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综后期剪辑的新逻辑:以“梗”为单位进行颠覆性创作

 

都说要给“冰箱”和“衣橱”的后期加鸡腿,可是你知道为什么吗?...





这篇是来兑现承诺的。

之前在写《拜托了衣橱》的时候,冷眼君就说找机会要单独来说一下这个节目的后期,那就在这个平安夜,我们来聊聊后期的事情吧。

毫无疑问,对于现在的网综,后期团队扮演的角色是越来越重要,因为很多时候,由于受众的特殊性,后期团队都需要对原素材进行二次创作甚至是三次创作,这是一件要求越来越高的工作。

冷眼君发现,网综的表达方式正在逐渐发生演变,如果说传统电视节目的后期剪辑注重的是镜头和故事叙述,那么网综的剪辑则是以“梗”为单位在进行颠覆性创作,是一种全新的剪辑理念。

腾讯视频的《拜托了冰箱》和《拜托了衣橱》在后期上的创作应该说是近年来非常有代表性的两个案例,被网友称为“神后期”,纷纷表示要给后期加鸡腿,而这两档网综的后期都出自于同一家制作公司黑驴传媒





这两档网综的后期剪辑到底有怎样的特点,黑驴传媒跟其他后期制作公司又有着怎样的区别,他们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最近,冷眼君跟黑驴传媒的创始人颜睿聊了聊后期的一些事情,或许能找到冰箱和衣橱在后期上成功的一些真相。

后期制作工坊的定位可能会更准确
其实后期制作公司的地位凸显的原因,除了与制播分离有很大关系之外,还与近几年国内电视台大量购买韩国模式有关,韩国人的制作习惯直接影响到了国内综艺,其中以大片比为主要特点。



比如一档户外真人秀,随便就是20到30个机位,这还不算航拍和GoPro,为了一档节目而单建一个机房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这就逼着有专门的后期制作团队独立出来,去解决如此高片比的后期剪辑工作。

但是,这里面存在两个问题:

1、高片比的后期,其实大量的工作并不在后期剪辑,而是在素材的上载、转码、对时码、挑素材等工作上,这其实才是后期制作公司高成本的地方。

2、公司要追求利润,单期真人秀的后期剪辑价格虽然已经越来越高,但对于一家公司来说,还是需要同时有两个以上的项目同时操作,才能保证公司的运转。于是人力就会分散,被迫平摊生产力,单个项目的质量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损耗。



所以颜睿说,黑驴传媒其实更像一个后期制作工坊的概念,人不多,每次只集中操作一个项目,这样就能保证每次都能将很大一部分的剪辑师们投入到一个项目中去。

据了解,黑驴传媒目前的项目主要是跟腾讯视频合作,一季《拜托了冰箱》,一季《拜托了衣橱》,交替制作。每次都能将公司3/4的人力砸到一个项目中去,包括配备4位懂内容且一直有跟前期团队有对接的导演,以及7至8名剪辑师,保证每一季《冰箱》和《衣橱》在后期上都是高水准的。





其实冷眼君并不是说那些早已成规模的后期公司不好,而是相比之下对于单一项目的投入,黑驴传媒会更有优势,会更集中,至少从前两季的《拜托了冰箱》中就可以感受到。至于未来会怎样,本文不做讨论。

工作流程:后期导演和剪辑师的配合很重要
这里我们有必要明确一件事,那就是后期导演和剪辑师的分工问题。导演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在挑选有用的素材,在几个小时的素材里选择出最终可能会播出的素材。而对于剪辑师,最重要的工作其实是美化画面,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实现内容的表达。所以简单说就是,后期导演是对内容负责的,剪辑师是对画面负责的。

但是在很多后期公司,往往只有剪辑师,后期导演要么是没有,要么就是没有真正的前期经验,于是剪辑师不仅要承担挑选素材内容的工作,还要进行画面的美化工作,压力极大。所以对于现在的网综后期剪辑来说,配备一定数量的后期导演,并且与剪辑师默契配合,才能高效的完成一期节目的剪辑。比如《拜托了衣橱》,颜睿就配备了4名导演,专门对内容负责,从3个多小时的素材里,挑选出最终播出的45分钟素材。

另外,颜睿还告诉冷眼君一个细节,对于剪辑师来说,也是会有明确的分工的,而这个分工的理由就是根据剪辑师个人的喜好与擅长。

比如有的剪辑师特别擅长剪辑谈话部分,像《冰箱》和《衣橱》里都有大量的谈话内容,如何让谈话的节奏紧凑有包袱,而这会有专门的剪辑师去完成。还有的剪辑师特别擅长剪辑Show,像开场秀的部分,特效与画面的组接,也是需要有这方面经验的剪辑师去创作。还有一种就是专门剪辑带有逻辑性的环节,是有流程有逻辑的工艺,像《冰箱》里的做饭环节和《衣橱》里的做衣服的环节,都是需要剪辑得既清楚又有节奏的环节。所以这就体现出了黑驴传媒将7至8名剪辑师投入到一个项目里去的优势了,要知道,有很多被迫平摊生产力的后期公司,一个项目里,可能只有一两名剪辑师。





除了后期导演与剪辑师之间的配合之外,落到具体的内容上,又是一项非常具有考验的创作过程。

很多网友都说《冰箱》和《衣橱》的后期是“自己人”,可见黑驴传媒的后期团队是懂网友的。而这个“懂”,冷眼君觉得包括两种,第一是善趣味,第二是恶趣味。前者一般都是以流畅且自然的笑点为主,包括二次元的词语与BGM等,而后者则是用各种隐晦或乱入等画面形成的“污梗”。





对于这两点的把握,颜睿要求团队平时要观看大量的网综和二次元等内容。一般一档新网综上线,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观看,一定要抢在相关评论出来之前看,不然会受到影响。然后刷第二遍的时候重点关注弹幕,并且会做记录,掌握网友的善恶趣味究竟是什么。

最后,有关工作流程部分,冷眼君还想说的就是审片机制问题。好像这个问题很简单,但实际上对于现在的网综表达来说,显得非常关键。

一般来说,后期公司作为乙方,剪完一期节目之后,为了保证在甲方的审片顺利,往往在内部就有多级审片,包括后期项目总负责人、公司多位联合创始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于是就让执行团队很难操作。于是我们经常会发现,送到甲方审片的版本与最初从线上剪辑完成的版本有很大的出入,但是很多的修改并不是因为审片人真的懂。

所以颜睿在公司内部规定,公司负责人只在拿到素材后的第一次创作会上参与讨论,并不参与最后的审片,将最终的创作权完全交给执行团队,这样不仅激发团队的创作力,也减少了在审片过程中没必要的损耗。

后期正在人格化
颜睿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收获时间”,冷眼君觉得很准确。就像刚才提到的善恶趣味,网友在观看一档网综的时候,一定有一个反应时间,有的时候后期要抢在网友的反应之前,但有的时候又必须在网友的反应之后。

就像相声里的捧哏,逗哏抖了一个包袱后,根据情况,捧哏可能会比现场观众的反应要晚几秒钟才会让这个包袱成功,反之亦然。所以后期团队越来越需要将自己人格化,与网友完成某种程度上的互动,才是把握好这个“收获时间”的关键。

我们都知道,花字的作用越来越大,从具体的功能分类来说,无非就是三种:

1、创造内容信息

2、内容引导

3、观众交互



所以在后期人格化的交互上,也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二次创作的。比如在《拜托了冰箱》中,网友对田树这个人物角色其实是抱有一种善意的“反感”的,那么后期就需要围绕这个人物进行后期的强化,无论是花字还是BGM的运用,让这个人的形象格外突出。同样的手法,在《拜托了衣橱》中,魔法王子林子量的塑造也是这样。



还有一些无中生有的手法,比如在前期录制时,陈赫表现状态并不是很好,但是为了让他在整期节目里有很强的存在感,就需要后期增加大量的反应镜头让他的戏份变多。



至于后期通过画面来跟网友互动,也有很多种。比如留白时间,后期通过大量的反应镜头与网友一起对接下来的事情保留期待,也或者人为的增加留白,制造气氛上的尴尬。再比如就是运用花字直接交互,有时候后期是代表网友,有时候也会是独立的人格存在。



总之网综的后期一直还在摸索中,这是一项可持续创新的工作,因为网友的善恶趣味总是在发生变化,以“梗”为单位的后期创作也还将继续。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