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歌词的那些事儿(3)

 

“太平歌词”神说:太平歌词不能湮灭在历史之中,于是,御子板上开始闪烁了不一样的光。...







太平歌词

神说:太平歌词不能湮灭在历史之中,于是,御子板上开始闪烁了不一样的光。

在传统相声《扒马褂》的里,逗哏之一郭荣启老师曾戏谑提议说三个人唱太平歌词,马三立老师立即回击:“没意思,俗透了。”在那个京韵大鼓、单弦、梅花大鼓、铁片大鼓等曲种最繁荣鼎盛的时代,因为相声演员登堂入室而方才没落的老调太平歌词确实显得相形见绌。既没有华丽的唱腔,又没有精致的词句,更没有厚重的伴奏,导致那个年代的演员和观众都迅速把这门艺术抛弃掉了。北方曲艺两百年,消失的曲种枚不胜举,梨花大鼓等红极一时的曲种在50年代之后也近乎消亡,何况屈屈太平歌词呢?


可是,出乎历史的意料,太平歌词在失传的道路上戛然而止。╭( ・ㅂ・)و ̑̑

不同于单一的某种曲种,依托相声而生的太平歌词有更多存活的方式。一来许多相声界的老先生哪怕进入了剧场,可还是依旧把太平歌词传给了弟子,而这些人依然有许多依然活跃在当今的相声舞台上,延续着太平歌词的血脉。而另一方面,幸之所至,太平歌词的文本被艺人和曲艺工作者记录了下来,使得恢复太平歌词不至于太过困难。



马三立老爷子的儿子马志明先生在90年代录制的相声《太平歌词》是一段意义重大的节目。这段相声不仅仅向观众们普及了太平歌词的基本知识,更是在那个相声演员唱流行歌曲吸引观众的年代,重新强调:“说学逗唱”四个字中的“唱”是专指演唱太平歌词,而其它的京剧评戏大鼓小调乃至流行歌曲统统算作“学”。这对于太平歌词的地位来说,无疑是一种证明和坐实。



我相信我们之中的大部分人不仅几乎没有见过撂地表演的相声演员,连观看舞台上表演这门古老的,几度差些从舞台上销声匿迹的艺术也少之又少。无论是相声的演员还是观众都应该明白,太平歌词曾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种是关乎早期相声艺人生死饿饱的手艺。但同时不得不承认,受限于起源的背景和年代,较低的艺术性是太平歌词绕不开的硬伤。虽几经改革创新,但依然难以恢复彼时辉煌,甚至在四五十年代濒临销声匿迹




尽管这种半念半唱的唱腔流传了下来,而且作为四门基本功课之一代代传承,延续至今。可即便是相声人也只能说,太平歌词的舞台价值已然所剩无几。今天的相声演员们在舞台上唱起太平歌词,也更多只是将其当作一种前辈们留下的遗产。却道是唱腔犹存,辉煌不再。

只听闻当年,西湖美景盖世无双。
(全集完)










    关注 永乐相声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