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门口摆摊的学长火了!放弃500强的工作,就为卖这东西.....

 

真有勇气!...





华侨大学一毕业生,毕业后在母校附近自主创业,摆摊卖起了手工麻糍--漳州林氏麻糍。生意火爆时,一天可售卖两百盒,每盒5元,日收入可达千元。

  顾客正在买麻糍
麻糍两小时内口感最佳
“路边学长”现做现卖


近日,闽南网记者来到在华侨大学公交站旁,一名年轻的小伙子正熟练地包麻糍,顾客络绎不绝,做好一盒放在摊桌上,一般不会超过15分钟就可以卖出去。

将浸好的糯米蒸熟,再加入油、糖、水进行加工,就做好了麻糍的皮。将脆皮沙琪玛压碎作为馅料,再配上用糖、冰糖、芝麻拿去打磨成粉的调味品;包好馅料后,放进花生粉里翻滚一圈。香甜脆糯的麻糍就做好了。
  小伙子正在包麻糍


“麻糍的皮是最难做的,需要准备一上午”,小伙子自称“路边学长”,他告诉记者,平时中午才出摊,到晚上八点左右就能卖完,周末生意最好,有时提前卖完就提早收摊。

小伙子说,麻糍在两个小时内口感最佳,放久了,陷就软了,皮也会生水,口感就不好了,所以没人的时候,不会做很多。

前来购买的顾客大部分是华侨大学的学生,其中有许多回头客,也有不少路人。小伙子做的麻糍勾起了不少人童年的记忆。一位年迈的老奶奶路过说道,她小时候也做过,现在在外面很少见人做了,这麻糍的皮要不断敲打,才会越"糍"。一路人看到麻糍不禁买了一盒,她介绍,“以前在老家,若是有人家建新房子上房梁时,都要做麻糍丢给村民去捡,现在都换成了水泥房不用上梁,就没有人做麻糍了……”
与师兄一起研发麻糍
积累客源为以后从事微 商做准备


小伙子是华侨大学11级机电自动化车辆工程专业,来自龙岩长汀,卖的是林氏麻糍,但他不姓林,姓郭。原来,小郭是和一位师兄一起创业,该师兄姓林来自漳州,但非华大学生,早在两个月前,就开始在诚毅学院一学生街摆摊卖麻糍,人称“麻糍小哥”,每天收入在900元左右。
  不同口味的麻糍
小郭介绍,自己毕业后,在上海工作了一段时间,但由于个人原因,回到厦门。曾在海尔公司担任技术经理,“待遇不错,只是那种工作状态不是自己喜欢的”,小伙子自称喜欢成效立竿见影的工作。一个星期前,小伙子在华大校园外设摊点卖麻糍。

为什么选择卖麻糍?小郭说,摆摊卖麻糍是他喜欢的方向,前段时间认识了师兄,便一起创业卖麻糍。据了解,其师兄最初做旗袍定制的,后来想再学门手艺,手艺有很多,比如萝卜糕、九层粿、麻糍等,而师兄认为,做麻糍的手艺是最专业、成熟的,并且比较受市场欢迎。

选定做麻糍后,就开始研发口味,钻研最基本的原材料,调配比例、尝试口味。目前,小郭和师兄研发上市的口味有花生、芝麻(黑白)、海苔、紫薯、抹茶、椰蓉、奥利奥、红豆、可可等等十多种,小郭说,最初是师兄研发,后来就一同讨论研发,一边研发一边淘汰。“接下来,我们打算研发出更多的口味来,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谈及未来的发展,小郭表示,俩人先把手头的校区稳定,后续拓展其他校区、其他点,扩大经营规模。但摆摊的长远打算,是想利用现在的经验培养粉丝流量,为以后做微 商奠定基础。
大学毕业生另类就业



2003年,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当屠夫的新闻曾一度传遍大江南北。当年,陆步轩以全县文科状元考上北大中文系,毕业后进企业。企业破产后,2000年租房办“眼镜肉店”,打造出闻名全国的“陆步轩现象”,引发了人们关于此行为是否浪费人才的大讨论。
大学生到擦鞋大王的徐成春,从一家只有6平方米的擦鞋店,发展成为全国的400多家连锁店;从3种产品到拥有200多种自有品牌的系列产品;从创业时的2万元钱,到现在的资产500多万。
来自邵阳农村的李铿锵,由于家里困难,毕业求职时发现待遇太低,“卖红薯”的念头便闪现了。之后不到一年时间已经创立了10家连锁店,3家是自己的,另7家则是找不到工作、家里条件较差的同学加盟。
2006年到扬州求学的汤虎跟随东关街一位做手工姜糖的老师傅学会了这门手艺。如今临近毕业,和其他投简历找工作的同学不同,汤虎和王莹、芳秀兰一起创办了这家全手工制作传统姜糖的店铺,并雇了6名下岗工人。
宋雅丹,很多人都不熟悉这个名字,而她被人所熟知的身份是“开网店一年成为300万元富翁的女大学生”。
董刚硕士毕业后,放弃中国重型机械研究设计院工作机会,到平顶山做了一线采煤工。现在董刚和同伴安全采煤300多万吨,为全国同类矿井工效第一
在就业选择多元化的时代,北大女硕士回家乡当油漆工,与过去曾经名噪媒体的北大“猪官”“肉官”没有多大的差别。职业本无贵贱,适合自己最好。
文凭与职业有什么必然关系吗?
你怎么看?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5毛!!!


来源:闽南网记者 陈燕燕 袁静静

有事说事

值班编辑:林淳淳
哎呀,点个ZAN再走呗↙↙


    关注 闽南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