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什么天大的事

 

这是世界上科学合作氛围最好的研究机构之一,是我国重大科技项目最青睐的科研中心之一,是让科学家们心仪的科学基地之一。这就是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



这是世界上科学合作氛围最好的研究机构之一。在《自然》杂志发布的“2015自然指数”排名中,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在日本、澳大利亚、智利和德国的100家联合研究机构中位列第6。

这是我国重大科技项目最青睐的科研中心之一。在2016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的6个试点专项和36个优先启动重点专项中,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承担了7项,项目总经费超过2亿元。

这是让科学家们心仪的科学基地之一。中心成立5年来吸引了13位院士,66位“长江”“杰青”“优青”。2016年诺贝尔奖化学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两年前就因为感受到这里的创新活力而一见倾心,欣然加入了科研团队。

这就是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是由天津大学牵头,以天大化工学科、南开大学化学学科、中科院过程所、中石化、天津渤海化工等为核心合作单位组成的创新共同体。作为首批通过国家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在“协同”上做文章,试水高效的创新体系建设,经过5年的努力,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效创新中心在天津这片创新热土上雏形初具。

链接创新“孤岛”南开大学李兰东教授与天津大学巩金龙教授,联合在国际著名的《自然》杂志子刊《自然通讯》发表了论文。这次合作两人没有纠结工作量的问题,只是一门心思地把论文水平提高。因为这两位教授都是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的成员,科研成果在他们所属的学校都“算数”。

“科研成果既属于中心的,也可以计入科研人员原来单位的绩效考核内容。”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冯亚青介绍,“虽然大家都知道合作能提高科研效率,但项目由谁来牵头?发论文谁是第一作者?工作量怎么算?这都是现实问题。别说各领域、不同高校之间,即便是同一所高校内的不同课题组、不同学科之间的创新也都存在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碎片化现象,造成了一个个创新‘孤岛’。中心在人事管理、人员考评、人才培养、科研组织、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创新,就想从制度设计上打消‘协同’的顾虑。”

解决了“协同”的后顾之忧,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致力于聚合从基础研究、工艺设计到产业发展全链条的创新力量,“协同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中心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煤转化废水近零排放及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解决的是煤化工废水零排放、资源化的大事。项目集结了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天津大学、浙江大学、义马气化厂等18家单位,组成了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的“全链条”研发航母。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船坞”,不断建造创新的“航母”。目前,面向国家需求,以解决能源危机、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健康损害等重大问题,中心形成了32个创新“航母”。

“激发增量,1+1>2。”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之初,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两校校长的期许已经实现。“既然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高效创新体系和‘双一流’的目标,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责无旁贷,要踏踏实实地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说。

让“钱”为创新服务

今年10月,第二届“可持续环境与能源中的催化科学与技术”国际研讨会在津召开。会议筹备者李永丹教授告诉记者,一次能请来6位著名欧美院士,得感谢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给予的支援。

学术合作与交流有专项经费、卓越博士后计划有专项经费、学生出国交流有专项经费……在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科研经费有很大比例用在了“人”的身上。中心副主任王世荣说:“我们这都是大牌教授,虽说手中都不缺经费,但‘活钱’并不多。可能多请一位著名学者来讲学,多请一名博士后加入团队,多参加一个学术会就可能‘超支’。中心的经费更多地会用在这些‘掣肘’的地方。”

“几乎所有化学化工领域的大专家都来过。”王世荣透露了这样一组数据:中心近两年主办、承办和协办的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67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欧美科学院院士、业内著名教授和研究人员等573人到中心访问。“在中心,学术交流和碰撞已经成为常态。”王世荣说,“这让过去只是‘认识’的科学家们对彼此的科研内容和科研进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激发出新的合作甚至新的科研方向。”
长江学者房丰洲,他所从事的超精密加工、复杂曲面加工和精密测量领域乍看起来与化学化工并不“沾边”,然而在协同创新中心负责“分子光电科学与技术”建设的姚建年院士却看重房丰洲团队在光电器件加工方面的国际领先优势,将其纳入平台建设,从而形成了从材料到器件制备工艺和装备的完整科研链。

“杰青”南开大学教授卜显和觉得通过经常的交流与其他科研团队碰撞出新的科研方向“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以中科院、工程院院士领衔的专家团对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平台给出了“A”级评价,专家认为这里“做到了真正的学科融合,激发了创新活力”。

营造创新氛围

每到中心年度评审会,中国结晶专家王静康院士都会认认真真地汇报项目进展,按照国际惯例接受“同行评议”。“进入协同创新中心,不是排排坐、分果果。这里尊重科学家,更尊重科学精神。”天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登华长期分管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他希望在中心营造“勇于创新创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氛围”。

正是这种充满活力的创新氛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
今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弗雷泽·斯托达特是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分子设计/立体功能分子构筑及应用创新团队”成员。他加入的理由是“这里有很好的研发交流平台,科学家们能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

慕名而来的还有众多青年才俊。张雷,这个在国外读博士期间就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论文的年轻人,放弃了在重点高校任职,来到中心做博士后。他看重的是这里上下游联通的创新氛围和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机会,“机会多,更容易出成果。”张雷说。

学生们在协同创新中心最大的感觉是“太值了”,因为给他们上课、做讲座的不仅有“杰青”“长江”,还有院士和诺奖获得者,“而且我们还有机会参与最前沿的科学研究”。



据统计,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以来,已发表高水平论文295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39项,完成各级各类研究项目258项。如今,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已经声名在外,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将“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的字样印到自己的名片上……

“与麻省理工、伯克利等名校比肩,成为国际前五位的化学化工学术重镇。”这是天津化学化工协同中心成立时定下的目标,5年了,它向着这个目标扎实前行。

本文原载于2016年12月15日天津日报,标题为《“协同”让创新更有活力 ——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高效创新体系建设见成效 》


  
- tianda1895 -
内容来源 / 天津日报 
记者 / 赵晖
图片来源 / 天津大学新闻网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
封面图片 / 北洋光影 唐朝
责任编辑 / 赵越
「 天 津 大 学 新 媒 体 中 心 」
投稿 & 加入我们 tjuweixinteam@163.com


    关注 天津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