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逻辑思维》教学总结1

 

昨天,X同学的《逻辑学习力》课程已经进入攻坚阶段。...





昨天,X同学的《逻辑学习力》课程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这个孩子去年带了他6个月,主要是通过网络授课打基础,侧重于逻辑思维力本身的训练,没有太多涉及到学习方面的内容,由于家长比较配合,不是那么急功近利,所以整个教学过程比较顺利。当然,X同学自己比较努力和聪慧也是很重要的。古人云: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亦乐乎。给聪明好学的孩子上课,是天下教师的一大乐事;给懒惰愚笨的孩子上课,是天下教师的一大苦事。

今年,家长要求继续学逻辑思维,我给孩子选了《逻辑学习力》这门课,前三周帮助孩子练习了思维导图在学习中的应用,现在这个思维工具突然在国内火起来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早在上个世纪,它在国内热过过一阵子,2003年上海的董海韬先生还倾其所有,代理了东尼•伯赞的课程专利权,可是后来却市场推进困难。据他自述,最困难的时候,公司把周围快餐店都赊账遍了。现在思维导图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的中小学已经作为一套标准化思维工具被普及应用,此情此景不知道他会感到苦涩,还是欣慰。

思维导图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个多么深奥的思维工具,当年自己不服气,还写了一本《思维脑图训练》总结了12种脑图工具,后来也就没有多做关注,研究其他思维方法工具去了。我个人的最大缺点是,喜欢做深度理论研究,不耐烦细节实务,所以创建了一个又一个思维理论体系,最终扎实落地的却寥寥无几。也正是因为认识到自己的这个缺点,所以从2013年开始封笔,不再做学术理论创新,专心做思维体系的落地工作。首选的“逻辑思维7级”训练体系前后花了5年时间才完成标准教程的定型,其中的艰难辛苦也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旁观者很难明白。

思维导图这个工具有用是有用,不过它最大的问题是你得“先想清楚,才能画清楚”,如果绘图者本身的思维素质不高,就变成了一个简单的记忆脑图,或者知识树了。在给X同学上课的时候,由于他以前的逻辑思维基础打得比较扎实,所以我给他的拔高速度也比较快:

第一周:了解逻辑思维导图——学会将逻辑思维7级与思维导图结合,建立学习逻辑框架。

第二周:用思维导图做记忆——提炼关键词,用思维导图来记忆语文和数学知识要点。

第三周:用思维导图做总结——根据老师的讲课思路,绘制复杂的课堂笔记思维导图,提高听课效率。

第四周:用思维导图做分析——学习用思维导图来分析事物之间的无形关系,培养“(现象—→本质)+(内容—→形式)”的深度概括力。

课程讲到第四周,在我看来思维导图这个工具才算真正有了一定的难度和智慧含量,如果孩子能够闯过这一关,也就等于拥有了一双“慧眼”,学习的理解力和思辨力算是基本培养出来了。

不过,这一关显然不是那么容易闯的,通过上课发现孩子存在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词汇量不够,许多课文内容明白,但是找不到专业的书面语言来表达其本质。

2)  还没有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内容总结形式”的抽象理性思维,尽管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能够做到,但离开老师这个“拐杖”,思维方向还是犯迷糊,遇到具体问题不知道该思考什么。

3)  在学习中,不会提深度问题,思维力仍停留在知识记忆掌握的初级层次。根据他的课堂总结思维导图笔记,我提了几个思辨性的难题,例如:为什么金国小反而能战胜大辽国?北宋联金抗辽的决策对不对?通过孩子的回答发现,这些问题教科书上没有,所以他也没想过。即兴开始想,往往词不达意,思路混乱,不知所云。

4)  概括力较差,即使帮助孩子梳理了正确答案,再让他重新总结一遍,还是会有重点要点遗漏。不过优点是二次思考他又能想出一些新答案,也算是一大进步。

5)  训练量不足是我每次给孩子们上课担心的一个问题,这次也不例外。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两个小时的1对1辅导,我只能引导他进门,后期的能力训练是需要他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天天结合课本做练习的,这是谁也无法替代的功课。遗憾的是,不管成人还是孩子,在学习思维的时候,都喜欢学方法和听范例,而懒于做枯燥乏味的能力训练,这是一个通病。这问题的解决也就只能靠家长监督和孩子的自觉性了。

寄语:

《逻辑学习力》属于逻辑力实战应用课程,它的理论方法讲解只有八堂课时间,其他的就要靠个人自己练习了。这就像你学会做俯卧撑的正确要领,只需要10分钟,但要想练出强健的肌肉,则需要每天1个小时的练习。

X同学,你的课程已经完成一半了,这一周要有紧迫感加油做练习哦^-^


    关注 逻辑头脑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