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和叶问,谁成就了谁? ——用太极拳的“阴”与“阳”来思考

 

用太极拳的“阴阳”来看,李小龙代表着其中“阳”的一面,至刚至阳;叶问则代表着其中“阴”的一面,至阴至柔。同时,我们知道刚则易折,柔者长存,似乎也符合两个人的宿命。...

李小龙和叶问,谁成就了谁?
——用太极拳的“阴”与“阳”来思考
习武的人,很多都喜欢看武林前辈们的故事。可以从中寻找精神寄托,也可以学到前辈们的思想精髓,以及作为偶像找到努力的方向。更进一步,如果于其中间发现些对习武有帮助的内容,更加是赚到了。

前段儿时间,《叶问3》上映,估计很多朋友都会看一看。

虽然剧情中仅有李小龙的两个小片段,而且尚没有涉及叶问教授李小龙咏春拳的内容,却也不禁让我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李小龙和叶问,到底谁成就了谁?!
从师承上,李小龙虽然有诸多的武术老师,叶问肯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学习时间相对比较久是一个方面。而且,从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与咏春拳的相似、相通之处来看,也说明李小龙的武术思想多多受益于咏春拳。这样看来,应该是叶问成就了李小龙。

从另外的方面看,同样可以看到李小龙成就了叶问。李小龙用33岁的生命,创造了在武术界和影视界的辉煌(附后),尚不论其他方面的成就。如果没有李小龙,叶问不过是诸多武术门派其中一个较小的分支——咏春拳的奠基式人物而已,放眼中国武术界,这样的门派太多了,咏春拳不会特别突出,那么叶问自然不会有现在的知名度。

如果不是因为大家好奇于追逐李小龙成名、成功的足迹,不会有那么多导演和编剧热衷于叶问,从《叶问1》到《一代宗师》,再到《叶问2》、《叶问3》,等等。叶问,也不会被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所认识。
换个角度来思考,似乎更能把握两个人物的关系。

用太极拳的“阴阳”来看,李小龙代表着其中“阳”的一面,至刚至阳;叶问则代表着其中“阴”的一面,至阴至柔。

同时,我们知道刚则易折,柔者长存,也符合两个人的宿命。

叶问收李小龙为徒,曾经提醒过小龙可能会短命,也是有其道理的。李小龙的一生,犹如昙花一现,但其光芒在33岁的生命里绽放的耀眼而炙热。无论在影视艺术中,还是在武术竞技中,都展现的淋漓尽致。一招制敌,快似闪电,对手尚未反应过来,已经败了,好似古龙小说一样传奇。
阴能孕育万物,阴能生阳,叶问教出了李小龙,成就了李小龙的技艺;阳亦返阴,李小龙的成就,同样的反照了叶问的伟大。

柔则久,阴者长存,咏春拳和叶问相比较起来更久远的被大家所发掘,探究其实,寻根溯源,也是人们妄图找到或者成为第二个李小龙的小心思。因为阳,一目了然,一览无余,光芒万丈,却无从效仿。阴则隐蔽,意涵深远,耐人寻味,适宜挖掘。

阴阳相济,相互衬托。阴和阳,都不能独存。

李小龙最初学过太极拳,不过显然太极拳的含蓄与李小龙的气质并不相符,否则李小龙便不是李小龙了。

李小龙遭遇了咏春拳,并且进一步删繁就简的创造了截拳道,这才是李小龙,至刚至阳,从不含糊。

李小龙似乎也不需要更长的生命去展示自己,一如邓丽君、张国荣,即便是流星一闪而过,这颗流星也足够闪亮、足够耀眼,值得人们一生去崇拜。
叶问显然更从容,即便传承和发展了咏春拳,也体现出太极拳一样的张弛有度,不疾不徐,悠哉游哉。

叶问也自然不会成为李小龙,只会在继承、发扬和传播咏春拳的事业里,按照自己的性格按部就班的进行铺排,完成好自己的使命。
因此,叶问和李小龙,若非两者相遇,便都难以成就。

冥冥之中,这种相遇似乎又是必然,源自于中国功夫的真实和厚积薄发,源自于中国走向世界展现自己的需要。

因此,既是你成就了我,又是我成就了你。犹如太极的阴和阳,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李小龙的奖项与成就(来源于网络):

影视奖项

▪ 2005    香港电影金像奖大会“百年光辉之星”奖

▪ 2005    国家“中外文化交流突出贡献奖”

▪ 2005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杰出贡献奖

▪ 2005    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

▪ 2004    英国传媒协会“传奇大奖”

▪ 1999    美国演艺同业公会“终身成就奖”

▪ 1999    美国政府“多米尼加艺术奖”

▪ 1998    中国武术协会“武术巨星奖”

▪ 1993    香港电影金像奖大会“终身成就奖”

▪ 1972    香港金马奖“最佳技艺奖”

综合奖项

▪ 2009    美国影视作品十大铁血猛男形象之一

▪ 2008    被誉为世界武术大师和电影大使

▪ 2007    入选英国Total Film杂志“50大电影英雄”

▪ 1999    美国《黑带》杂志“十大世纪武术家”荣誉榜榜首

▪ 1999    《时代》杂志“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 1998    《时代杂志》“20世纪的英雄与偶像”

▪ 1992    《黑带》杂志23周年纪念活动“国际武坛最具影响力八大武术家”之首

▪ 1986    德国汉堡大学选为“最被欧洲人认识的亚洲人”

▪ 1974    《黑带》“世界七大武术名家之一”

▪ 1972    《黑带》名人堂

▪ 1958    香港校际拳击赛冠军

▪ 1957    圣芳济书院校际西洋拳击少年组冠军

《经典》时刻: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王宗岳《太极拳论》
欢迎留言,提出练拳疑问,交流心得。


    关注 修心为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