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剑讲太极 智慧与科学的结晶 , 太极拳内劲

 

我们去练太极拳需要注意哪些内在细节,如何找到太极拳的核心内容,提高打拳的各方面功效。...





我们常常在公园、社区或广场上看到许多人都在打太极拳,他们打得非常漂亮,同时也能通过打拳达到一定的养生功效。太极拳的种类很多,各自打拳的方法也有差别,太极拳的打法尽管变化多端,层出不穷,但都离不开太极拳最核心的本质,那么,我们去练太极拳需要注意哪些内在细节,如何找到太极拳的核心内容,提高打拳的各方面功效。

许多人都知道,太极拳属于内家拳术,从中医角度讲,属于一种导引术,那么什么是导引术呢?导引术就是通过外形肢体的运动,带动引领身体内部气血气息的运行,由此可见,外形动作是手段,气息运行是内在核心,那我们想要达到更高的养生效果,就要研究太极拳的内在细节,把它练成真正的中医导引术和内家拳术,从而达到养身的最高境界。大家常看到修炼内家拳术的人到了很大年纪,仍然红光满面、鹤发童颜、仙风道骨,实际上这个是可以做到的,也是与只练外形动作的学习方法最终的最大区别。



我们都讲太极拳是修身养性的,这就表现了太极拳内在修为的两部分,第一,因为修炼内气内劲,从而达到身体健康的修身功效,二是太极拳内在蕴含的文化思想,通过不断练习,对我们思想境界的提升而产生的养性功效。

这就是我们练太极拳需要重视的修炼内在的两个方面,如果忽视了这些内在的练习,就会产生大家学拳时,老架学完学新架,一路学完学二路,刀学完剑,剑学完扇,甚至练完陈式学吴氏,练完吴氏学杨氏,或者练混元。最终练齐了,练够了,练烦了,不爱练了,结果到最后,套路学了七八套,(姿态动作学到滚瓜烂熟),但却并没有深入其中,不能达到修练太极的更高境界。非得有了太极拳的内劲,我们的太极拳修炼才算真正入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太极拳的内劲,讲内劲是如何产生和练习的,我想这个话题大家可能会更感兴趣,也对大家学拳更有帮助。

一说到内劲,大家可能立马就想到功夫电影,武侠小说,里面把这种功力描写得非常神奇,它的描述过于夸张,那是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太极拳的内劲又确实能够产生类似武侠小说里描述的神奇效果,并且这一切都是符合力学原理的,是科学的。

我们现在就用科学的方法讲述太极拳的内劲,其实大家想到内劲也不要把它想得有多神秘,把它叫内劲,只是个名称,是它区别于来自外在的、与生俱来的力量、力气,也叫本力,外力是体现于外在的、肌肉上的,而内劲却是体现于内在的,不显现外露,所以暂且称为内劲吧,实际上,这劲在太极拳中叫内在整劲儿,专业点的名字叫棚劲。棚劲是太极拳的母劲,其他太极拳劲法都是在此基础上转化演变而来的。



练太极拳如果只掌握招式,而没有内劲,那还不是太极拳,不是真正的太极功夫。由于内劲对太极拳的重要性,许多练太极拳的人都渴望自己练就过硬的内劲,但实际上真正掌握内劲精髓的人却不是很多。拳谚也有说:千招易得,一劲难求。听起来好像练成内劲是不太可能的,但只要我们知晓了其中的原理,就明白让内劲上身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难。

到底什么是内劲呢?直接阐释这个问题可能会让大家不好理解,觉得很抽象,很玄乎,为了尽可能讲得通俗易懂,我们先从对内劲的要求着手来阐释内劲问题。太极拳的内劲必须符合这个要求——不丢不顶。那么什么叫做不丢不顶呢?通俗点讲就是彼多少力我就多少力。你用1000斤力,我就还你1000斤力,你用1斤力,我就还你1斤力,总之,我总是与你保持对等的力,既不多你一分,也不少你一分。

我这样阐释呢大家可能还是觉得费解。那我举两个例子吧。一棵大松树长在那里,你轻轻推它,它丝毫不动;你用尽力全力使劲推它,它仍然一动不动,而你越是使劲推,感觉到的反推力就越大,仿佛你惹怒了原本清静无为的树,它在与你进行对抗。这里我们可能有疑惑:难道是松树在推我们?松树会主动推人吗?其实大家都知道树是不会动的,它只会长在那里,你不碰它,它也不会主动推你。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道理并不复杂。你用1斤的力气推树,树就把这1斤的力气从接触点向下传递,一直传到树根,通过树根反映到大地,地当然不会被你推个大坑,所以就原封不动地把这股力传回树根,然后力又从树根反弹回来还给你,所以你用多少力推,树就将这股力返还给你;由于1斤的推力比较小,我们感觉不明显。不过要是你用1000斤力推,那我们就能很明显地感觉到树给我们的反推力了。这种人推树,树又反推人的关系,其实就是力学原理中作用力与反作用的关系。我们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人推树时,人用多少力,树就还人多少力;二是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就无所谓受力物体,而受力物体将对方的力量反弹回去时,它也就成了施力物体,人不推,树就没有受力,所以得先有施力物体——人,树将所受力返还给人时,树就成了施力物体,人则成了受力物体。说到这里,大家也许明白了这点:如果人可以像树一样,传递和反弹力量,就达到了棚劲的要求——不丢不顶,但我们如何做到呢?树有树根,扎在土壤里,我们没有,哪能像大树那样稳固啊?

那我另举一个例子。我们应该都在一些古装剧里看到过古代战争的场面:守城一方紧闭城门,然后用一根木柱子斜撑着禁闭的城门,另一头则紧紧戳在地上;进攻一方气势汹汹地来撞门,用尽了全力,还是不能撼动城门分毫。通过上一个例子,大家已经知道它的原理和推树的原理是一样的,由于木柱子一端紧紧的戳在地上。斜支着的木柱子与城门和地面形成一个三角形,作用力通过城门传递到门后面支撑的柱子,再由木柱子传递到地面,地面迅速反还回来,施加给撞门的人。所以它通过一根斜支着的柱子就让城门久攻不破,是不是我们就更明白啦,不需要像树根那样扎在大地,我们也能做到有效传导,利用反作用力去对抗,从而达到不丢不顶,稳如磐石的效果。



前不久湖南电视台有一个太极的节目,讲陈小旺老师的桩功。他的桩功有多厉害呢?一辆25吨重的大卡车停在公路边,十几个青壮汉一起使劲推,卡车却纹丝不动。但这十几个青壮汉推不动的大卡车,却被誉为亚洲首席大力士龙武给推动了100米远,大力士力气之大可想而知了吧。这样的大力士将年近七旬的老人推出半径两米的圆圈应该绰绰有余吧?然而,我们看到,推动25吨重的大卡车移动100多米的大力士却连续三次使尽全力,也无法将这位将近七旬的老人推出圈外。要不是亲眼所见,恐怕我们还不相信呢,但它的原理其实跟推树撞门的原理是一样的。大力士在陈老师身上使劲推的地方就像撞门的着力点,陈老师后脚正如支撑城门的木柱,大力士再大的力也能通过陈老师身体传递反弹,做到你用多少力推,我就还你多少力,通过借力打力来对抗,这个时候他还仅仅是传递力量,本身并没有用力,要是在传递反弹之外,他稍一用力,是不是就有四两拨千斤之效呢?所以说,太极能够通过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来达到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效果,并不是靠如何硬朗的身子骨对抗,而是靠巧力,劲力和内在的力量。

我这样一讲,大家可能就明白了。——太极拳的棚劲不是吹嘘的,也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东西,更不是封建迷信,它是科学的。棚劲的科学原理,实际上就是力学原理,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大家听到这里,可能想到:原来棚劲就是这么一回事,怎么听人说起来却是玄之又玄,高深莫测?大家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是正常的。尽管古代太极大师已经用形象的比喻,精炼的语言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练习,但那时并没有今天我们很熟悉的重力、作用力等科学原理来解释其中的奥妙,加上整个社会文化的变迁,等因素都不利于我们理解棚劲的科学原理。当然,也不排除个别人别有用心地故弄玄虚,哗众取宠,所以咱们要谨慎提防伪科学的侵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前些年一个关于太极功力的新闻,说某某大师能够不用接触对方就能挥手把人打飞,搞得神乎其神,像武侠小说、功夫电影里那般神奇,当时一些不明就里的人还信以为真,但不久就明白这是不太可能的,要是我们能隔山打牛,隔空打人,那这种功夫跟武侠剧里演的神功有什么分别?但谁能练就这样的神功呢?我不能,你不能,他也不能。我们谁都不可能有这么厉害,因为这是神话而不是科学。太极拳确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武术,但它也遵循人的运动规律,符合人的基本框架结构,我们不能肆意拔高或贬低太极功夫,希望大家理性地科学地看待这个问题。




    关注 北广太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