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去九寨沟,也不用去桂林,五华的这个地方你绝对不知道有多奥妙。。。

 

五华县最南端与河源市紫金县、汕尾市陆河县交界处,有一个美丽又神奇的地方,北回归线刚好经过这里,这就是龙狮殿...







五华县最南端与河源市紫金县、汕尾市陆河县交界处,有一个美丽又神奇的地方,北回归线刚好经过这里,这就是龙狮殿 ,海拔1000多米,四面高山环绕,地势险要,一年四季,云蒸雾绕,给龙狮殿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远离城市的钢筋丛林,
喧嚣与烦恼在这里被悠悠的春风吹散;
心情犹如清澈见底的湖泊,
是那么的平静;
平静得让人泛起丝丝的忧伤,
却又有那么几分禅意!










龙狮殿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相传南宋末年,即公元1278年,末代皇帝赵昺在元兵的追赶下,怆惶南逃。一日逃到五华南部的一个地方,这里四面高山环抱,花果飘香。宋帝昺和大臣们看到此处四周山高路陡,中间几百亩盆地,觉得此处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足于御敌,于是萌发在此建殿的念头。同时,看到当地百姓夜里用槙竹照明(此槙竹有油质,生可点燃),便问:“这为何竹?”百姓答曰:“光明竹。”宋帝昺听罢,认为是吉祥之兆,便决定在此建都,开始叠宫殿墙基。

一天夜里,宋帝昺忽然听到一种野兽嚎叫,觉得十分惊奇。天亮后便问当地百姓:“昨夜什么动物嚎叫?”百姓答:“这是黄猄的叫声。”宋帝昺和大臣们听了大吃一惊。因为,客家话“黄猄”与“王惊”谐音,他们认为“王惊之地,兆意不祥,此地不可久留。”当天入夜,天下大雨,宋帝昺心神不宁,便点燃槇竹火把,冒雨怆惶南逃。

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宋帝昺在此筑宫建都之事,把该地称为“龙狮殿”。清代长乐(今五华)县著名诗人温训有诗记述:“铁嶂蓄阴冥,龙狮扣殿扃。居人排虎栅,牧笠听牛铃。海气无边阔,云容不继青。当年文信国,奔逼此曾经。





在硿下河的河床岩石上,逆河而上300多米,大大小小石臼有上百个,大多呈圆形或半圆形,少量为穿石形状,最深为3米,最浅约5厘米,最大直径3米,最小如碗口大小,形如葫芦、日月、心形等,远观有的像鹰嘴、人头等。河水流过石臼,又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瀑布群,景象万千。远观这片群石,沟沟壑壑,堪称奇景。

据了解,硿下村石臼,有些需要经过几十万年或上百万年的河水冲刷或翻滚磨蚀才能形成,非常难得。



这不是桂林,不是九寨沟,
这就在我们大五华龙狮殿白水寨。
一个如此低调、纯洁却又那么迷人的地方。
清晨满坡的露珠,林间肥硕的瓜果;
溪水因枯涸而清冽,野花因风清而远溢。




靠近它、拥抱它、感受它,
聆听自然的妙音,
风声、溪水声、鸟鸣声……
声声清脆入耳,心旷神怡!








闭上眼睛,深深的呼吸,
空中弥漫着春花的芳香,
这一刻,心灵仿佛找到迷失已久的港湾。
这,就是龙狮殿白水寨。
来源:网络、网友提供


    关注 兴宁A8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