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眼镜长什么样?

 

中国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二,大学生近视率更高达到90%,眼镜成为“睁眼看世界的标配”。这在古代是无法想象的,老人患花眼,感叹自己“发苍苍,视茫茫”,青年患近视,在云山雾罩的状况下度过一生了。中国古代有眼镜吗?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古代眼镜长什么样?...

调查称,中国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二,大学生的近视率更是高达到90%,眼镜几乎成为了“睁眼看世界的标配”。这在古代是无法想象的,古代老人患了老花眼,除了感叹自己“发苍苍,视茫茫”之外,几乎无法补救,要是青年患近视,只能在云山雾罩的状况下度过一生了。中国古代有眼镜吗?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古代眼镜长什么样?
镜片的历史
说到眼镜,必然要从制造眼镜的基本元件——镜片讲起,最早的镜片属于凸透镜,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放大镜。

古代发明镜片最主要的功能是取火和映物放大。中国古代有很多以镜取火的记载,“以冰为镜”就是一种。汉代淮南王刘安所撰《淮南万毕术》中写到:“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也就是举着大冰块对着太阳。


以冰为镜
目前国内最早的镜片发现于公元1世纪,在东汉王室刘荆墓中出土的金圈嵌水晶放大镜,该镜直径1.3厘米,可放大物体5倍,当然,又是黄金、又是水晶,而且只有这样的大小说明其并不是一个普遍的实用器,但至少说明在汉代我们已经能够制作放大镜了。此后都是偶见有放大镜出土。


▲刘荆墓出土金圈嵌水晶放大镜
在安徽亳县曹操宗族墓中也曾出土过五件制作精致的玻璃凸透镜,最大的一件径2.4、中心部分厚0.6厘米,其中两件镜成像效果均匀,可能用于映物放大,其余三件有取火之用。


五枚凸透镜平、剖面图
1980年前后,南京北郊郭家山东晋墓出土了一枚水晶凸镜片,该镜片能将物体放大三至四倍,成像均匀,形状不变。
到了宋代,水晶镜片已经使用于各种生活实践中,宋代苏颂和沈括在《苏沈良方》中提到“凡取火者,宜敲石取火,或水晶镜子于日得者太阳火为妙。天阴,则以槐木取火亦良”。其中的水晶镜子即水晶凸透镜。在河北正定县天宁寺凌霄塔地宫石函内发掘了一枚水晶饼和四枚水晶珠,属宋徽宗崇宁二年之前的文物,这五件水晶制品均可作取火之用。

通过宋代以前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可知:早期的镜片材质大约有水晶、冰块、玻璃等几种,但其用途主要是放大用于观赏、点火和阅读细小文字,但并没有发明两镜能够架在鼻子上的眼镜,目前中国发现的早期眼镜都是出现在西方发明眼镜以后,也就是说,中国的眼镜是外来的。
西方发明了眼镜
根据文献记载,西方的眼镜最早发明于13世纪,有英国发明说,也有意大利发明说。但可以确定的是,在14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是西方眼镜制造业兴起中心。其实在此之前,西方有一个凸透镜的发明阶段:公元前400多年的,阿里斯托芬在喜剧《云》中就有关于“用透明度极好的石头(玻璃)点火”;在意大利的庞贝古城也曾出土了距今2000年左右的平凸透镜,从时间上来说,与我国发明凸透镜的时间大致相近。

一张1380年的欧洲教皇圣保罗像,这是可见的西方最早的戴眼镜画像。


欧洲1380年绘保罗教皇像
眼镜何时候传入中国?


关于眼镜传入中国的时间和途径,并无确切证据,有学者认为是在宋代,也有人认为是在元代,据马可·波罗记载,他于1270年到北京时,看到元朝的官吏戴凸透镜阅读文件。这里的凸透镜是否为眼镜并不得知,但在明代是明确记载有西方眼镜的传入。

有学者做过研究统计,明代传入中国的眼镜分为早期的西域传入和万历以后的南洋传入。早期西域传入的眼镜多不带腿为老花镜,万历后传入了西洋眼镜,有了近视镜、平光镜等。

西域的眼镜

明代俞汝揖在《礼部志稿》中称:“赛玛尔堪(即撒马尔罕,在今乌兹别克),古输宾国……嘉靖二年后定五年一贡,贡物……眼镜、羚羊角……

在明代张宁《方洲杂言》中记载了两幅眼镜:“尝于指挥胡纗寓所,见其父宗伯公所得宣庙赐物,如钱大者二,其形色绝似云母石,类世之硝承,而质甚薄,以金相轮廓,面衍之为柄。纽制其末,合则为一,歧则为二,如市肆中等子厘。老人目昏,不辨细字,张此物于双目,字明大加倍。近者,又于手孙景章参政所再见一具,试之复燃。景章云:‘以良马易得于西域贾胡满剌,似闻其名为僾逮。’”

僾逮(ài dài)是阿拉伯语uwainat (眼镜)的对音,但在稍晚一些的文献中,却都借用了现成的叆叇(ài dài)一词。叆叇原指光线昏暗之拔。《楚辞•远游》:“时暖曃其辑莽兮,召玄武而奔属,晋代潘尼《逸民吟》:“朝云叆叇,行露未晞。”

西洋的眼镜

万历以后,西洋眼镜的传入中国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明清时期中国商人在南洋的贸易活动中,购买并带回国内;二是西方传教士朝勤中国皇帝时进贡了一定数量的眼镜和制镜所需玻璃镜片。

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明代《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在闹市看“杂耍把戏”的观众里面,有两位戴眼睛老者。他的眼睛与当时欧洲的夹鼻镜的戴法一样,不用时,则将两枚镜片折叠,装在眼睛盒里。


明《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局部
明末清初时期苏州的眼镜店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一本《苏州市景商业图册》,绘制的苏州的街景30余幅,但画作年代不详。在其中两幅画中出现了戴眼镜的人,其中一幅绘制一家名为“益美斋精制水晶眼镜店”,里面有一人在试镜,店旁有一块“五人之墓”,而苏州“五人墓”是明末抗击魏忠贤牺牲的五位义士之墓,今仍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这幅画作的年代应不早于明末。这应该是目前发现了最早的眼镜店。

《苏州市景商业图册》局部

苏州现存的五人之墓


在这本图册中,另一幅画中也出现了一位戴眼镜的长须老者。从这两幅眼镜的造型和佩戴方式来看,与《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的眼镜相似,而从地理位置上,南京与苏州很近,说明二者年代应该相去不远。


《苏州市景商业图册》局部
明清时期眼镜(上海眼镜博物馆藏)
除了“叆叇”这种谐音的译名外,国人亦循其用途称之为“眼镜”。上海图书馆所藏明•于宣(成化、弘治间人书函中云:“钱复老一见知为古人,所授眼镜适与弟合。”此名称为清代所沿袭。孔尚任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完稿的《桃花扇传奇》之《迎驾》一出中,就说阮大铖“腰肉取出眼镜戴”,其40余岁时曾作五言诗《试眼镜》,其中几行写道:
西洋白眼镜,市自香山墺。
制镜大如钱,秋水涵双窍。
蔽目目转明,能察毫末妙。
暗窗细读书,犹如在年少。
明清时期眼镜(上海眼镜博物馆藏)
雍正史料中也有偶很多关于眼镜的。如雍正在云贵总督高其倬请安折上的批谕中说:“赐你眼镜两个,不知可对眼否?”雍正本人也经常戴眼镜,他的遗物中眼镜种类很多,有车上戴的、安铜钩的、安别簪的、上节骨头下节钢钩的、玳瑁圈的,有近视眼镜,也有40 岁、50岁、60岁等不通年龄段所戴度数不同的眼镜。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在正大大光明殿大考翰林,诗以“眼镜”命题,参加考试者九十六人,成绩不入等的仅侍讲学士集兰一人,“着革职。可见多数翰林已能就眼镜敷衍成篇。江苏吴县祥里村清的毕沅墓出土的眼镜,是乾隆年间的产品。它的镜架为黑漆木框,已装有供系结用的丝绦。而且这副眼镜是水晶镜片,是我国自行制造的。


▲毕沅墓出土的眼镜
我国既能磨制镜片,眼镜遂逐渐流行。不仅有视字明大的花镜,还有近视镜。乾隆十六年( 1750年),杨米人写的《都门竹枝词》中说:“车从热闹道中行,斜坐观书不出声。眼镜戴来装近视,学他名士老先生。”可见这时的老先生已有戴近视镜的。

至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张子秋在《续都门竹枝词》中更说:“近视人人戴眼镜,铺中深浅制分明。更饶养目轻犹巧,争买皆由属后生。”则眼镜也成为青年人争买之物,形制亦踵事增华。
古代仿制西方眼镜
最早记录中国仿制眼镜的情况,乃是晚明时期张首的《疑耀》,曰:“闽广之间有制眼镜者,老人目豁,以悬目中,则毫发立睹。”在清中期以前制造玻璃的技术不高,中国仿制的眼镜多以水晶为材料,而水晶十分昂贵,故不能大批量仿制与生产,从明代至清前期眼镜只是上层阶级之间互相馈赠的礼品,高官中多有收藏。

清初的孙云球所著的《镜史》为称为中国第一部光学著作,而孙云球自己就是一个眼镜专家,他已能做到“随目配镜”,能能做多幅眼镜,有人来配镜的时候,让他们分别试戴。在道光时,眼镜用十二辰来编号划分度数。如李光庭在《乡言解颐》(1849年刊)中说:“眼镜以十二辰编号,从亥逆数,由浅入深。”这时广州太平门外眼镜街的产品行销全国,深浅度数已较齐全,在当时的知识阶层即所谓“士林”中,已具有一定程度的普及了。
  


    关注 在线文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