执行编辑:清    风

投稿邮箱:1290870044@qq.com
根据作品质量打赏,一半赏金作稿酬(2个月
内结算),下赏金为纸刊和年度选刊费用。
自愿参与,适度打赏


    关注 海诗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