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气氛,不见人物——关于OKT《哈姆雷特》

 

但是如果这个剧团再带作品来演出,我依然会买票去看。...



大家好,我是安妮。

在聊立陶宛OKT剧团的《哈姆雷特》之前,为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先做出以下几点声明:

·  我认为,这一版《哈姆雷特》的演出,编导演都是国际一流水准的;

·  在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哈姆雷特》(含视频)的呈现中,这一版是独特且值得收获掌声的;

·  下文中会提到的孟京辉和林奕华,是我非常喜欢的华语戏剧导演;

·  我观看本次演出的时候坐在第四排中间,因此不存在因剧场内区位造成的观剧效果影响。

好了,下面进入正题。



2014年11月14-15日,立陶宛OKT剧团协哈姆雷特赴京参加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于国话先锋剧场演出两场,口碑爆棚,号称“零差评”。因此,时隔一年该剧再度来华开启巡演的时候,各地宣传都写着“实至名归”、“戏迷有福了”等口号火热开票,我于是抱着超高期待在上海站开票首日就购买了3月12日下午的演出戏票。(上一次带着非常满的期待值进剧场是香港话剧团的《都是龙袍惹的祸》,被身边朋友安利了一轮又一轮,在演出前匆忙读了一遍剧本,结果演出比期待的还好太多。)

《哈姆雷特》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一个剧本,演出前的大量文字信息和剧照已经告诉我们它的颠覆性和解构创作,我本身是一个非常热爱名剧解构和舞台形式变化的人,尤其是熟悉文本的陌生化处理,对于我来说吸引力太强。我觉得“忠于原著”这样的说法在虚构文学的二度创作中是不存在的,要不然还要解构干嘛。所以,我怀着万分期待的心情观看了这场演出。



*心情如图中的奥菲利亚

如果我之前没有看过任何一部“先锋戏剧”,我大概会觉得开场演员们面对镜子中的自己和反射出来的观众大声喊“你是谁”是非常有趣的;如果我没有看过林奕华的《三国What is Success》和《红楼梦 What is Sex》,我大概会觉得仅用化妆台和椅子的变化来表现场景和情绪的变化是新奇的,大概会觉得融入“镜像”的概念来表现人物、挖掘内心是独特的;如果我从来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戏剧大师叫布莱希特,我大概会觉得在《捕鼠器》戏中戏的段落用同一演员饰演表演者和观演者是一种天才的创意……

戏剧的创作方法大多相似,不同的是形式与剧作结合时的化学反应效果。中场休息的时候,我和朋友不可避免地聊到林奕华,他说“林奕华的作品千篇一律,感觉没什么新东西。” 我喜欢他的作品,是因为他总是能用类似的手法付与舞台新的观感,这其中有无限乐趣。《红楼梦》的舞台上也出现了衣架和不停变换的桌子,可是对于那样一个故事和经典人物与当代语汇的融合来说,它是恰如其分的。遗憾的是,简单而精巧的非常“当代”的舞台设计,在《哈姆雷特》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温馨提示:演出开始后请不要拍照,场内拍照请不要使用闪光灯

我认为OKT版的《哈姆雷特》对剧本进行了非常好的解构:大量删减冗长而广为人知的剧情交代,将核心台词和人物行动突出,打散剧情结构,调整事件顺序,将关键剧情碎片化呈现,并让剧情为人物服务,尝试去解读人物的内心世界。

但是很遗憾,我在这一版以“人物内心”为戏眼的《哈姆雷特》中,没有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OKT剧团对配角们都做了脸谱化的处理: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时而着女装,时而穿水手服,总在角落里大卖英国腐文化;波洛涅斯衣冠楚楚却市侩鸡贼的形象被突出;克劳迪斯带着蠢萌的老鼠头套在肮脏的角落穿行……对人物的明确定义让支线弱化的同时能够突出角色特征,我以为是因为创作者想要引导观众将注意力放在主要角色身上,可惜看不到。



不得不承认,这一版《哈姆雷特》对于奥菲利亚这个角色有了颠覆性的创造。我们以往认识的奥菲利亚是个傻白甜,这一版中,她更像一个对爱情充满渴望的神经质少女。我猜导演想要让4盆白色的花在满台阴郁的气氛中显得刺眼,配合各种诡异的声音,凸显善良与黑暗斗争的博弈。但我看到善良被席卷了,那些花显得苍白无力,如果非要解释,那就是整个故事都充满阴谋,对比薄弱让人觉得有些单调。(另外我不太理解哈姆雷特和奥菲利亚分别有一次跑下舞台在观众席前面来回跑是什么意思?)

这么说吧,我觉得这一版呈现想要用舞台气氛做桥梁,联通观众和人物内心,为了搭好这座桥,导演煞费苦心,用了很多手段,但最终,作为观众我迷路了。我既没有能够到达奥菲利亚的纯洁善良,也没有达到王后的原罪纠结,这都尚可原谅,然而我捕捉不到哈姆雷特,不知道他在干嘛。

其实哈姆雷特在我们心目中已经成为了“勇敢但不果敢”的代名词,我本来期待这一版解构可以尝试解释一下哈姆雷特的“犹豫”,可是没能看到。我看到的哈姆雷特从被老国王扼住脖子就开始胸有成竹,为了复仇做各种准备,对一切了如指掌——这其实是可以全剧贯通的,化妆间里,哈姆雷特是导演,尤其是《捕鼠器》那一场,导演的身份干脆挑出来,那一刻,“戏中戏”模糊了哈姆雷特的身份,我看到他在导演这一场《捕鼠器》,也在导演这一出《哈姆雷特》。如果能按照这个思路往下做,我觉得会是令人激动的,可是创作团队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了“戏中戏”上,并且让戏中人和观看者互相切换,戏中戏结束,这个设定就过去了。



于是我遗憾地看到,哈姆雷特在这一出戏中被处理成一种气氛,观众用这种气氛来阅读这个人物,但是,这种气氛最后变成了服务于其他角色的道具:用于跟奥菲利亚对照、跟乔特鲁德对峙、跟雷欧提斯对抗,可我唯独没有看见:他是谁?

剧中当然有一些可圈可点的细节处理:比如带着老鼠头套的克劳迪斯,上半场躲在化妆镜后面若隐若现,下半场则旁若无人满场走,是哈姆雷特对整个谜团心理思考的外化;比如哈姆雷特跟乔特鲁德的几次对话,微弱到几乎不可见的俄狄浦斯情结浅尝辄止,大胆做出了我们对原著的共同猜想;霍拉旭那个随意移动的红鼻子,用小丑来表达“扮演”的乐趣;还有白色油彩代替面具但不掩盖五官让观众看到丰富的表演层次……

至于对剧作的理解,虽然“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但是我总觉得对《哈姆雷特》的理解也超不过1000种。OKT也对“To be or not to be”做了阐述,全剧出现两次,第一次拉开了复仇的序幕,第二次是所有人死后的挽歌。还是用这句话来表达这一次的解构关于“生存和死亡是镜像关系”的主题,但是然后呢?没看到反面的光景。



立陶宛OKT剧团版的《哈姆雷特》我并不喜欢,上半场冗长而靠近原著,下半场则显得草率而张力不足,然而正向我开头说的,我认为这是编导演都国际一流的一部作品,因为他在尝试,在个性化解读经典,但是我们的预期太高。创作者确实在努力,但好像所有的事儿都想说,每件事儿都有天才的创意和想法,可是呈现在台上,似乎每一件都没说好。

最后再说几句:

我有个朋友(对,就是陈述与胡说)说这是“立陶宛孟京辉”,我不太同意。孟京辉喜欢用大量小道具和流行元素,剧本内核非常古典,所有戏剧行动清清楚楚,只不过处理方式比较先锋。我觉得这是立陶宛(山寨)林奕华,具体不细说了,大家不如自己感受一下。林奕华说:“我做四大名著系列,是我的读书笔记,跟大家分享。”这一版《哈姆雷特》,仔细想想也是立陶宛OKT剧团的一则读书笔记,但他们可以再想一想,整理整理,会非常好!

如果这个剧团再带作品来演出,我依然会买票去看。

—感谢阅读—


    关注 安妮看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