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 我校园艺学、作物学学科跻身世界知名学科行列

 

近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正式发布《2016中国大学学科评价报告》,报告显示,我校入选2016辽宁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前3名,园艺学、作物学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5,荣膺中国五星级学科。...



近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正式发布《2016中国大学学科评价报告》,报告显示,我校与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入选2016辽宁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前3名,园艺学、作物学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5,荣膺中国五星级学科,跻身世界知名学科和中国一流学科队列,是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后备力量。 

《2016中国大学学科评价报告》



该学科排名综合考核学科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从学术水平、毕业生质量、师资队伍、学科资源和学科影响等五大指标对高校除军事学以外的12大学科门类的99个一级学科展开综合评价。
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组建于1989年,是目前中国持续开展大学评价研究时间最长的研究团队,至今已有27年历史。1989年发布中国第1个综合大学排行榜,自2003年起已经连续14年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
学科展示
园艺学


园艺学学科始建于1952年

       ✔国家一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

       ✔辽宁省一流特色学科一层次学科


李天来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设施园艺专家

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设施工程与环境控制研究室主任

设施园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

.

.

冯辉教授

园艺学

学科带头人



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辽宁省特聘教授

辽宁省十字花科蔬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

辽宁省蔬菜育种工程实验室主任

学科现有成员70人,有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16人,副教授26人;4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5位辽宁省特聘教授,4个辽宁省学术创新团队。
建有省部级批建的科研机构15个,拥有占地500余亩的校内教学与科学基地。园艺学科楼11700平方米,建有各类实验室45个,构成了学院、学科和学术方向三级实验研究平台。
截至目前已培养博士后人员60余名、博士研究生300余名、硕士研究生1100余名、本科生4500余名。
学科拥有园艺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蔬菜学、果树学、观赏园艺学、设施园艺学、药用植物学和草坪资源学等6个二级学科。
其中,蔬菜学科为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1981)、辽宁省首批重点学科(1995)、农业部重点学科(1999)和国家重点学科(2002,2007),自2009起被纳入“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
果树学科为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1986)和辽宁省首批重点学科(1995),也被纳入了“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2009)。
定位与目标

立足东北、面向全国,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坚持应用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齐头并进,聚集学科优势、凝练特色方向。坚持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学科,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中聚焦新的增长点,在夯实基础中寻求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学科的国际化进程,扩大学科的国内外影响力,将学科建设成为具备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承担重大科研任务,解决园艺产业重大理论和技术问题的一流特色学科。
作物学


作物学学科起始于1938年创建的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作物学科是辽宁省首批一级重点学科、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第一层次

     ✔下设的二级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为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二级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


陈温福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水稻研究所所长

辽宁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作物学科组召集人

农业部科技委委员

农业部水稻专家顾问

.

.

.

徐正进教授

作物学

学科带头人



教育部、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

农业部和辽宁省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

中国作物学会水稻分会副理事长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2014年入选辽宁省“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

学科团队现有成员7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21人、副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17 人,硕士生导师45人。2人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审专家,2人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为国家或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6人进入国家和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农业部神农计划,2人获辽宁省青年科技奖,2人为辽宁省攀登学者,3人为辽宁省特聘教授,1 0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北方粳稻核心科技与关键技术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
现建有辽宁省粮食作物生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粮食作物生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个本科教学实习基地和3个农学研究生培养基地。
拥有校内教学与科研基地34万平方米,专业实验室1.5万平方米,校外实验基地60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8000余万元,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155余台套。
学科的北方粳稻育种栽培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是国家级实验室,北方粳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为教育部与辽宁省共建,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省级科研中心并入选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辽宁省北方粳稻工程实验室为省级工程实验室。
拥有科技厅辽宁省北方粳稻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和教育厅东北粳稻遗传改良与优质高效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农业部东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和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
学科以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业生产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形成了“作物栽培、生理、生态与作物遗传育种相结合,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现代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的学科特色,紧紧围绕“作物超高产理论与技术、作物生理生态、耕作制度原理与技术、作物育种理论与技术、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作物种子繁育理论与技术”等六个研究方向开展了深入研究,其中作物超高产理论与技术研究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内容来自沈农新闻网、园艺学院、农学院

摄影:张文魁

编辑:王天雨



    关注 沈阳农业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