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主题教研和两场专题讲座后的思考

 

开学以来,学校开展了三次主题教研活动,活动中老师们都毫无保留的谈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以及...



开学以来,学校开展了三次主题教研活动,活动中老师们都毫无保留的谈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想法和建议,各教研组也进行了总结提升,但在活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
虽然各教研组都有教研计划,有方案,也开展了不少教研活动,但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的发言零敲碎打,火力分散,把着提前准备好的稿子一口气念到尾,ppt要不做的简单,要不做了也不看,通常又是优点多说,不足少说或不说;
2
教研方式单一化,听课成了被动式听课,评课环节也成虚设,造成了教师认为“收获不大”甚至是“没有收获”的感觉,认为这样的教研活动可参加可不参加,教研活动形式主义倾向严重;
3
没有理论学习,发言中没有理论的支撑,内容肤浅,不搞教研活动都能知道去说什么。理论是基础,课例是依据,二者缺一不可。
       为了改变教师把着稿子一念到底和活动缺乏有效性的现状,我校特邀请了我市“四有好老师”——崇文街小学的马玲玲老师,崇文街小学的优秀习作教学教师郭晓霞老师进行了两场主题讲座。两场讲座犹如一阵春风为我们学校的教师带来了心灵的洗礼。马玲玲老师用他那感人的事例,精炼的语言,自身的魅力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用爱心收获幸福人生的老师,润物细无声在此表露无疑。郭晓霞老师将自己多年来教学中的经验用“爱上练笔,坚持练笔,轻松习作,快乐作文”八个大字进行阐释总结,干脆利落,不乏情趣。
三次主题教研和两场讲座后,我深思:怎样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才会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有以下思考:
1
每次活动确立明确的主题,让每位教师知道要“研什么”,减少教师的盲目性;
2
围绕活动的主题进行适时适当的理论培训。因为以课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如果没有一定理论的支撑和指导是肤浅的,是低水平的简单重复;而没有实践的理论讲座,又是空洞的、机械的,缺乏生命力的。所以,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3
围绕活动的主题,精心预设思考的具体问题。启发教师“怎么研”,引导教师的思维方向,促进教师的深度思考,避免教师在研讨中的随意性和浅表性;
4
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活动要求。指导每位教师明确“怎么研”,使教师在活动中具有角色感和位置感,突出教师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5
听完课后及时评课,及时进行研讨,反思不足之处,想想“怎么做会更好”,反思也是一项大任务,落实好反思才会有大进步。

振兴街小学   张长江

2016年11月10日
感谢您的关注,请留下您宝贵的意见!


    关注 振兴街小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