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荣归】神舟十一将于今日返回,它是怎么回来的?

 

翘首以盼,静候佳音。...

北京时间11月17日12时4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施分离,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将踏上返回之旅。截至目前,他们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工作生活了30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
按计划,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于今日结束“太空之旅”,着陆在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区。

从太空回来,需要做哪些准备?返程途中会有哪些挑战?别着急,小编为你一一解答:

实验舱收尾工作

16日一大早,两位航天员就开始忙着撤收实验样本和完成最后一天的实验任务。这次撤离,航天员不会把所有太空栽培的生菜全部带回,而是代表性地选取了部分根茎、叶片和基质带回来研究。此外,航天员还进行了最后的生物节律研究实验和空间应用系统实验的收尾工作。



“关门”大吉 再见天宫

返回到飞船,进入到返回舱前,航天员需要把几道舱门都关上。
和开门不同,这关门也有很多门道,甚至比开门还重要。
天宫二号的门是否关好,影响着它未来的在轨飞行和下一次与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组合体飞行。而神舟十一号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的舱门是否关好,关系到航天员能否安全返回地面。所以为了关好门,航天员在关门之前要用专门的舱门清洁布,对门框和门的密封圈进行清洁。按照规定,舱门的密封圈和门框至少要擦拭三遍。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项目技术负责人陈同祥表示:因为在天上在失重的状态下,一些微小的东西都会飞扬起来,飞扬起来的时候它要粘附在这些表面,如果没有擦试干净的话,就会影响它的密封性,原来我们做过实验的,如果有一根头发丝夹在这里,它的效果就会大大的降低。
擦好密封圈和门框后,关上门,航天员还要把门锁好、锁牢,这个时候就需要顺时针转动两圈半,然后关上压力平衡阀。之后再回到轨道舱,关好轨道舱的门。

门到底关好没有,还要依靠快速检漏仪来鉴定。当仪器检测出的数值在正常范围内,就说明门已经关严实了,航天员可以放心离开天宫二号,准备返航了。

跟神舟十一号飞船对接在一起的,是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飞船想要“回家”,第一步就是与天宫二号分离。

制动离轨

飞船要通过调姿、制动、减速,从原飞行轨道进入返回轨道。调姿后,返回舱会先和轨道舱分离。

这些动作需在进入大气层前有序、稳妥地完成。

自由下降

飞船从离开原运行轨道到进入大气层之前,空气阻力小,主要是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呈自由飞行状态。在这个飞行阶段,飞船完成推进舱分离,建立再入姿态。

返回舱建立正确的再入姿态角(速度方向与当地水平面的夹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这个角度必须精确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角度太小,飞船将从大气层边缘擦过而不能返回;如果角度太大,飞船返回速度过快,将像流星一样在大气层中被烧毁。

再入大气层

从返回舱进入稠密大气层到其回收着陆系统开始工作的飞行阶段称为再入段。返回舱进入稠密大气层后,承受气动加热和再入过载,是返回过程中环境最为恶劣的阶段。
在返回舱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返回舱与大气层的摩擦会产生上千度的高温。这时候返回舱就像一个火球,如果不采取防热措施的话,返回舱里的航天员会承受不了高温,而且返回舱的结构也会受到损毁。所以科研人员在返回舱的外壁上,涂了一层防热涂层,返回过程中防热涂层会消耗摩擦产生的高温,以减少对舱内温度的冲击。

有了这件盔甲,返回舱的内部温度能保持在40摄氏度以下,这也是航天员能够接受的温度范围。

当返回舱穿越大气层,到达距地面大约80到90公里时,因为高速运动而产生的剧烈摩擦,在返回舱表面会产生等离子区,出现黑障现象。这时候,返回舱会暂时与地面失去联系,不管是声音、图像、还是遥测信息,都会全部中断,剩下的只有等待。

这对飞船和航天员的心理都是严峻的考验。这一段“最难熬的时光”大约要3到4分钟,直到返回舱距离地球大约40公里的时候,“黑障”才会消失

开伞着陆

返回舱从打开降落伞到着陆这个过程称为着陆段。 在距地面10千米左右高度,返回舱的回收着陆系统开始工作,先后拉出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使返回舱的速度缓缓下降,并抛掉防热大底,在距地面1米左右时,启动反推发动机,使返回舱实现软着陆。
当返回舱成功穿越大气层,下降到距地面大约10公里的高度时,飞船降落伞能否顺利打开,是飞船回收着陆系统人员最为关注的事情。为了保证万无一失,飞船的返回舱上安装了主伞、备伞两套降落伞系统。当主伞系统出现故障,无法打开时,备用伞系统也能够担当飞船返回重任。

就这把伞,在地面铺开了可以覆盖三个篮球场。

神舟飞船不仅能在陆地上通过反推发动机降落,还能实现在水上着陆,是全能型。

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将在四子王旗大草原着陆。为了迎接它,地面回收试验队已经进行了多次演练,做好了全面的准备。
目前各项准备已就绪,静侯神舟回家。

福建天澜 精品运维
❤您的点赞,是小编辛勤运营的最大动力!


    关注 福建科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