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技术与内容的关系

 

先制定内容,再配比相应的技术,并在两者之间寻找到平衡点。...



动画技术与内容的关系是每一个动画制作人必须持续思考的课题。先制定内容,再配比相应的技术,并在两者之间寻找到平衡点。

动画制作过程中,技术和内容常常被一遍遍地讨论,但往往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容易被忽视。动画技术和内容所指也非常广泛,我认为技术的核心是制作工艺方面的技术,内容的核心是故事、情节以及角色对观众的影响力等。



《疯狂动物城》不光有足以吸引全球观众的好内容,还拥有全球顶尖级的精湛技术。动画技术和内容互为平衡、相互促进的关系,在这部作品中发挥到了极致。
回到国内市场,动画内容和技术的关系好像让人迷茫。电视动画方面,技术简单、内容出彩、收视爆棚的动画可圈可点,知名的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大耳朵图图》等。然而技术复杂、内容曲折、口碑好但收视不尽如人意的动画却是多如繁星。而动画电影市场的这种现象更是受人关注,号称国内动画电影技术第一的《小门神》票房远远不及预期,而在上映前不被看好的《大圣归来》却尽显王者之气。技术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在国内动画市场显得模糊,好的技术不一定能做出好的内容,而好的内容似乎也不需要更大的技术投入。分析这之间的规律,其实是非常有趣的。《疯狂动物城》是技术的成功?还是内容的成功?《小门神》是内容的失误?还是内容与技术衔接得不够?《大圣归来》从专业的眼光看,技术与内容也不尽完美,却为什么得到观众的喜爱、追捧甚至自发成为水军义务为之宣传?

且带着疑问,先来看看我们的制作流程。

动画的制作无论是电视动画、网络动画还是动画电影都分为三个阶段。前期(Pre-production)、中期(Production)、后期(Post-production)。动画技术与内容的关系制定应该是前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究其取决因素当然就是项目的预算和脚本。两者之间孰重孰轻大家一目了然。我对动画技术与内容关系的理解归纳为:内容是影视作品的灵魂,直接决定着影视作品的高度、宽度和深度。技术是影视作品实施的手段,是我们达到目的的力量,技术的优劣决定我们完成内容的能力。

内容是核心,是作品的灵魂



我们先说内容。好莱坞认为好的影视作品一句话就能说清楚,并且一句话就足以吸引人。比如:

大富翁是武器发明天才,穿上坚不可摧的盔甲打击恐怖份子。——《钢铁侠(Ironman)》

一个年龄时间倒着走的男人,爱上一个普通女人。——《本杰明. 巴顿奇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菜鸟侦探和街头混混搭档48 小时侦破城市大案,抓获副市长。——《疯狂动物城(Zootopia)》

我们再来看看《小门神》和《大圣归来》的一句话内容。《小门神》的一句话内容:面临下岗的门神兄弟来到小镇,遇见单亲母女发生一系列有趣的故事。故事好像不是很吸引人,剧组应该也意识到了。前后修改了30个版本,加了很多诉求,再用国内最好的动画技术实施。最后结果可想而知,线索太多、铺垫太长,有朋友看后评价到:看了一半还不知道讲什么。内容本身有致命的缺陷,技术能提升的空间就十分有限。

再来看看《大圣归来》的一句话内容:落寞英雄孙悟空被小和尚江流儿拯救,打败千年老妖。故事也很普通,但孙悟空比门神更吸引人,落寞英雄重新崛起也比下岗更打动现在的观众。江流儿的设定更是远远超过单亲母女。最最重要的是,大圣归来的技术实施更加地专注于内容的核心和角色的塑造,好钢用在刀刃上。
当第一眼看到《大圣归来》的宣传片,就让我热血沸腾,大圣孙悟空的英雄形象瞬间立了起来。反观《小门神》,由于技术投入相对分散,片子的亮点并不突出,宣传片中和花妖的打斗技术上没得说,但很难让观众产生买票入场的兴趣。两个门神的人物设定也有缺陷,没有技术发挥的更大空间。

其实这些问题是我们做动画前期的时候非常容易忽视的。并且是在不经意间,这些重要的思考点就被我们轻易地放弃了。原因就在于,当我们学习好莱坞优秀动画电影的时候,其炫丽的画面往往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像和记忆太过深刻,却让我们忽视掉了技术是为内容服务的根本,忽视掉了技术背后作品的灵魂。

技术的发展提升,呈现并丰满作品灵魂



美国好莱坞动画电影引领了整个影视行业的革命,专业技术的提升是主要的推动力。20 世纪90 年代三维技术的突破开创了全球影视行业的新时代。令人惊叹的画面、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票房神话。对三维技术的应用发展到今天更是让人瞠目结舌。《疯狂动物城》里主角兔子朱迪身上260 万根毛发的“流动性”毛发效果新技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技术的发展让每一个动画人都意识到这是我们不同于其他电影的法宝。

其实动画从诞生之初就和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从黑白片、无声默片到彩色有声动画,从二维手绘到三维计算机图像数码技术,技术的不断变革推动了动画内容的丰富和创造。特别是三维技术的突飞猛进,让制作者可以讲述任何故事,或是让角色做出各种超乎想象的动作,而完全不用顾虑真人电影的预算限制,不用考虑实拍过程中的各种困难。我们的想象力,因为三维技术的进步终于可以最大化的实现了。与之相比,二维技术的造型、场景相对简单,不够丰富和立体的画面在表现上确实相形见绌。

在《海底总动员》中,计算机图像数码技术虚构了海底的幻境,强大的3D 引擎把五彩缤纷的海底背景和色块力发挥到了极致。视觉的感染力与冲击力让观众置身于独特却又真实的海洋奇观里,观众的思路也跟随着尼莫进入这幻境之中畅游。

《功夫熊猫》更是把中国审美的意境完全融入到了场景之中,灵活优美的功夫招式和憨态可掬的熊猫形象结合得天衣无缝。动画的虚实之学表现得淋漓尽致。

《长发公主》里乐佩的长长美丽金发,由27000 根3D 发丝组成,高级体积光效果的应用,完全自由地控制体积光的外形和运动轨迹。

《冰雪奇缘》里艾莎头发看起来更加柔顺美丽,是在《长发公主》的研发技术基础上,又刷新出一套“护发”动画程序来优化这项任务。最后在剧中艾莎的头发总共实现到40 万根3D 发丝。此外,《冰雪奇缘》还运用上全球最先进的电脑技术打造了如梦似幻的冰雪世界,而冰雪效果除了为观众带来美的体验之外,人物的刻画、角色的设计也是围绕内容设定和剧情发展,非常出色。

这一部部成功的动画电影告诉我们,三维技术的呈现重点就是写实、逼真,而透过这些写实、逼真的技术呈现,不断升华作品的人物性格、剧情铺展,丰满作品内容的核心灵魂。

直达观众心灵的作品,需要内容和技术的共性融合



通过对影片细节的仔细推敲可以发现,无论是财大气粗的好莱坞, 还是堪称文化帝国的迪士尼,在其影片制作过程中的三维技术应用并不是简单粗暴的去炫技,而是通过巧妙的应用,为内容服务,提升内容实现的精髓。技术和内容的完美结合重新革命了动画的标准,技术与内容的关系也提升到了另一个阶段。

没有好内容好故事,再好的技术也是摆设。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的动画片是如何讲故事的。

构思一部作品,我们首先要思考故事的共性是什么。故事的共性就是每个区域、每个民族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体制下共有的意识、情绪、感情。这是我们的共性,例如亲情、友情、爱情。美国动画作品中就大多表现“冒险”“勇气”“爱情”等浪漫主义色彩主题的人类共性。

《料理鼠王》讲述的是一只小老鼠如何凭借自身努力成为法国顶级厨师的故事。从“老鼠”与“厨师”这样一组二元对立设定可以看出,这是一部浪漫主义动画电影。但影片并没有过多地描述主人公的厨艺,而是着重于实现梦想的艰辛过程。原因很简单,厨艺并不能打动每个观众,但实现梦想却是每一个观众的共性。
动画片是我们想象力的最佳影视表现手段,是观众潜意识中的一个个幻想,并赋予这些幻想和梦境一个真实的呈现。所以这种共性还会随着时代背景和观众的意识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在社会经济还不是那么发达的时候,我们喜欢的动画形象是王子和公主,灰姑娘一定需要从天而降的白马王子。在中国家庭教育严厉的今天,能够作弄天敌的喜羊羊、能够对抗人类保护森林的熊大熊二,以及反抗天庭权威的孙悟空,都是从某种程度上帮助观众寻找到一种共性。自由、独立是人的共性。

美国动画作者认为,现在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权和男女平等是现代社会的主流问题。大家看《长发公主》《冰雪奇缘》《头脑特工队》《疯狂动物城》《星球大战7》等都是以女性角色为第一主角,这在以前是不多见的。共性的选择必须要更贴近生活,才能有一个好的故事源泉,也才能与观众建立起共鸣关系。实际上如今漫威和DC 的“英雄”系列大行其道,也是这种共性的推动。小人物成为大英雄如今被观众广泛接受和认同,这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科技的高速发展、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本身就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美国梦”的主题是美国动画构思的源泉,“自我”的实现是主题的核心,这是我们在内容构思上要学习借鉴的。

那么,技术的首要投入,现在也非常清楚了:就是内容的核心,即角色身上展示的共性,泛泛而投是不可取的。

国内动画市场需要更多关注内容和技术的平衡点



除开三维技术,如今二维、Flash 技术也是动画的表现形式。我们来简单阐述一下各种动画技术目前在国内的现状。

先来看看制作团队,社会经济蓬勃发展,文化市场日益扩大,国内动画从业人员机构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总的来说,三维制作的从业人员日益增加,技术提升也非常大。Flash 一直不算太主流,所以变化亦不大。二维动画从业人员的分流现象比较突出,一部分成为三维制作公司的技术骨干,一部分则转战游戏网络市场。国内目前出现了一个动画市场需求增长但制作供应反而跟不上的现象,很多韩国、日本的三维二维制作团队反而为国内原创动画代工,这也可以反证国内动画市场的繁荣。广电总局十年来对国内动画市场的扶持可谓功不可没。

在国内电视动画长片市场的众多作品中,我个人认为最成功的应该是奥飞娱乐的《超级飞侠》。该作品的技术与内容堪称完美,收视高、内容棒、产业链都很完善,预计未来几年《超级飞侠》还会迈上新的台阶。国内也有很多动画片目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收视以及IP 影响力均超过《超级飞侠》,但在产业链上先天就差得太多了。
这几年国内的电视动画发展迅猛,出了很多优秀动画作品,社会影响力非常大,老少皆知。不光少儿媒体在黄金时间段播出,连各大卫视也争相购买。这类动画作品内容定位准确、量产制作、幽默搞笑、角色形象深入人心。大体量的动画剧集适应国内少儿媒体的播放方式,不光红遍中国,甚至在亚洲其他地区影响力也非常大。然而在动画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表现出来以后,技术的跟进却是乏力的。直至今日,量产依然是制作的主体方式,IP 消耗特别大,提升却不够。技术上没有革新,IP 便很难持续维护。量产塑造IP 是可以的,但依然以量产的方式维护却会反向地削减IP 影响。

动画长片的技术和内容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我们去迪士尼公司参观学习时,迪士尼频道负责人介绍了自制动画长片《小公主苏菲亚》的前期工作。项目组分别制作了同样情节的二维动画PV 和三维动画PV 来验证技术实施对内容的支持力度。两个版本都制作得非常棒,但制片方认为三维制作更能体现内容的诉求,最后选定了三维为实施技术。第一部《小公主苏菲亚》播出后收视反响超出迪士尼预期,制片方马上又追加投入再次提升内容和三维技术。《小公主苏菲亚》第二部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国内电影水平。其实这就是对IP 的理解度的问题。观众对IP 的期待上去了,技术和内容一定要跟上作为支撑。国内很多拥有优质IP 的公司,对这方面理解还是比较弱的。
中国网络动画也有这个问题。最初的几部开山之作,单集网络点击破亿,堪称大IP。但一年以后,当市场热度逐渐冷静下来,有的作品每集点击量还能勉强上百万,有的已经迅速跌落到几万上下,让人唏嘘不已。我认为这也同样是内容影响力提升后,对技术和内容的新关系处理不得当所造成的。

动画技术与内容的关系是每一个动画制作人必须持续思考的课题。先制定内容,再配比相应的技术,并在两者之间寻找到平衡点。有条件在动画前期工作中多试几种制作方式是最好的。所谓,过犹不及,缺则有损。


    关注 視美精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