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折叠《北京折叠》!

 

如果非要依着这个角度,我觉得不妨这样想,我们获得赞誉是因为敢于表达社会隐喻的行为,而非隐喻本身。...

第一次在推送标题中加感叹号
不知道大家 会不会因此认为
我是个活泼的人
啊,捂脸跑掉 =v=




这一天兀兀终日,双目为瞀。可是想到Kindle里正躺着一篇《北京折叠》,我就兴奋得可以。

然而结果是,看完我就秒删了。再次从云端下载回来,还是因为想明晰情节和语言,为某些说明提供更加充分的论据。

今年八月份,这篇小说获得了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

一时间舆论喧然,褒贬不一。许多人揣测这得益于国际奖项对于中国主动袒露自己阴暗面的热衷。然而每逢中国获得国际性文学奖项,类似的说法就层出不穷,或许又太轻易陷入阴谋论了。如果非要依着这个角度,我觉得不妨这样想,我们获得赞誉是因为敢于表达社会隐喻的行为,而非隐喻本身。

小说在科幻领域的奖项诚然提升了我们的自信,具有正面影响,这点大家都不会否认。但我仍然坚持对这篇小说的不喜欢。



首先,语言加工能力是一篇好的作品不可或缺的部分。这并不是说文字要多么漂亮,而是希望它具有感染力。而感染力建构在表达流畅、逻辑通顺的基础上。

举几个栗子。

老刀艰难地穿过人群。端盘子的伙计一边喊着让让一边推开挡道的人,开出一条路来,老刀跟在后面。

彭蠡六十多了,变得懒散不修边幅,两颊像沙皮狗一样耷拉着,让嘴角显得总是不满意地撇着。如果只看这幅模样,不知道他年轻时的样子,会以为他只是个胸无大志只知道吃喝的怂包。但从老刀很小的时候,他就听父亲讲过彭蠡的事

食客围着塑料桌子,埋头在酸辣粉的热气腾腾中,饿虎扑食一般,白色蒸汽遮住了脸。

高楼收拢合并,折叠成立方体。霓虹灯、店铺招牌、阳台和附加结构都被吸入墙体,贴成楼的肌肤。结构见缝插针,每一寸空间都被占满。

偶尔有华服的女人乘坐着双轮小车缓缓飘过他身旁,沿步行街,像一场时装秀,端坐着姿态优美。

我想作者可能试图用碎片化的意向营造一种画面感,但无论是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还是白朴的“孤村落日残霞”,他们的排列都是自洽于场景的。

但是对于《北京折叠》来说,随意变换的主语却让人时常卡壳,看起来并不流畅。零散的语句更像是拼接而不是有机组合。

大学以来,除了刘慈欣的《三体》,我没有看过其他科幻小说(小时候的凡尔纳Orz),但我还是想说,《三体》的某些文字的确打动了我。

夜深人静的时候。从耳机中听着来自宇宙没有生命的噪声,这嗓声隐隐约约的,好像比那些星星还永恒:有时又觉得那声音像大兴安岭的冬天里没完没了的寒风,让我感到很冷啊,那种孤独真是没法形容。

有时下夜班,仰望夜空,觉得群星就像发光的沙漠,我自己就是一个被丢弃在沙漠上的可怜孩子……我有那种感觉:地球生命真的是宇宙中偶然里的偶然,宇宙是个空荡荡的大宫殿,人类是这宫殿中唯一的一只小蚂蚁。这想法让我的后半辈子有一种很矛盾的心态:有时觉得生命真珍贵,一切都重如泰山;有时又觉得人是那么渺小,什么都不值一提。反正日子就在这种奇怪的感觉中一天天过去,不知不觉人就老了……

是啊,能说什么呢?文明像一场五千年的狂奔,不断的进步推动着更快的进步,无数的奇迹催生出更大的奇迹,人类似乎拥有了神一般的力量……但最后发现,真正的力量在时间手里,留下脚印比创造世界更难,在这文明的尽头,他们也只能做远古的婴儿时代的做过的事。 把字刻在石头上。



在另一方面,它的情节架构比较简单。未来某个时间点,北京被分成三个空间。第一空间,五百万人享受同时坐拥黑夜和白昼的24小时;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的七千五百万人则分摊另外24小时。

通过减少多数人的生活时间,来解决机械化发展带来的人口富余和失业问题。同时,“每次通货膨胀也传不到底层”。

但是,由于部分叙述局限于当下的苟且,现实和幻想的界限模糊,普通人很容易瞄出所以然。我不是说贴近现实不好,只是觉得这样的讽刺直白但不尖锐,会让人失去紧张感和代入感。

照例举几个栗子。

据说城市建成的时候,有八千万想要寻找工作留下来的建筑工,最后能留下来的,不过两千万。

“现在政府太混沌了,做事太慢,僵化,体系也改不动。”他说,“等我将来有了机会,我就推快速工作作风改革。干得不行就滚蛋。”他看老刀还是没说话,又说,“选拔也要放开。也向第三空间放开。”

老刀没回答。他其实不是厌恶,只是不大相信。

无人驾驶的汽车开过来,男人上了车。

“拿着吧,没事。”她把钱塞到他手里,“我一个礼拜就挣出来了,没事的。”

怎么说呢,我觉得小说里的角色定位过于明显了,像是演员们挨个举着角色牌走过场。更喜欢润物无声的浸入,而不是敲锣打鼓的喧哗。

总之,《北京折叠》不太能打动我。充其量是再次向我展示了,现实,嗯。也许正是标题中的“北京”戳到了大都市里每个小蚂蚁的痛点,于是人们纷纷捂着现实中血呲啦的伤口,将它奉上圣殿。



最后顺便说两个有些脱离主题的想法。

其一。

知乎上有很多这样的问题:XX作品中有什么细思极恐的细节?比方说,提起《红楼梦》,有人说前八十回凤姐儿和宝钗没说过一句话。当然,这个回答因为忽视群戏中的对话有些哗众取宠了。但总之,有人评价,这种问题都是过度解读,作者本身意不在此,难道要把小说当高考题来做吗?

我不太赞同。我以为,完全脱离实际的文学,在短期内,尚可依靠消遣性和美妙的文辞支撑。但是缺乏意义和现实性,日子久了,再看它昔日宝贵的单纯,人们只会感觉索然无味。在这一前提下,既然和现实有所关联,读者大开脑洞的解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二。

其实文中所隐喻的分化和焦虑,早已被大多数人察觉了。那么我们觉得平淡,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来源于对背谬现实的一种…见怪不怪呢?

我是说,因为太过习惯和熟悉,这些情节已经刺激不到我们了,于是才更加推崇那些激烈的、宏大的、眼看着难以企及的幻想。

这可能是我对以上结论唯一的妥协和反省。

请折叠《北京折叠》
可是
北京啊,北京
局外人 | 鼠疫 | 北岛 | 阎连科 | 九栋
初见彭昭 | 又见彭昭
关于我爱你 | 关于你爱我


    关注 Mponder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