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小史 石涛: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在那个讲究师承,只看古人纸上山水,不怎么看内心块垒的年代,石涛却强调着“笔墨当随时代”。...



石涛 《黄山图册》
康熙年间 & 2016
《画语录》是石涛的一部书,也是清代最重要的一部关于绘画美学的理论。《画语录》讨论的问题,是如何看待“我”与“古人”的关系,以及在“法则”中如何获得自由。石涛主张的是“我自用我法”,画山水要“搜尽奇峰打草稿”,而落笔必须“脱胎于山川”。

石涛虽然是清代画家,但却是十足的现代主义艺术家派头。他的现代性尤其体现在他的求新意志上,在那个讲究师承,只看古人纸上山水,不怎么看内心块垒的年代,石涛却强调着“笔墨当随时代”。在他这里,传统不再有提供样板仅供人模仿的权力,“我”对当下的意识与觉察才是灵感与创造的来源。
文言内容摘录自《画语录》
一画章第一
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

| “一画”是贯穿《画语录》的核心,历来各家都解释过这“一画”,众说纷纭,但石涛曾经说过,“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每个人都可以建立一种自我观看世界的方式,找到能够表达自我独特感受的画法。 |



《黄山图册》
了法章第二
世知有规矩,而不知夫乾旋坤转之义,此天地之缚人于法。

| 白蕉先生在谈到书法结构时,说到,“执死法者损天机,凡是艺术上所言的法,其实是一般的规律,一种规矩的运用,所以还必须变化。”也是对石涛这句话的参照。 |

《归棹图册》
变化章第三
纵逼似某家,亦食某家残羹耳,于我何有哉!……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

| 在美术史上,我们很难找到一个画家,像石涛在《画语录》里这样,强调“我”到这种程度。然而石涛是一个传统功夫已然非常好了的人,他对“我”的强调,是当技术可以自由表达“我”以后自然的选择。 |

《山水花卉图册》
尊受章第四
受与识,先受而后识也。识然后受,非受也。

| 石涛在这一章里,谈到“受”与“识”的关系,受想行识,石涛说的“先受后识”,有点像是丰子恺先生所说的“绝缘”,人如果能够切除过去的经验对现在判断的影响,所看到的将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



《花卉图册》
墨章第五


古人有有笔有墨者,亦有有笔无墨者,亦有有墨无笔者;非山川之限于一偏,而人之赋受不齐也。

| 这章谈的是笔墨。石涛所指的“笔”可能偏指画面中的骨法用笔,即用线条造型的具象部分,墨应是指较大面积的水墨交融,其笔触所可能呈现出的抽象的情绪和氛围。“笔墨”本应是一个整体的构成,石涛谈到古人有“有笔有墨者”、“有笔无墨者”、也有“有墨无笔者”,而这不是山川江河的局限,是画者自身的秉赋和感受不同所带来的差异和创造结果。 |

《山水花卉册》
运腕章第六
受之于远,得之最近;识之于近,役之于远。一画者,字画下手之浅近功夫也。

| 有人说,你石涛天分太高,该是不屑从浅近处着手的吧?然而石涛说,“异哉斯言也!” 凡是能从远处、大处启发我们的,我们也可以在近处获得;从近获得的认识,也能用及于远大。而根据自己的感受画画,其实就是字画下手的最基本工夫。 |

《千山红树图》
絪缊章第七
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

| 石涛将笔与墨在画面上相抱或相斥而产生的莫测效果,称为“絪缊”,即“氤氲”。笔墨的氤氲,依托于人手上可控的技术,也依托于水的流动所带来的各种不可知的效果。天然与人工,可觉察的与不可觉察的,可控与不可控的,加在一起,才有那一幅画。|

《云山图》
山川章第八
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

| 石涛一生行南走北,从这山走到那山,从来没有停下来过,即便是后来定居在扬州,也常常四处游看。石涛爱奇峰怪石,三十岁的时候,行到黄山,都是奇松怪石,奇绝不可端倪,便“狂喜大叫”,四处走看,说“黄山是我师,黄山是我友”。 |

《黄山图册》
皴法章第九
有卷云皴,劈斧皴,披麻皴,解索皴,鬼面皴,骷髅皴,乱柴皴,芝麻皴,金碧皴,玉屑皴,弹窝皴,矾头皴,没骨皴,皆是皴也。

| 山水画里,因为水墨不适宜作大面积渲染,所以用线的交错组合来构成“面”的效果,以各式皴法表现山石的实体感。 |

《山水册页》
境界章第十
分疆三叠两段,似乎山水之失。然有不失之者,如自然分疆者,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是也。每每写山水如开辟分破,豪无生活,见之即知分疆。

| 传统的山水画里,程式化的构图是“起承转合”。但石涛说了一种“分疆三叠”的画法,指的是一层地,两层树,三层山。石涛开头便说:“分疆三叠两段”似乎是山水画的失败,然而他反对无生活的教条主义画风:“每每写山水,如开辟分破,毫无生活,见之即知分疆。” |

《黄山图册》
蹊径章第十一
写画有蹊径六则:对景不对山,对山不对景,倒景,借景,截断,险峻。此六则者,须辨明之。

| 对景不对山,是当山像冬季一般肃穆,景致却已有了春天的气象。对山不对景,是树木古朴如冬季,山上却有春意。倒景是树木正立而山石斜倒,或山石端正而树木斜倒。空山杳冥本无生意,所以借来疏柳嫩竹,桥梁草阁,这是借景。截断,是山水树木只露出局部,笔笔处处,皆以截断,石涛特别提醒,截取不能僵硬,用笔要松动,——“非至松之笔莫能入也”。险峻指的是人迹不能到,所以无路可入也。 |

《山水册页》
林木草章第十二
吾写松柏古槐古桧之法,如三五株,其势似英雄起舞,俯仰蹲立,蹁跹排宕,或硬或软,运笔运腕,大都多以写石之法写之。

| 古人画树总求反正阴阳,各株有自己面目。石涛不仅重视每棵树的特征,也着眼树之间的呼应,要有起舞、蹲立、蹁跹、跌宕各种的势态。 |

《黄山图册》
海涛章第十三
我之受也,山即海也,海即山也。山海而知我受也,皆在人一笔一墨之风流也。

| 这一章讲山海的相似。海有洪流,山有潜伏;海有吞吐,山有拱揖。山群的重重叠叠就像是大海的海潮吞吐。而这种山海相似的体会,只能凭借一笔一墨间的风流来表现了。|

《山水册》
四时章第十四
予拈诗意,以为画意未有景不随时者。满目云山,随时而变,以此哦之,可知画即诗中意,诗非画里禅乎。

| 这章讲四季变换中的山水。《林泉高致》里,也有一句说的也是“四时之景不同”的山,“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雪景山水图》
远尘章第十五
人为物蔽,则与尘交。人为物使,则心受劳。劳心于刻画而自毁,蔽尘于笔墨而自拘。此局隘人也。但损无益,终不快其心也。我则物随物蔽,尘随尘交,则心不劳,心不劳则有画矣。| 人如果陷身于太多的诱惑,就会奔忙于世俗的交往,心情也不愉快。石涛在《画语录》里写了远尘章,就是远离尘俗的意思,他画过不少与陶渊明相关的画。《陶渊明诗意图》是其中一册。 |

《陶渊明诗意图册》
脱俗章第十六
尺幅管天地山川万物,而心淡若无者,愚去智生,俗除清至也。

| 小小尺幅能包容山川万物,而心思如果能简单专注,是能生智慧的。 |

《黄砚旅诗意册》
兼字章第十七
世不执法,天不执能,不但显于画而又显于字。字与画者,其具两端,其功一体。一画者字画先有之根本也,字画者一画后天之经权也。

| 世间的方法不能死守,这不仅体现在绘画上,也适应于书法上。字与画本是两端,但也具有一致性。“一画”是绘画与书法的根本,就是得先有自己真切感受再落笔。|


《巢湖图》
资任章第十八
古之人寄兴于笔墨,假道于山川。

| 从前的人看了山川湖海,要把自己的心情体会寄托在笔墨之间。石涛曾经说,“笔墨当随时代”,他要画的不是古人画里的山,而是看过真山真水、搜尽奇峰打草稿后,自己胸怀里的山川。|

《陶渊明诗意图》
还可以看看石涛画的小人人
▽点击图片▽
我们好喜欢他啊


    关注 艺术发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