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让优秀的员工不吃亏---认识积分制管理(二)

 

积分制的核心在于:每个人为他人、为集体的任何付出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这不仅符合人性的原则,对他人,对集体...





积分制的核心在于:每个人为他人、为集体的任何付出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这不仅符合人性的原则,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也大有裨益。

积分制的管理倡导人们自救,先把自己打理好,而不是期待救世主,因为一个人人懂得自救的社会才能进步得更快。

社会鼓励提倡见义勇为,这是必须的,但与此同时也应该容许人们见利思义。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更多需要救助的人获得救助,社会也才能真正形成良性循环。这实际上触及到经常让人们陷于困惑的社会深层次中的义利观问题。

一直以来,有关见义勇为,当然也包括见义不为的报道,常常引起人们的关注,大都是褒前者而贬后者。然而,世界往往就是这样的不如人意,见义不为的人却没有减少。

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下春秋时期孔子关于义利的评价。当时鲁国有这样一条法律:凡是在其他诸侯国中见到鲁国“籍”的奴隶,每个鲁国人都可用钱将其赎回,赎回的金钱可以到国库去报销。据说,孔子的一位弟子在国外游历时,花钱赎回了一个鲁国籍的奴隶带回了鲁国。他没有去国库报销,显示出了他追求“义”的决心与真诚。

孔子知道后,严厉训斥了这个弟子。很巧的是,孔子的另一个弟子见到有人溺水,奋不顾身搭救其上岸,事后,他接受了被救者的贵重酬谢-一头牛。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孔子对他却给予了高度的赞赏。

事后,当被问及此事,孔子解释到:

第一,花自己的钱去赎买奴隶,虽然为国家省了钱显得很“义”,但是如果对此举大加鼓励和渲染,则那些原本会用国家的钱赎回鲁国籍奴隶的人,就有可能会放弃赎买的机会,以期避免和那些具有高风亮节之士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不愿去背“见利忘义”之名。结果,这种掏自己腰包为国家着想的“义”,最终便会事与愿违地使许多流落在外的鲁国奴隶无法加国。

第二,虽说救他人生命后收受谢礼表面看与“义”相悖,但只有当人们意识到他的勇为极有可能得到回报时,才会有更多的人去见义勇为。这样,更多的处理危难之中的人才会获得救助。

人们通常认为“义”与“利”是矛盾的,此消彼长、水火不容。而在孔子这里,大义的实现是通过小义的被放弃来完成的,而放弃小义无异于对人们的小利的网开一面。

也可以认为:以小利方可成大义。

这就是“让优秀的员工不吃亏”的理论基础。

求私利可以,但不能损人损公;主张个性,但要文明守法,遵守公德;重视个人积分,但不允许过分计较积分;追求小义,但不能无视大义,更不能损害大义;趋吉避凶,但不能没有是非底线。

积小义成大义,求小利顾大义。既要张扬见义勇为之士,也要褒扬见义思利而勇为之举。

公司希望员工重视积分,但如果员工过分计较积分,为积分争的面红耳赤,也有违积分制管理之初衷,也会受到积分处罚。




    关注 平遥减速器公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