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黄龙玉是如何从原矿石修炼成为旷世美玉的?

 

在“玉满乾”杯大赛上,晶莹剔透的玻璃柜台上陈列着数百件玉质细腻、色彩鲜艳的宝贝,每一件宝贝都是绝世...





在“玉满乾”杯大赛上,晶莹剔透的玻璃柜台上陈列着数百件玉质细腻、色彩鲜艳的宝贝,每一件宝贝都是绝世之作。我经过展柜,慢慢停下脚步,驻足观赏,用心体会,有那么一瞬间,我仿佛感受到了每一件玉雕作品都变得灵动起来,它们似乎都在悄悄地向每一位观赏者诉说着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而我则被它们的故事深深吸引,久久舍不得离去。今天,我不是一位摄影者,而是一个平凡人,我以一个平凡人的姿态、平凡人的眼光来观看今年的“玉满乾”杯。







就从一块刚刚开采出来、未经雕琢的黄龙玉原石开始来讲述这个故事吧。龙陵县龙新乡小黑山是这一件件惊世之作最大的“源头”,小黑山黄龙玉矿产丰富,所占面积达40多平方公里,这里出产草皮料、洞坑玉、山流水等山料,有7个以上矿带。除此之外,象达、龙江、镇安也不同程度地开采出矿石原料。







刚刚出土的原矿石表面粗糙,未经任何人工修饰,与天然的石头并没有什么区别,一般人又怎么会看得出它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石呢?多年前,龙新乡雪山村的村名因不知道黄龙玉的价值,以为它们与一般的石头无异,就在自家砌房的时候将玉石挖出来做为基石,一块好玉就这样被埋在了墙脚。





将开采出来的原石去尘、洗净,就进入了雕刻的第一步。古代制玉技法,源于制作石器。切、磋、琢、磨是玉石器所用的工艺程序。切,即解料,解玉要用无齿的钢锯加解玉砂,将玉料分开;磋,是用圆锯蘸砂浆修治;琢,是用钻、锥等工具雕琢花纹、钻孔;磨,是最后一道工序,用精细的木片葫芦皮、牛皮蘸珍珠砂浆,加以抛光,玉器便发出凝脂状的光泽。这套制玉技术,在商代已为工匠们所掌握。

现今的玉雕技法,大体还是通过相料、问料、选题、设计、画活与制作“五部曲”来实现,很多玉雕大师都是根据玉石原石的形状、材质进行雕刻,这样才不失玉之本质,保留玉之“灵魂”。



古往今来,涌现出了双钩碾、“两明造”、金错玉器、软玉法等数百种玉雕技法,精湛的手艺,宛转流动,将自然的精华与人类的智慧有机融合,玉雕便是伴随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象征及见证。

龙陵黄龙玉有着和田玉之温润、田黄之色泽、翡翠之硬度、寿山石之柔韧,是最适合雕琢的玉种,它温厚的玉质深深吸引着来自全国著名的玉雕大师,经过大师之手,精心雕琢,眼前这一件件晶莹透亮、熠熠生辉的玉雕大作便“问世”了。





欣赏着眼前这些宝贝,古代“玉不琢,不成器”,将“君子比德于玉”的种种说法浮现在脑海。不禁感叹“天人合一”雕刻而成的精彩,在不断打磨、耐心雕琢之后,玉石才变成了惊世骇俗的美玉,成就了千百年来“人玉情缘”的咏叹调。

(来源:匡鹏/徐静/杨晓娜)

免责声明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陈春佐

关于龙陵旅游 该微信由龙陵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管理。关注本账号您将能及时收到最新的龙陵旅游咨讯,随手畅享龙陵。

如何联系我们

   网       址:http://www.llly.longling.gov.cn/

          话: 0875—6122398

   微信 公众号:longling-ly

   投稿   邮箱:longlinglyj@163.com

   管理员微信号:ll-wty

扫描二维码加入我们:



    关注 龙陵旅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